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大师治疗下利(3)
例1,男,58岁,初诊1965年4月6日,受凉后腹泻3月余。每日大便3-4次,有完谷不化,胃腹胀满,食后更甚,时有嗳气头晕,苔白润,脉细缓。辩证为里虚寒饮,升降失和,治以温中化饮,方选理中汤加陈皮、扁豆。
党参3 炮姜2 苍术3 炙甘草2 陈皮5 扁豆3
结果:上方服6剂,腹痛、腹泻明显减轻,继服6剂,诸证已。
讨论:本例患者应有腹痛喜温喜按,进食生冷腹痛、腹泻易复发加重等寒象,完谷不化为脾胃虚弱,运化无权,健脾即可,胃腹胀满,食后更甚,似可加砂仁、厚朴温中行气化湿。
今年春天里的荷花
例2,男,54岁,初诊1965年12月7日,腹泻6年,外院诊断为结肠炎,半年前在积水潭医院查出早期肝硬化。现大便溏,每次量少,排出不畅,时有便后失禁,常右胁隐痛,左侧卧位时明显,肝功能正常,胃脘痛,乏力,口干,纳差,舌苔白,脉细弦稍数,辩证为太阴少阳合病,方选吴茱萸汤合生姜泻心汤。
吴茱萸3 党参3 生姜5 黄芩3 黄连4 干姜3 大枣4枚 炙甘草2
结果:上方服3剂,腹痛减,纳差好转,大便较通畅,次数减少,大便量多,仍有大便不净感,上方去干姜,加炮姜2钱、黄柏2钱,继服6剂,大便明显好转,日2-3行,胁痛也好转,上方去黄连继服6剂,下利症状已,胁痛轻微。
讨论:太阴为里寒证,少阴为表寒,厥阴为半表半里寒症;本病患者应有进食生冷易腹痛、腹泻,腹部喜温喜按等寒象,为何不用理中汤、附子汤?因患者右胁隐痛,提示肝寒犯胃,故用吴茱萸汤。口干,脉数为上热,腹痛、腹泻为下寒,纳差,排便不畅,时有便后失禁为脾胃虚弱,升清降浊功能失调,故用生姜泻心汤清上温下,去干姜,加炮姜、黄柏,是进一步加强清上温下作用,黄连苦寒,不利于温养肝胃,故去黄连。
今年春天里的荷花
例3,男,38岁,初诊1968年4月6日,7年前因腹泻诊断为无黄疸型肝炎,经治疗肝功能正常,仍腹胀、腹痛、腹泻,4年前找本院中医治疗3个月,胁痛和胃痛好转,而腹泻不减,每日3-5次,腹胀明显,饭后尤甚,肠鸣、矢气多,口苦,食欲差,自感腹中有凉气,腰腿冒凉气,四肢冷,平时怕冷,夜间常冻醒,舌苔白,脉沉细,查体:肝大一指,质硬,轻压痛,心下有振水音,辩证里虚寒饮,为太阴下利,方选附子粳米汤合人参汤:
附子2 姜半夏3 粳米5 大枣4 炙甘草2 党参3 炮姜3 苍术3
结果:上方服3剂,自感有效,继服9剂,诸证已。
讨论:本病一派寒象,腹痛、腹胀、肠鸣、矢气,或可加砂仁、厚朴温中理气;自感腹中有凉气,腰腿冒凉气,四肢冷,平时怕冷,夜间常冻醒,寒象较重,可用四逆辈;最后选附子粳米加理中汤,其实已包含四逆汤在内,更加温中养胃之功效。《金匮》条文: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枣草夏)汤主之。
今年春天里的荷花
例4,男,57岁,初诊1965年7月16日,腹泻、腹痛3年余。3年前患肺炎,住院治疗,后肺炎治愈,遗留腹痛、腹泻,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治疗无效。曾找中医治疗,用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方剂无效,现腹痛、腹泻,大便2-3次/日,进食油腻食物则加重,常胃痛、痞满、肠鸣,头痛,口苦,咽干思饮,四肢逆冷,舌苔白腻,脉沉弦细,左寸脉浮,体质肥胖,辩证寒热错杂,厥阴太阴合病,与乌梅丸:
乌梅5 黄连2 黄柏2 附子3 干姜2 花椒3 当归2 桂枝3 细辛2 党参3
结果:上方服6剂,口苦减,四肢温,大便1-2次/日,上方服14剂,胃脘痛已,大便日1次。
讨论:该例为何不用“泻心汤”类?有“痞满、胃痛、肠鸣”,苔白腻,脉沉弦,用生姜泻心汤可否?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均为寒热并用、补虚泻实、辛开苦降之剂,乌梅丸与它们的作用同中有异。乌梅丸的寒热并用、补虚泻实是温补一身之阳,泻脾胃之湿热,适用于整体为虚寒,而局部有湿热的患者。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的寒热并用、补虚泻实,是补脾胃之虚,泻脾胃之湿热,病变限于局部。而且乌梅丸适合用于肝脾不和的病机,也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黄连汤所不能达到的。该患者四肢逆冷,乃四逆汤证,故用乌梅丸内附子、干姜方能温通经脉。
今年春天里的荷花
例5,男,32岁,初诊1963年10月16日。腹泻1年余。现腹痛、腹泻,每日早晨起床即腹泻,每日4-5次,伴肠鸣,腰膝酸软,畏寒,乏力,阳痿,时有失眠、头晕,咽干而痛,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沉细,辩证少阳太阴合病,方选四逆散加茯苓苍术附子生姜:
柴胡4 枳实4 白芍4 炙甘草2 茯苓3 苍术3 附子3 生姜3
结果:上方服8剂,腹痛止,大便日一行,头晕好转,为胃口欠佳,胃脘胀闷,仍腰酸,上方加陈皮5钱,服6剂,症已。
讨论:《金匮》条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以方测证,此病乃原少阴病传入半表半里之少阳。“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患者头晕,咽干而痛为少阳郁热,故用四逆散和解少阳,苓、术、附子温中驱寒化饮,因肠鸣明显,加生姜温散寒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