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投资人彼得蒂尔:能成事儿的人,往往具...

硅谷投资人彼得蒂尔:能成事儿的人,往往具备3种特质:拓展认识半径、明确能力半径、缩小行动半径。

彼得蒂尔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如果在你面前放着两个6寸披萨和一个9寸披萨,你会怎么选?

答案很简单,由公式S=πr²可知,两个6寸披萨不如一个9寸披萨面积大,所以肯定选9寸的。

很显然,即使半径只增加了3寸,但面积却大了将近一倍。

这个实验让你想到了什么?

每天努力一点很容易,比如:多读半小时的书、多运动10分钟、跟厉害的人多交流一会儿等等,但想要取得真正的财富自由与成功却很难,它需要你付出成倍的努力。

因此,你会发现,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其实并不那么科学,它们不符合「成功学」定律。

为什么这么说?

在贪婪的人性驱使下,我们总是想要的太多。

就像彼得蒂尔说的那样:“大多数人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努力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一知半解的庸才,还美名其曰「全能人才」。”

物理学家玻尔曾经说过:“所谓的专家就是,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内,犯过所有可能犯的错误的人。”

这句话的关键是「非常狭窄的领域」,假如领域太大,你的探索成本就会高得多。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你必须控制专注领域的大小,放弃那些对你来说不能增加财富,利益的事情,比如刷手机。

1,拓展认知半径

这个很好理解,很多人总是以为出了校门就万事大吉了,不用学习了,但这样的结果往往使自己变得狭隘,最终被这个快速更迭的社会淘汰。所以,不管是谁,都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得认知能力。

2,明确能力半径

「车和家」创始人李想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几个年轻人赚了一笔非常可观的钱,向一位拥有亿万资产的前辈请教:“有钱后应该注意什么?”

长着回答:“一年之内不要做任何投资,你们这群家伙,年纪轻轻就有钱了,现在肯定都自大的一塌糊涂,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这时任何决策都是在过分自信的状态下做出的。”

长者认为,即使这几个年轻人能够快速扩展认知,他们的能力也不一定能跟上,有句话说的好「如果能力没有边界,就不算真正的能力」。能力大小不重要,关键在于你得知道你自己有多大能力,然后不要出圈。

正如风险投资家雷德威尔逊所言:“你取胜的唯一途径就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并坚持做你擅长的事情。”

3,缩小行动半径

美国有家保险公司,他们的商业模式跟其他公司不一样。

首先,他们只为公务员提供汽车保险,由于公务员发生汽车事故的概率要低于其他人,所以这家公司的保险赔付率要比其他公司小的多。

其次,他们采取保单邮寄的直销方式,不依靠代理,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一大批代理费,而且不会有不正当竞争的代理商强行推销保险,因此,这家公司在业界的口碑一直不错,收到的投诉也大大降低。

通过缩小业务半径,专注于简单可复制的项目上面,可以看出,这种大规模与强能力没有因果关系,

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型餐饮企业,都是快餐企业,主要原因就是菜品少,经营模式更容易被复制。

所以,若想把手头事情做到一定规模,就得主动缩减行动半径,做少而简单的动作,进而大面积复制。

彼得蒂尔说:“一个目标明确的人,往往会选择一件最该做的事,并专心做好这件事,与其不知疲倦地工作,不如努力培养实力,最终独霸一方。”

人生的定位,就是要找到这件事。

茅台曾经也出过啤酒、红酒,但都没有成功,因为人们已经把茅台跟白酒画上等号了。

老干妈占上辣椒酱这个关键词后,被带上成千上万个餐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于是这个品牌也就无须再依靠「老干妈奶茶」、「老干妈酱油」等来增加收入,扩大影响。

因此,当你把人生定位这个任务完成之后,自然会被推向财富与成功。

与其贪婪地追逐所有机会,不如努力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把时间跟资源都花在它身上。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就是清楚地认识你是谁。

共勉~

关注@lichen先生说 ,每天做点思维体操,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