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证据似乎都倾向于「军团菌感染」,但最终病因却是?
引言
我们经常在临床中碰到胸闷、气短症状的患者,一查CT有肺部阴影,第一想到的就是肺炎。但往往通过追问病史,补充检查,就能发现各有千秋。什么样的病史和影像学资料让我们进一步去怀疑患者病情?又是怎样的分析一步步排除可能的诊断方案,最终找到病因进行确诊?我们想分享这个案例给大家,以作为一个提示。
反复胸闷气喘,体温最高达38.9摄氏度、干咳……一切证据似乎都倾向于「军团菌感染」,鉴别诊断需哪些思路?
这是一个29岁的男性患者,工人。主诉「反复胸闷、气喘1月余」于2017年12月1日收住我院。入院1月前,患者出现胸闷、气喘,伴发热、胸痛、咳嗽,体温最高达38.9度。患者的咳嗽多为干咳,胸痛深呼吸后加重,无头晕、腹泻、咯血等。至当地医院行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团块状高密度影,给与头孢菌素治疗,后复查CT提示病变加重,诊断为「军团菌肺炎」(具体),给予输注头孢菌素、口服克拉霉素治疗20天,症状好转后出院。3天前,患者在一次受凉后又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伴痰中带血,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胸闷待查」入住院。
该患者既往史:2年前曾因眩晕、左侧肢体麻木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脑梗塞,院外口服「拜阿司匹林片100 mg qn」;个人史、婚育史无特殊;家族史:其父患有「高血压病」,母体健。舅舅及1表弟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余无特殊。
体格检查情况为:T37.2 ℃ P 98次/分 R 24次/分 BP 115/68mmHg,体形肥胖,神志清楚,精神可,口唇无紫绀。胸廓对称,无桶状胸,右肺呼吸音清,左下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腹、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
辅助检查情况为:胸部CT(外院2017-11-3):左肺下叶近胸膜处团块状高密度影,双肺多发纤维条索(图1)。
图1:2017-11-3 胸部CT
胸部CT(外院2017-11-7)示:较2017-11-3加重,双肺纹理粗乱,左肺下叶实变(图2)(基于胸部CT表现,当地医院考虑军团菌肺炎,给予治疗)
图2:2017-11-7 胸部CT
按军团菌治疗后胸部CT:(外院 2017-11-16):左下肺实变较前吸收好转,左侧胸膜稍增厚。
图3:2017-11-16 胸部CT
ECG:(本院:2017-12-1)示:正常范围心电图。
我们首先对该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分析:青年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伴有胸痛,曾间断出现发热。CT:靠近外周高密度影,初发病时影像学有反晕征象,按军团菌肺炎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患者的初步诊断考虑军团菌肺炎还是其他疾病?
军团菌肺炎的特点:
军团菌肺炎是一种非典型肺炎,影像学不具有特异性,炎症浸润呈多形态,最常见的是磨玻璃影中混杂着边缘相对清晰的实变影,常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多肺叶、肺段分布,影像学异常可与临床症状不一致,病变常吸收较缓慢。另外军团菌肺炎多有肺外表现,如精神、神经及消化系统症状,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低钠血症。双份血清抗体增高四倍以上协诊,或尿抗原阳性可以确诊。
诊断思路一:患者可以确诊为军团菌肺炎吗?
支持点:有间断发热的临床表现,胸部CT提示有实变、胸膜增厚,多发纤维条索,影像学改变和临床症状不完全一致,影像学病变较轻,而患者出现胸闷、气喘的症状,按军团菌肺炎治疗后症状好转,影像学吸收。
不支持点:患者无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反复追问患者病史,患者诉既往大夫没有告知其有如电解质异常、肝肾功能异常,也没有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所对应神志不清、谵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的临床不适;缺少病原学证据,患者院外并未做尿抗原或者血清抗体检测;患者影像学吸收较快,军团菌肺炎影像学吸收缓慢。
我们发现,患者军团菌肺炎不能达到确诊,支持点少而不支持点多,且支持点也非军团菌肺炎特异表现,反而一些直接证据及特异性表现如尿抗原,早期腹泻、低钠血症、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多系统受累表现患者均无,我们分析患者军团菌肺炎可能性不大。
诊断思路二:会是除军团菌肺炎以外的其他病原体感染吗?
肺部感染的支持点:中青年男性,亚急性起病,咳嗽、发热、胸痛、痰中带血;右下肺可闻及细湿罗音;胸部CT提示:肺部多发斑片状阴影,伴有胸腔积液,抗感染治疗后影像学、症状均有所好转。不支持点:患者影像学病变范围与胸闷、气喘症状不吻合,没有病原学证据。
诊断思路三:会是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吗?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支持点:亚急性起病,发热、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右肺可闻及细湿性啰音;胸部CT提示病变沿胸膜下、支气管血管束分布;部分病变有反晕征象。不支持点:痰中带血、胸痛;胸部CT提示有胸腔积液,且病变位置相对固定, 缺少游走性。
一段病史和一个故事引起了我们极大注意,在似乎「不可能」中发现「可能性」……答案呼之欲出
尽管已经列出了一些诊断思路,但除了考虑上述疾病,还有无其他可能呢?我们分析,不支持感染及COP的表现:胸闷气喘症状和影像学不匹配,痰中带血、胸痛,CT提示有胸腔积液,病变位置固定。在详细问诊中我们了解到,该患者有一个与年龄似乎不吻合的既往史——20多岁却出现了脑梗。这个病史引起了我们的极大注意,因此细致追问患者脑梗的诊治情况。
患者描述2年前曾因眩晕、左侧肢体麻木至当地医院就诊,完善了头颅MRI后诊断为脑梗塞,治疗后无残留症状。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情况,院外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但是,询问中,又发现了另一个故事。3个月前,患者在一次和家人生气后,曾吞服大量阿司匹林自杀,抢救成功后停用了阿司匹林。这个患者本不愿讲的故事,让我们对最初的判断几乎想「全盘否定」。
这时的诊断思路是:这个患者如此年轻就出现动脉栓塞,但无三高危险因素,会不会是易栓的血液高凝患者呢?这次停用阿司匹林后发病,其肺部异常会不会同样是血管栓塞疾病——肺栓塞呢?
对肺栓塞的支持点:临床表现,发热、痰中带血、呼吸困难;胸部CT靠近胸膜多发高密度影,发病早期有反晕征象,逐渐进展为楔形实变;不支持点:抗感染治疗曾缓解。
我们知道,临床疑诊肺栓塞的患者,需要对肺栓塞临床可能性进行评估。我们用修订版Geneva评分进行评估:这个患者心电图提示心率97次/分(2分),咯血(1分)。共得分3分,临床可能性为高度可能,临床高度可能的需进行确诊检查。综合考虑到无论是考虑感染、COP还是PE,患者症状出现加重都要进行影像学的检查,而肺动脉CTA既可以观察肺实质病变,又可以观察肺血管的病变,且肺栓塞的临床可能性评估为高度可能,我们完善了肺动脉CTA的检查。
肺动脉CTA提示:双肺主干及其分支多发低密度充盈缺损,左下肺多发实变考虑肺梗死。
图4:肺动脉CTA
肺栓塞确诊后按照肺栓塞的诊治流程,我们需要进行求因,患者年轻,无可逆诱发因素所致的肺栓塞,且既往有动脉栓塞病史,需进行易栓症的筛查。易栓症筛查结果:抗心磷脂抗体-IgG 66.70 U/ml ↑,抗心磷脂抗体-IgA(-),抗心磷脂抗体-IgM(-),抗β-糖蛋白-1-IgG 型 20.30 U/ml ↑,抗核小体( ),ANA (-),SSA弱阳性,ANCA四项(-)。
最终,我们修订了诊断结果:原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并肺血栓栓塞症。进一步进行肺栓塞的危险分层为中危,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续灌华法林延展期抗凝治疗,同时因患者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有动脉栓塞病史,给予羟氯喹及阿司匹林抗炎及抗血小板聚集。1月后复查肺动脉CTA: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充盈良好,左肺下叶高密度影消失。
至此,患者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我们也有几个疑问,为什么患者曾经抗感染治疗有效,是合并了感染吗?团队分析考虑后认为,有可能是血栓的自溶。针对中低危的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的目的是让患者不形成新的血栓,而既往形成的血栓是依靠患者自身的纤溶机制「自溶」。血栓自溶,症状及影像学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经过治疗的情况下,血栓反复出现。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对治疗过程中病情反复地推测。
本文完
采写编辑:冬雪凝;
今日头条排版:大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