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家鼻祖,小人中极品,人品低劣的人渣为何成励志榜样
阴谋家鼻祖,小人中极品
国人的性格特征真是不太好说,一方面我们赞赏项羽的“天之亡我,我何渡为”而自刎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却也对勾践的所谓“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津津乐道,一遇到个挫折,总是拿这厮来说事儿,以激励东山再起之壮志,真是人嘴两张皮,完全地没个始终如一的价值判断,全然是拿来主义,实用为上,
反正我对勾践这厮从来就没个好感,如同一尊塑像,百孔千疮的,就凭前面一贴“卧薪尝胆”几个字,欺哄了世人几千年。这勾践人格的鄙俗,不是学历史的人还真不太了解,据《国语》记载,这厮在位时,为君不勤,奢靡享乐,是个地地道道的无为之主。但这厮却有一项长处,就是大忽悠一枚,在国将不国,内忧外患之时,能够忽悠其臣民为其卖命,貌似极为的谦虚和诚恳。以至于在关键时刻有数百壮士的自刎之战,有文种、范蠡的义无反顾。还有传说中的西施姑娘献身迷敌。
在战败事敌后,他又演绎出那做戏的看家本领,低声下气,放弃尊严和做人的基本底线,献媚吴王夫差,做出了许多有辱于人格的行为,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乞行放归,以图东山再起。他在吴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不齿,尽管不少人将其当作一种策略和手段,用什么“忍辱负重”“韬光养晦”的好词来赞颂,反正我看到这些溢美之词时,就使劲地翻白眼。
这里我一直是有个疑惑,既然吴已灭越,何不把那勾践一刀儿跺了,把那越地改为吴国而牧之,如后世战国时代或秦灭六国一样,而偏要把这厮弄去姑苏,给了他机会,是吴王心软吗仰或还有其它原因?反正我是百思不得其解。
及至后来在认真的读了春秋这段历史后,从这纷乱的字里行间悟出了一个道理,原来,在那个时代有个大家共同遵循的法则,可以称之为春秋法则,也就是春秋时代的生存法则。当时的国是诸侯国,共尊周为共主,不管你大小诸侯都是周天子所封,大霸小弱地要改变,只有周天子发话才行,任何人不能随便地吞并或蚕食,换句话说,大霸对于小弱来说,你必须听我的,不听我就揍你,把你打服,趴在地上叫我爷爷,这就是目的,形式上不会真正的灭你,如果妄图将其吞并,那便会全体诸侯国共讨之,所以,春秋时代霸主,如晋文齐恒等,可以称霸,但不能灭国,霸主的标志是有多少国家臣服于你,而不是你的疆域有多大,这也是春秋时代诸侯国多多的根本原因。
吴王夫差显然是个君子,遵循的就是这一原则,然而,他遇到的却是一位地道的小人,完全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卑鄙小人。这勾践从吴国回来后,倒是兢兢业业地做了些恢复元气的事,及国力强盛后,便挑战这时代法则,直接就把吴国灭了,至此,大家便不再混打一片地去图那霸主的虚名了,直接就是去灭国抢地,扩大版图去了,历史也就随之进入了战国时代。
这勾践以其不懈努力,灭了吴国后,那小人嘴脸便愈加的暴露张狂,诛杀文种,逼走范蠡,狡兔死,走狗烹;禽鸟尽,良弓藏!在勾践的眼里,文种、范蠡还有浣花溪畔美丽少女只是他的走狗和良弓,只是他进行统治的工具,那以前承诺的“共知越国之政”的誓言,早已被这厮丢到爪哇国去了。
纵观勾践一生,我确信他是小人无疑,他用其一生的行为诠释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真谛。尽管他成功了,并且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为后人留下了这“卧薪尝胆”的励志经典,但小人终究还是小人,幸好历史没有规定小人不可以称霸,他虽小人,但却是小人中的极品,所以他成了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个霸主。
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好:“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成王败寇史。成功者的阴谋被书写成了智慧,胜利者的无耻被粉饰成了计谋,强者的残忍被涂抹成了英勇”。勾践是胜利者,他赢得了战争,却输了人性。当我们了解了勾践这厮的所作所为后,还能对他产生羡慕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