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浅析古玉皮壳之变系列二
古玉通透立体玉质的表现形式
玉质的通透表现在其立体的受沁部分。通常只有“黑漆古”因为呈块状或片状分布在玉器的表面会表现出和周边沁色明显分界的特征。而其他玉质受沁的沁色深浅、浓淡程度,直接影响到玉质的通透以及立体感的体现。
观察玉质和沁色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由外至内的,由深至浅的,层次分明的,过渡自然的,渗透扩散的,与“豆花”和蚀斑点、加工痕迹、沁孔、沁沟、绺裂等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自然形态(极个别也发现有顺着绺裂由外向里受沁的现象)。具有多种沁色的玉质,除玉质部分由于质地紧密或玉筋等不易受沁的情况外,受沁与不受沁之间,此沁色与彼沁色之间的交融和掩盖之感在相交之处的自然状,应该呈现的一目了然。在古人金石著述中,古玉沁色的描述由清末民初刘大同的“古玉辨”中提及较为详细:受黄色渗透,色如甘栗的叫甘黄;受松香渗透色如蜜蜡的叫老甘黄;受靛青渗透色如天青的叫甘青;色泽如青衣渗透到玉质内,色深如蓝宝石的叫老甘青;受石灰轻度渗透红颜如碧桃的叫孩儿面,盘出后尤如碧霞玺;受水银渗透呈黑色的叫纯漆黑,此黑不是地下水银造成,而是殓尸坑中水银渗透而成(这个说法现在尙有争议);呈红色的叫枣皮红,色深的叫酱紫斑,原说人血沁染不实;受铜器沁染的色泽翠绿叫鹦哥羽,比翠石更娇润,用热水烫洗会有臭气散发。
概念上的通透其表现为全透,半透,不透(这个标准以1厘米为单位,能比较清晰看到背面物体的为全透,看上去模糊不清的为半透,一点也看不到的为不透)三种形式。这与玉质的受沁和白化以及钙化有关。我们在一些保存较好的古玉中,往往在“开窗见地”处可以明显地观察和找到玉质 的通透和立体感觉。古玉因玉体净化质变油腻滋润而出现玉质通透的立体状态,此为出土古玉的特有征状之一。此现象与古瓷釉面的“糠玻透晰”现象极相似;这种通透立体状甚至有水晶般质感,内中杂质及质变结晶历历在目。这种现象的玉质汉代以前较为常见。
自宋代以来,仿古(作伪)风气日盛,再加之留皮、巧色工艺在玉作当中越来越多,近现代作伪者更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给人们在古玉沁色认别上增加了许多难度。但若认真加以审视,除了综合加工工艺、刻痕特征、形制纹饰因素外,在巧色与沁色之间,也还是可以找到其中差别的。杨伯达先生在《传世古玉辨伪综论》中也对伪沁做了介绍:“自然沁色或浮于玉表或渗入肌理。其色深浅不等,自然生动无定律可循。而人工伪沁则不同,往往避硬就软,渗入石性、瑕疵、绺璺等,瑕疵绺璺处染色特重。‘非贵非瑕’处伪沁浮于表面”。还如“人工沁附着于器表,有的沿着绺裂向内渗透。附着在表面上的一层一般来说比较薄,个别也有较厚的,像涂上漆胶片般,成片脱落后露出玉肌口”。沁入绺夹缝的亦较厚”。如果牢记仿伪者仿效自然沁、总是以牺牲玉材晶体内部结构为代价、用有关化学原料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进行制作而成,和自然沁色在晶体断口往往不受沁的这一特性相比较,就可以把握住一个相对简捷的辨伪方法。
注意:
一、边料、原生色与土沁色:前者有单色与多色两种,是在玉石成矿时形成,性质非常稳定,无沁门;而后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