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很多家长发现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们会经常借助掰手指的方式来算数,但是当他们长大了就很少见了。另外很多孩子在小学做奥数题难得死去活来,等到上中学后再回头看这些题也会觉得很简单。这种现象源于孩子大脑成长的规律以及他们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升级的过程。

所谓具象思维是指具体而形象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当面对一个事物时,所能想到的是具体的东西,也可以说是联想到的相关事物。比如刚才提到的小朋友一算数就想到掰手指,其实就是运用了具象思维的方式。而抽象思维,也可以称之为逻辑思维,是与具象思维相对立的概念,就是把一个事物的特性从它本身剥离出来形成概念,然后再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过程。当老师在教小朋友做一些数学计算,比如2x3=6,的时候就采取了抽象思维的方式。当然,老师也会举一些孩子身边的例子来让孩子理解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老师会问孩子当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两个苹果时,一共有几个苹果?这其实就是一种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孩子智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中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他认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都要经历同样的过程。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左右)

自出生至2岁左右,是智力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此阶段是新生儿时期,婴儿只能通过哭叫、吸吮、抓握等一些没有思维的反射运动来感知周围环境和认识世界。

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时期的幼儿只有具象思维的能力,前运动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象征思维期(2~4岁):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出现符号联想力,例如在游戏时,孩子用小木凳当马骑,用竹竿做枪。木凳和竹竿是符号,而马和枪是符号象征的东西。孩子已经能够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凭着符号对客观事物加以象征化,意味着孩子的符号系统开始形成了。

直觉思维期(4~7岁):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判断受到直觉思维的支配。比如我们把两瓶相同可乐分别倒入一个大杯和两个小杯中让小朋友进行选择,小朋友凭着直觉很可能会觉得大杯的可乐会多一些而选择大杯。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是儿童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思维还需要有具体事物的支持,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帮助下可以顺利获得解决。比如我们在做一些类似排序、队列、比较大小等题目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协助解决。上文中提到的老师通过给小朋友分配苹果来教乘法的例子也是通过具体事物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图形化编程,比如Scratch,来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于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代码编程在这一阶段并不适合。而图形化编程是通过拖拽积木块的方式来实现的,这种具象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程序的逻辑结构和培养孩子的计算思维能力,使孩子可以轻松向抽象思维的模式过渡。

形成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到这一阶段,孩子大脑前额叶皮层逐渐发育完全,抽象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孩子摆脱了对具体事物的依赖,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就叫做形式运算。除了利用语言文字外,形式运算阶段的孩子甚至可以根据概念、假设等为前提,进行推理并得出结论。

在这一阶段可以让孩子接触代码编程,比如Python,来训练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在Python编程的学习中,孩子需要通过一条一条指令在他们的大脑中构建整个程序框架和各个模块的逻辑结构。这对于孩子的逻辑、推理、抽象、归纳等能力都可以进行强化训练,对孩子大脑相应区域的发展也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

其实任何心理学的理论也都会得到脑科学的支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发育,决定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而6~16岁的青少年时期,是前额叶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人类大脑在刚出生的时候几乎没有太多神经元的连接,而在6~7岁左右神经元突触的连接数量发展非常迅速,之后神经元连接将会减少。这个神经元连接减少的过程其实就是,大脑经常使用的神经元连接会变得越来越强,不经常使用的神经元连接会减弱,甚至被移除。所以如果教育方式得当,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元突触连接会不断加强,使得灰质细胞更好地布线,白质细胞快速发育,最终促进前额叶皮层加厚,提升孩子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大脑发育以及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个发展过程,但是不同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会有差异,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但总体来讲,只要家长的教育尊重孩子的认知和发展规律,在不同年龄段使用得当的教育方法,最终都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盛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给它足够的时间,它终会绽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