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如果教会鹦鹉说“需求”和“供给”也可以成为经济学家
|财经科普大叔|
婚恋、住房、薪水、炒股、消费中的诡计
中外贸易、粮食武器、石油战争、金融危机
大叔给您化繁为简
-----------------------------------------
今天大叔给大家讲讲一个卖报纸阿姨和一个初中生股神的故事!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说,如果能教会鹦鹉说“需求”和“供给”这两个词,这只鹦鹉就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学家。
一位哈佛大学的学生在网上讲了一个自称是真实的故事;一天,快上课了,这位学生匆匆忙忙地往教学楼上赶,偏偏这个时候电梯十分紧张;他发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也在一楼等电梯上楼。但是,接连几部电梯都是开往地下室,这位学生叫道:“真是的,为什么每个地下室的人偏偏都要在这个时候上楼凑热闹!”阿罗立即严肃地纠正他:“你把供给和需求弄混淆了”。
懂供需的鹦鹉能做经济学家,是因为经济学家认为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独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其他学科都没有这样的方法。需求分析能提供他们对于任何问题的完整答案,也成为经济学家唯一的分析范式,经济学家认为:问题总是那些问题,只不过是答案却一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一位经济学家回到母校,他在校时对考试很有热情,所以对当前学生的考试题目十分感兴趣。于是他到教授那里找到目前正在运用的试卷。令他惊讶的是,这些试卷上的问题与他十年前回答的一样。
教授看到他一脸迷惑,不禁哈哈大笑:“经济学就是这样,问题总是一样的————只是答案在不断变化。”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的第一句话就是,“经济生活在永恒地变化,每个时代的经济学家都面临那个时代的挑战”。经济生活在变,经济规律也在变,经济知识就必须跟着变。
从20世纪起,经济学家成为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职业,经济学家有着耀眼的光环。有人曾预言,“骑士时代已经过去,来临的是经济学家的时代”。颇有影响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在早些时候说:“将来的经济学家,会赋予有限责任制度的无名的发明者像与瓦特、斯蒂芬森以及工业革命的其他先驱并驾齐驱的地位。”,有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这个社会离不开的、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经济学家。
外科医生,经济学家,还有工程师等人争论这个话题,外科医生和工程师并不同意这种说法,外科医生首先表示反对,他站出来举例说明,“在创世纪的时候,上帝取下了亚当的一根肋骨造就了夏娃,这件事情如此古老,而且只有外科医生可以做到,所以,外科医生才是最古老的职业。”
而工程师也同样提出了反对,他说:“上帝创作世界之前,陆地和海洋就已经分开了,除了我们工程师,谁还能做到呢?”
这时,经济学家才站出来,慢悠悠地说:“不要着急,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地球可是一片混沌,你们认为谁该对此负责呢?”
这个故事无非是想证明制造了世界混沌的是经济学家,并探讨了他们的社会价值。经济学家在如今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需要他们为市场打开混沌的局面,制造均衡市场。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是万能的。
但经济学家也引来了不少戏谑,有不少人认为经济学家是“双脚并不立在地面上”的脱离实际的人物。这个评价来源于一句戏语:“经济学家和商人有什么区别?经济学家的脚并不放在地上,而商人则把四只脚都放在地上。”至于经济学家所醉心其中的经济学,似乎用处也不大。有语为证:“经济学在什么时候最有用?经济学只有在招考经济学家时才最为有用。”经济学家自己也对自己的学生自嘲:“经济学并不能保证你不失业;但是,当你失业时,经济学可以让你明白你为什么失业。”
也有人认为经济学家讲的都是对的,但是没有什么用处。说是有两个热气球爱好者乘坐气球,结果被大风吹得偏离了方向,于是他就将气球的高度降低,以便找一个人问问现在飘到哪里了。这时候刚刚过来一个人,一个热气球爱好者问道:“请问我现在在哪里?”那人回答:“你现在在热气球下面。”这时,另外一个热气球爱好者说:“这个回答完全准确,但是绝对毫无用处。这个人一定是个经济学家。”
中国深孚众望的经济学大师薛暮桥曾说过:“任何一个经济学家不可能完全超越时代的限制,我也不能例外。现在看来,建国以后我在各个时期写的文章中的观点,有一些就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他多次说过:一个经济学家的经济观应该让时间来检验,让历史来做结论,他期待着这种检验和结论。
鹦鹉不懂供需,所以注定不能成为经济学家。而只注重供需,当然也不会是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想要更好地预测经济,指导生活,我们需要不断认清自身和现有理论的局限性,不断用新思路,新视野、新工具去分析新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清经济生活。
理性看到自身知识的局限,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用更多的分析工具去分析复杂的经济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经济学家,一个能被社会认可和尊崇的经济学家。
扫描关注大叔公众号,让你抓住身边悄悄溜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