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方言地名词的语源及历史层次

摘要:不同来源的语言,根据时间的先后,沉淀在地名中,构成了地名词的历史层次。探讨地名的语源和层次,可以印证方言的形成和民族迁徙的历史。文章以温州地名为例,探讨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方言词;地名;语源;层次

地名词是专有名词中的一部分,方言地名词是方言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察、比较这些地名材料,可以明确这些方言地名的语源;根据时间推算,可以明了沉积在地名上的历史层次;有助于了解方言的形成,民族迁徙的历史。我们以温州地名为例,展开讨论。

一、温州地名词的来源

温州地名中有些词很难找到相应的汉字。如果我们把它们与壮侗语进行比较,发现这些词可以在壮侗语族中找到语音相近、语义相当的词。如:

井:凹地,温州话音

,与壮语布依语

、傣语

音近。温州地名中有“山井、山井田、石井、水井”等。样:温州话音

,指大片的田地。傣语平野说

,与温州话音近。此类地名温州很多,仅永嘉一县,就有“外样、西洋、朱烊、官坑烊、样山”等40多个。

盖:温州话音

,与傣语的

、水语的

、仫佬语

音近。温州地名中有“钱盖礁、井盖堰、蒸盖蜂、盖潭、正盖尖”等。

栏:温州话音

,温州话把关猪、牛、羊的地方分别叫“猪栏、牛栏、羊栏”。布依语叫

,傣语叫

,泰语也叫

。李方桂《台语比较手册》有

的基本词,义注为“围栏”或“鸡舍”,与温州话“栏'音近义相关。温州有“牛栏坑、牛栏塘仙牛栏、羊栏坳、猪栏囤、栏巷'等地名。

以上地名词,我们称为“底层词”,这些词可能是古越族居民遗留下来的词语。我们知道,温州古称“东瓯”,其居民是越族的一支。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瓯江流域。当时越人所操的语言应是古越语,但越语已消失,古越语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无法了解。然而我们知道,西晋之后,大量的中原人进人东瓯,原来居住在东瓯的部分古越人开始南迁,进人福建、广东以至越南的北部及附近岛屿,成了闽越、南越、骆越等,称之为“百越”。而古百越民族的语言发展到现代,就是壮侗语族各语言。这是温州地名词的来源之一。

在温州地名中也有一部分词保留了古汉语词义。如:

塘:在闽语、粤语、湘语中指的是池塘,永嘉“围塘、水牛塘”等地名中的“塘”就是这个意义。但温州地名“南塘、四塘、塘沽脚、塘烊、光塘洋、内塘、塘沽外”中的“塘”是“堤岸”的意思。《广韵》:塘“徒郎切,平唐,定”,指堤岸、堤防。《庄子.达生》:“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成玄英疏:“塘,岸也。既安于水,故散发而行歌,自得逍遥,遨游岸下。”可见“塘”表“堤岸”义是古义的保存。

厂:《广韵》“昌两切,上养,昌”。犹棚舍。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架北墙为厂。”唐.韩倔《南安寓止》诗:“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篱茅厂共桑麻。”温州地名有“内厂、瓦厂坪、瓦厂、涂厂、靛厂、门前厂、下厂、大文厂、田厂、柴厂”等。

箬:竹名,即箬竹。竹叶及箨似芦荻。《宋书.朱百年传》:“百年少有高情,亲亡服阕,携妻孔氏人会稽南山,以伐樵采箬为业。”温州有“大箬大箬溪、箬笠礁”等地名。

浦:<《说文》:'濒也。”《说文》:“濒:水厘。”是水边或河流人海的地方。温州有“浦口路、浦边路、株浦路”等地名。

渎:《广韵》“徒谷切,人屋,定”。沟渠。《论语.宪问》:“[管仲]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温州地名有“沙渎、官渎、夹渎、横渎、黄渎”等地名。

西晋之后,大量的中原人进人东瓯,一部分从福建辗转来到温州。他们在带来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使他们的语言-中原汉语,成为强势语言,对温州方言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温州地名的第二大来源。

温州地名中还有不少闽语词汇。如:

岐:闽语指弯曲的岩岸。据福建省55县市地名资料统计,带岐的地名有413处,温州有“岑岐、蒲岐、坛岐”等。

埭:堵水的土坝。《通雅>:“江左呼缇为埭。”《晋书●谢安传》:“及至新城,筑埭于城北,后人追思之,名为召伯埭。”温州地名有“河埭桥、宋家埭、埭上、埭下、埭头、夏埭、河口埭”等。有时“埭”写成“岱”,如“岱头”“河岱”。

厝:

:闽语,指房子。温州有“萧厝温厝、大厝基、外新厝、朱厝、朝西厝、老厝、陈厝、温州厝”等地名。

闽语和吴语,历史上都是从古江东方言发展过来的。只是吴语后来受北方官话影响,而闽语却受相邻赣、客、粤语的影响,它们都保留了古江东方言成分。由于温州地处吴语区最南部,北方话的影响是从北到南的,作为南部吴语的温州话总比北部吴语保留更多的古老特点,从而使闽语和温州话在深层有许多相同的特色。此外,跟移民也有关系,下文将谈到。这是温州地名的第三个来源。

温州地名中还有不少客家话和畲语词汇。如:

坪:客家话指小平地。温州带坪的地名很多,如:“上坪、上坪、下坪、大坪、马坪、驮坪坦、坪头、上坪庵、乌宿坪、东坪、天坪、徐坪、坪岩、枫树坪”等。

镬:客家话指饭锅。温州有“吕岙镬、镬潭、镬灶、破镬礁、大镬寺、镬炉、底镬、外镬、仰天镬”等地名。

饭甑、甑:客家指蒸米饭等的用具。温州有“饭甑山、玉甑峰、饭井岩、仰天饭井、饭蒸屿、饭蒸尖(饭井、饭蒸、饭甑方言同音同义)”等地名。

仔、崽:畲语既指儿子、幼子,也指“小”。温州带仔地名也表示“小”或“少”的意思。如山头仔村,地处小山坡上,住户稀少。此外还有“半岭仔、岭头仔、毛岩仔”等。

寮:畲语指房子。汉字虽有此词义,但出现很晚。宋金才借“寮”表僧舍、小屋义。“寮”可能是汉语借的畲语词。温州带“寮”的地名很多。如“九头寮、寮后、寮山、寮下、外寮、底寮、茶寮弯、上寮峰、茶寮、三寮、寮坑村、朱寮、旁寮”等。

据史料记载,客家先民原是黄河、江淮流域的汉人,因战乱、饥荒等原因,从唐末宋初开始大量辗转南迁。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客、土文化的交融,这一群体的语言与中原汉语沿着不同方向发展。既继承了古汉语的一部分,又吸收了具有百越语底层的粤、闽、吴等汉语方言成分,形成了客家话。起初,大批客家先民进入畲族居住的赣闽粤三省交界处,与当地畲民杂居,从而使客家话中融入畲语成分,畲语里有客家话成分。另外,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温州有畲族人口5万余。他们使用的是有客家话特色的畲语——畲客语。这样,客家话和畲语就成了温州地名的又一大来源。

二、温州地名词的历史层次

方言地名有不同的来源,这些不同来源的词语,根据时间的先后,沉淀在地名中,构成了地名词的历史层次。方言地名的历史层次可以印证方言的形成和民族的迁徙。

名的历史层次可以印证方言的形成和民族的迁徙。《汉书·两粤传》记载,汉惠帝三年:“里摇为东海王,都东瓯。”后因害怕闽越侵袭,举国迁徙到江淮之间。东瓯既已内迁,其地逐渐为闽越所占。建元六年,闽越王反汉兵败,之后,汉武帝虚其地以属会稽郡。大批越族居民避居山中,称“山越”。虽然秦征服江南后,越族逐渐从这个地区流散,但以越语命名的地名仍还存在,成为温州地名的一大特色。从时间上推算,越语地名应是温州地名的底层,是第一层次。

吴安其先生认为:“最初的温州方言大致形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大量的汉族居民从北方迁来不久,它的音系和当时中原汉语音系差别不大。比《切韵》音系要早四、五百年。”我们可以推断,最初的温州方言带有很大的中原汉语成分。地名具有稳固性,地名词里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古汉语。古汉语地名应是温州地名的第二个层次。

据史料记载,闽人大批迁徙来温有两次,一次是五代时候,闽国动乱不靖,大批闽人合族迁到楠溪江流域避难。第二次是在南宋孝宗乾道二年温州洪水之后,人口骤减,大批福建人奉命迁温。郑张尚芳先生认为温州方言在这一时期形成。他认为:“温州方言形成的下限至少还可推到五代。”“温州方言至迟当在南宋早已形成了。”不管温州方言形成的下限是在五代还是南宋,闽人在这时期的两次大规模迁徙来温,势必对温州方言的形成造成很大冲击,在温州地名里留下闽语痕迹。闽语地名是温州地名的第三个层次。

平阳《钟氏宗谱》记载,早在宋代瑞安已有畲族。明清之际,畲民大量迁入温州,居住在山区,从事“刀耕火种”。他们使用的是带有客家话特点的畲语。而从五代开始,就有大批的中原人,经过江西、福建等地辗转进入温州。他们自然而然地用自己的语言来命名地名。畲语地名和客家地名组成温州地名的第四个层次。

第五个层次是现代汉语地名。如“解放路”“数码城”“中山公园”等。

综上所述,温州地名词的来源十分复杂,根据进入温州的时间推算,我们可以把地名词分为五个层次。但这种划分是相对的。语言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作为南方方言的闽语和畲语都有古越语成分,同时又受到古汉语的影响;客家话保存了许多古汉语成分,同时又与畲语接触、融合,使客家话中有畲语,畲语中有客家话。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此外,有时几种不同来源的词语同时作用于某一地名。如:“草寮厝”中的“寮”是畲语成分,表“房子”义。但“厝”是闽语,也表“房子”。“草寮厝”是闽语受到畲语的影响而形成的“架床叠屋”的造词法。“埭塘头”也是如此。这一类地名反映了语言的碰撞和融合。

总之,方言词地名有不同的语源和层次,考察它们可以印证方言的形成和民族迁徙的历史。正如L·R·Palmer在《ModernLinguistics》中所说的那样:“地名的研究实在是语言学家最引人入胜的事业之一。因为他们时常供给重要的证据,可以补充和证实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话。”

END

作者:盛爱萍

来源:《语文研究》2004 年第 3 期

选稿:耿曈

编辑:刘优华

校对:王茜

责任编辑:张纯瑜

(0)

相关推荐

  • 中国十大最难懂的方言有哪些?

    湖南台著名主持人汪涵说过:"普通话让你走得更远,但方言是为了不让我们忘记从哪里出发的".诚然,方言是一个地域文化.历史和地理等要素的重要载体,体现当地人文.习俗和特色. 中国幅员辽 ...

  • 广东人都讲粤语吗?

    诚如所问,广东人并不是都讲粤语.也许会有很多人会感觉到震惊,广东人不都是讲粤语的吗?广东人不讲粤语那讲什么? 一.广东人分三大民系,广东语言也分三大方言: 在外省人看来,广东人就是广东人,有啥区别!但 ...

  • 汕尾市语言分布概况

    继续编辑 汕尾市语言丰富复杂.市内居民绝大多数使用汉语.汉语分海陆丰福佬话(闽南方言).客家话.白话(粤语).占米话.军话.北方话等方言. 福佬话主要分布在汕尾市城区.海丰和陆丰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 ...

  • 我是客家人(初稿)

    何为客家 "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义,即是外来人. 也可以这么说,客家人一般都是历代北 ...

  • 争议解析:畲族和客家人有没有关系?

    客家,是中国公认的七大民系之一,有着独特的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既保留了古汉人的风俗习惯,又不断吸取周边民系和民族的文化,表现出兼容并包的特点. 这突出表现在广东客家话,江西客家话,福建客家话部分词汇 ...

  • 董雪松:从东北方言研究看满语资源保护

    2017年07月25日 08: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董雪松 研究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借词对于抢救濒危语言.保护东北方言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借词研究入手,还原满 ...

  • 支那及秦那语源

    支那及秦那语源 2021-04-21 19:41:26 [何新西域史地杂记] 支那及秦那之本始语源 西域人自匈奴.月氏(包括贵霜).波斯.突厥以来,皆称华人为"秦人".直至汉晋乃至 ...

  • China的语源

    2021-05-15 09:15:34 河清教授:China的语源 秦就是中国.秦帝国不仅是中国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实现政治大一统的帝国,第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块头,给中国周边的小国小部落,造成了深远 ...

  • 河清教授:China的语源

    秦就是中国.秦帝国不仅是中国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实现政治大一统的帝国,第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块头,给中国周边的小国小部落,造成了深远的历史回响. [何按:严重同意.根本没有过什么希腊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

  • 何新读史杂记:支那及秦那语源

    西域人自匈奴.月氏(包括贵霜).波斯.突厥以来,皆称华人为"秦人".直至汉晋乃至隋初,一直长期习惯性地沿用此称. <史记>记汉代匈奴不称华族人为汉人而称为秦人: < ...

  • 三星堆之谜因未解堆旁河名“湔江”语源,才让众多学者疑惑百年

    #走向世界的巴蜀文化# 原创 牛汝辰 考物不考名,还是疑窦丛生. 地名是镌刻在华夏大地上的族徽! 地名是书写在神州大地上的<史记>. 三星堆再醒惊天下,龙形器尊.大口尊.方尊.纺织品.玉琮 ...

  • 垄·埨·弧——与地形地势有关的方言特有名词

    □陈锦 莆仙方言与特定地形地势有关的名词很多,并且常见于本地传统地名,但其用法及所体现字义极具方言特有内涵,与汉语截然不同.这类方言用字尤以"垄""埨"和&qu ...

  • 名词修饰语就是定语。

    名词的后置修饰语就是后置定语

  • 孙玉文:说“瘟疫”中“瘟”的语源

    去冬今春,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肆虐我学习.工作达二十七年之久的武汉,毗邻武汉的黄冈是我的家乡,也成为重灾区.这种瘟疫的传播力极强,迅速蔓延至全国乃至全球,令人忧心忡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全国各地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