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火实火傻傻分不清?爱上火的人一定要读懂这篇。
看透中医本质,启发中医思维,构建中医系统,全在这里!
怕上火,就喝王老吉。
这句广告词火了大江南北,火了10来年至今还是很火。
凭什么?
容易上火的人太多太多了,想要祛火的人太多太多了。
但是,喝了十几年的王老吉,这火还是没祛掉啊。
所有人都被忽悠了,喝凉茶祛不了火,只会让身体越来越寒。
虽然身体变寒了,但是上火这个问题还在。
上火这个词,是真正属于老百姓的话,大家一听就懂。
口腔里长溃疡啦,脸上都痘痘啦,喉咙痛啊,眼睛红啊,舌头痛啊,大便干结,这些症状一来,很多人马上就想到:哦,自己上火了。
现在很多人也很迷茫,身边有好多朋友就是这情况:
明明是阳虚身体怕冷,却很容易上火。
上了火之后就更纠结了,想想喝点清热的菊花金银花之类的吧,又担心这些寒凉的伤脾胃;
难道再吃点热的?那是火上浇油啊,上火更加严重。
真的好纠结,清热也不行,温阳也不行,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
上火这个问题,还真的不是一盒王老吉能解决的事,也不是用点清热药能解决掉的,没那么简单的。
今天赤脚用中医思维来跟大家聊聊上火。
关于“火”呢,中医分为“实火”和“虚火”。大家普遍都这么分,普通老百姓也非常熟悉。经常有朋友这么问:我这上火到底实火呀还是虚火呀?
我告诉大家:如果你隔三差五就上火,那基本上肯定是虚火无疑了。
现代人上火,95%以上都是虚火,所以你得虚火的概率高得多。
那什么是实火?什么是虚火?
实火就是实实在在多出来的火,虚火就是因为先有不足才产生的火。
实火要泻,虚火要补,这是中医解决虚实问题的基本法则。
所以呢,大家去看,我们现代大多数时候都用清热清火的方式去解决上火问题,这是有问题的。
如果我们不把上火这个问题认识清楚,我们就在常年做着日复一日的无用功。
如果单从“实火”“虚火”这个角度去认识火的话,是不可能把“火”认识清楚的,也不太可能解决上火的问题。
今天赤脚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火”。
只有把“火”真正认识清楚了,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那什么是“火”?
朱丹溪说:气有余便是火。
李东垣说:气机不利,郁而化火。
《黄帝内经》说:南方生热,热生火。。。
我想用咱们老百姓的话来解读一下: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火。
能量物质向外宣散,就有火。比如干柴烈火,这个火有温度有能量。
这就是黄帝内经说的“热生火”,也是朱丹溪说的“气有余便是火”。
有很多小孩子吃人参,吃着吃着留鼻血了,然后来问:孩子是上火了吗?
人参的补气之最啊,气补过了头就是火。
还有,像现在这天气,你把车子放到室外晒上一两个小时,车内的温度可达七八十度。
有经验的司机在开车之前,会把车门全部打开来通风透气,几分钟可以降到正常温度。
为什么密封的车厢内会有七八十度高温?
因为李东垣说:气机不利,郁而化火。
气机不流通,体内就容易产热,就容易化火啊。
这种火的本质是因为“不通”导致的,如果不能认识到不通这个问题,不论你怎么清,不论怎么补,都无法解决火的问题。
我们也不要因为容易上火而过于焦虑,你能上火说明你的阳气还足,这不是坏事是好事。
我还记得前几年,每次跟母亲聊天都要叮嘱我,平时要多清火啊。
因为她在前几年正处于更年期,体内多火状态,所以她就认为所有人都跟她一样体内有火。
我母亲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气很足的人,说话嗓门大,隔壁村对话直接靠吼的那种,所以气有余便是火。
这不是坏事,是好事。
火,认识清楚了。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会上火? 而不是下火呢?
我曾经想这个问题想了好多年,一直没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后来有一次,跟孩子们一起玩放风筝,看到风筝飘在天上终于想明白了这火为什么容易往上走。
在我们身体里,五脏六腑都是有火的,肾里的火叫做肾火,肝里的火叫做肝火,心里的火叫做心火,胃里的火叫做胃火,胆里的火叫做胆火,肺里的火叫做肺火。。。
但是总归起来只有两种火,一个是君火,一个是相火。
君火就是向上的火,相火就是向下的火。
这身体的两股火,一股向上一股向下形成一个闭环。
那身体为什么上火了?
只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向上的火力太猛了,另一个原因是向下的火降不下去反弹回来了。
肝火心火是向上的,我们经常说的肝火旺心火大,其实是同一类,是向上的火力太猛了。
胆火肺火胃火是向下的,我们经常说的胃火旺肺火旺,其实也是同一类,是因为向下的火降不下去。
如果您是一个非常容易上火的人,现在不妨来思考一下,你是属于向上的火力太过还是火降不下去?
这是方向性问题,是一定要分清楚的。
现代人上火是家常便饭,大家已经知道大多是虚火。我把上火人群分为这么3类,大家去对号入座一下:
第一种人群是:肝肾阴虚型。肝肾属下焦,下焦缺水了,火气就顺着肝气往上冲,冲到眼睛说明是肝火,冲到舌头说明是心火。这类人的特征是:舌头红,容易渴,喜欢喝凉水,一熬夜上火症状就加重,一生气上火症状就加重。为什么呢?因为熬夜伤阴,相当于体内的水更少了,水少了火就更旺了。
第二种类型是:相火不降型。胆火胃火降不下去就反弹回来,成了上焦的火。那咱们接着思考:相火为什么降不下去呢?这里面的原因其实还挺复杂的,其中最多见的湿气阻滞。
这就是李东垣所说的:气机不利,郁而化火。
湿气把通道堵住了,火气下不去就只能从上面反弹,就形成这种郁火。
这类人的特点:舌苔厚腻,容易口苦,有口臭口气,大便粘滞或者便秘。
第三种类型是:中土虚,土不能伏火。中土指的就是脾胃,中土虚指的就是脾胃虚。在人的三焦系统里,简单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火,最下面一层是水,中间一层是土。
如果中土这一层太薄了,就不能压制地核的火,就会形成火山爆发。
大面积的火山爆发,火气全部往上飘,人的上面就很热,下面的热能少了就很寒,慢慢地就形成上热下寒的格局。
这种类型在我们现代是非常常见的,这类人的特点就是:容易上火也容易腹泻,上半身常常感觉到燥热,下半身常常感觉到寒。舌头上半部分红的,下半部分是白的。
好啦,赤脚将常见的上火分成这么三种类型,大家去对号入座一下。有些人可能是比较单纯只占一种,有些人是比较复杂占了好几种。
大家要知道,身体上火往往不是真的多了很多火出来,身体上火只是体内能量流动出现了一点小问题而已。
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火请掉,因为你清掉的火都是体内宝贵的阳气。
把阳气扑灭很简单,要重新补回阳气就比登天还难。
要把上火体质调到正常,也非常不容易的,只有深刻认识到上火的本质,加上适当的调理方法,坚持调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
那中医有哪些方法?
先说汤药。
肝肾阴虚型上火,要治本当然要去补肝肾之阴。
补肝肾之阴的方法太多太多了,六味地黄丸行不行?
当然行。六味地黄丸还有很多姐妹,像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等,都可以的。因为他们都补肾阴补肝阴,这就是治本。
还有之前给大家推荐过的《一贯煎》,最适合更年期综合征人群服用的汤,行不行?
当然也行。因为这一贯煎也是补肝阴的,方向上没有错。
肝肾阴虚型上火,有一个方子叫做“引火汤”,更对证一些。
这个引火汤原方大家可以自己搜一下,赤脚在临床上用过很多次原方,发现不是太理想,后来自己改良了。如下:
熟地60g,生地30g,山萸肉15g,巴戟天9g,茯苓15g,麦冬9g,天冬9g,五味子6g,肉桂3g,陈皮6g。
我改良的引火汤是把原方90g的熟地拆成60g熟地和30g生地,然后还加了6g陈皮。
为什么这么改呢?
说实话,阴虚火旺的人按理说,用药要稍微偏凉一点,滋阴的药也大多是寒凉的。
可是这陈士铎不是一般的医家,不走平常路,方子里重用熟地。这熟地是温热之品,还配上山萸肉,巴戟天这些都是温热的。
这会不会火上焦油啊,这必须得亲自用过才会有心得。
我用过不少我很清楚,有些人效果很好,有些人吃不消这90g熟地上火反而加重。
为了更让更多人受益这首方子,赤脚斗胆改了这首方,改过之后普适性广很多。只要辩证是肝肾阴虚,肝肾精亏这类上火,都可以放胆用之。
再说第二种类型,相火不降型。我碰到这种类型,会优先考虑加味温胆汤。
茯苓30g,陈皮6g,法半夏9g,竹茹6g,枳实6g,炙甘草6g,黄芩8g。
可以煮汤药口服,也可以泡脚。
关于这个方子,赤脚已经写过多次了。主要作用就是降胆胃,化痰湿。
加了一味黄芩,增强清相火的功效。
第三种类型:中土虚类型。这种类型是最复杂最难办的,我碰到这类情况,会优先考虑半夏泻心汤加减。
法半夏9g,黄芩6g,干姜6g,人参6g,黄连3g,大枣4枚,炙甘草9g。
这个方子寒热并重,还有建中焦的人参+大枣+炙甘草,是寒热错杂复杂病症的经方首选。
这些方子,赤脚曾经都写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很多朋友说喝汤药太苦,那再说说穴位理疗。
上火的问题,首选是汤药效果最稳固,然后是针刺,最后是艾灸。
关于选针刺还是艾灸,有一个基本法则,热证多选针刺,寒证多选艾灸。
很多人说自己不会下针,那就艾灸吧。
给大家推荐一组万能的“下火”穴,只要是火,不论实火虚火,不论是君火上升太过还是相火降不下来,不需要去管那么多,找到这几个穴位进行刺激,就可以把火降下来。
大家拿好笔记本记下来哦。
下火通用穴:
足三里+阳陵泉+合谷+涌泉+太溪。
穴位是有点多,那也没办法,因为要考虑到体内各种火。
这个配穴思路说来也简单,足三里强壮脾胃可以降胃火,阳陵泉可以降胆火,合谷降肺火,涌泉引火归元,太溪可以滋补肾阴滋阴降火。
这5个穴位联用,把体内的火气统统都能拽下来,如果不懂辩证就用这5个穴位吧,一定管用。
最后,我们知道了这么多下火的方法,自己平时在生活中也得注意调养。
肝肾阴虚的人,平时要多吃滋阴的食物,多喝汤少纵欲少熬夜。
相火不降的人,平时多祛湿多运动,夏季多出汗让气机通畅,让火气能够下行。
中土虚的人,平时用上热下寒泡脚方泡脚,饮食上更要注意寒热搭配。
关注本公众号,打开公众号对话框,输入你想要的关键词,就可以获得调理方案。
“体质调理”“上热下寒”“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舌诊”“手诊”“温胆汤”“熬药”“祛湿”“鼻炎”“高血压”“糖尿病”“失眠”“便秘”“耳鸣”“荨麻疹”“贫血”“静脉曲张”“头发油腻”“甲亢症”“甲减症”“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小儿抽动”“抽筋”“磨牙”“更年期综合征”“痔疮”“眼袋”“脾胃差”“口臭”“偏头痛”“减肥”“自汗”“盗汗”“脾虚”“腋臭”“痛风”“口腔溃疡”“湿疹”“类风湿关节炎”“肺结节”“前列腺增生”“排毒泡脚方”“胃炎”“脂肪瘤”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分享最接地气的中医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