12个中医相关的智慧片段 | 程苓峰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尽人事,听天命;谦受益,满招损

中国话叫“尽人事,听天命”,外国话叫“work hard, have fun”。尽人事就是work hard,听天命就叫你别绷着,豁达轻松,have fun也。中国话叫“谦受益,满招损”,外国话叫stay foolish, stay hungry。谦受益就是stay foolish,满招损就是stayhungry,把肚子空着。道理就那么几条,说法万变不离其宗。

淡定

不少年轻人一着急起来的口头禅是:我要淡定。淡定的方法论是心里看淡了,面子上自然有定。急了表示压根就没看淡,没看淡还要硬求定,只会把自己给憋坏了。做不到看淡,还是该急就急吧。小命要紧。

皮毛与思维体系

中医里的皮和毛是一套体系。皮主收敛,固血肉;毛主生发,出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收敛是生发的基础。人的思维体系是皮,属收敛;海量信息是毛,属发散。没思维,信息就不能加工。没信息,思维就没有处理原料。把厚书读薄,即从海量信息里收敛出思维体系,把薄书读厚,即从思维体系里发散出海量信息。

胸腔

人的心神是安住在胸腔里的。当人碰到陌生人或来者不善时,会不由自主的把双手交叉于胸前,这其实实在防御心神,提防攻击。当人看到亲人或者“有朋自远方来”,会不自禁的张开双臂拥他入怀。这其实是信任,戒除警戒与亲人之心神相合。中国古拳术都讲含胸拔背,含胸就是把心神收敛进去。也意在警戒。

“迷恋”科学

迷恋任何概念都是危险的,在中国,尤其是“科学”。有人以中医不“科学”为由废弃中医。中医确实不是科学,却是先于科学存在了几千年的治病治人的方式。科学是认识真理的一种方式。也有其它的方式。不怕中医是伪科学,就怕科学是伪真理。科学是外证,中医是内证。

境界与做事方式

境界不同的人,做事方式完全不同。普通医生是问病人哪里不舒服,某些医生能告诉病人你哪里不舒服。对普通学生,老师是自己讲然后让学生提问。对某些学生,老师让他们讲而自己来提问。普通父母,明白自己是儿女最重要的老师。某些父母,明白儿女是自己的老师。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也许都会碰到这种情况。

静听心音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王唯工教授说,老子是气功的祖师爷,其心法之一是“静听心音”。心脏的震动有一个频率,但包含不同的振幅,分别对应12个脏腑和相应12经脉。和谐共振,就把气血传导给他们。静听心音,就是跟随心的频率与它共振,最大限度把内在气血和外在活动的能量跟随心的节奏供给脏腑。

在你的跑道上,只有你一个人

现在的父母长辈常常说:别输在了起跑线上。这句话乍一听有道理,却经不住推敲。这个起跑线的终点是什么?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是领头羊给我们的价值观?还是我们自己的因人而异的价值观?我们太怕落后了,于是我们才被裹挟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在你的跑道上,只有你一个人。

舍了累赘,得了自在

若想要得到一个新东西,就先问自己,你准备舍掉什么旧东西?很多人从来没问过这个问题。于是越发累,越发满。如此又如何能空,如何能静。即使不打算得到新东西,也能问自己可以舍掉什么。如此,便舍了累赘,得了自在。人能舍得越干净,就离神越近。

高下不相慕

人看到自己不接受的东西,不符合自己的逻辑、情感的东西,才会生气。生气源于你的教育对别人设置了前提,尤其是儒家治世规范下的所谓“仁人君子”。在道家看来,各色人等,做什么事的都可以有。没有大粪,庄稼也长不好。高下不相慕。

补血的不同思维

一个营养师说,100克鲜枣中维生素C含量500毫克,每100克干红枣平均只有2毫克,而每100克猪肝含铁量5毫克以上。所以说“用红枣补血只是以讹传讹”。一个中医回答说:所谓补,是提高脏腑消化吸收的能力,不是让你吃铁才补铁。这是一段中西思维的典型对话。一个看物质,一个看能量。一个从外入手,一个从内入手。一个用直接推导,一个看体系效果。

宁信度,不自信

现在人说受不了北京污染,凭据就是APP上的污染指数。好像没有APP之前,北京人没叫唤过这个东西。其实体味一下吸进胸腔的空气,看看头上的天空,就知道污染的程度,没必要非要看一个确定的数字。我们就是这样,越发依赖于工具和数字,而身体的本能却蜕化了。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那就休息。而不必非要等到体检报告里的那些符号和名字。科学越发达,人就会越像老祖宗讲的那样:宁信度,不自信也。

选自:孕峰 [yunkejiAPP],作者程苓峰,知名自媒体人,中医爱好者,试图连通科技前沿和人文传统。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