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拓”出本土文化之美
上墨即将完工,字体字迹已经清晰显现。
拓印工具
10月1日,一场名为《传拓千秋——通海馆藏拓片精品展》的碑刻拓片展览在临沧微电影博物馆开展。这场将持续至12月底的碑刻拓片展览,涵盖了通海县博物馆的《普光山智照兰若记碑》《河西城祠记》《秀山古柏行》《登秀山寺》《颢穹宫常住碑记》《孔聘贤夫妇诰封碑记》、石鼓文字等57件馆藏碑刻拓片精品,展现了通海深厚的碑刻文化及拓片的书法之美、人文之美、艺术之美。
从今年4月份以来,通海县博物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历代碑刻文物资源调查和拓印工作,深度挖掘未曾收录于文献资料中的碑刻资料与碑刻文化。
拓印是一项技术活
自古以来,先贤们就掌握了使用宣纸和墨汁将墓志铭、石刻、青铜器之上的图形、文字拓印下来的传统技艺,以此保留珍贵的书法艺术资料和文献材料。如今,使刻在石头上的历史跃然纸上、熠熠生辉的拓片作品越发受到人们的喜爱。
金秋十月,阳光正好,走进通海县秀山街道大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0多位闲适的老人身旁,有3个身影有些不一样,他们正手持刷子,对着覆盖在一块碑刻上的宣纸轻轻拍打。走近才知道,他们是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要想将每一个字的笔画都拍打出来,这绝对是一项技术活。”通海县博物馆馆长李波说,打刷最讲究用力均匀,打得太重会将宣纸打破,打得太轻又无法打出字的细节部分。在李波快速又有章法的拍打中,碑刻上的字不断在宣纸上显现出来。
据李波介绍,通海县文化底蕴深厚,碑刻文化更是历史久远。目前发现的碑刻,其历史从南诏国、大理国时期到民国,跨越1000多年,具有较高的收藏与研究价值。事实上,通海县博物馆的碑刻拓印工作在10多年前便已经开始,只是以前的拓印工作主要是针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的碑刻。
碑刻上的名人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碑刻被破坏。“现在我们统计的有价值的碑刻还有400多块没有拓印保存,过几年更不知道还剩多少。所以我们计划两年内把这些碑刻拓印出来,一方面保护我们的地方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人欣赏到通海各个时代书法作品的魅力。”李波说。
在调查、统计、拓印碑刻的过程中,总会有些散落于乡野之间的“意外之喜”。在通海县里山乡的山林中,李波和同事发现了一块特殊的碑刻。此碑属于通海籍进士李士林父亲的墓志铭,它最为特殊的便是碑刻内容为林则徐撰文、朱嶟题写。碑刻书写的时间在林则徐就任云贵总督之前,通海名宦朱嶟当时也在京城为官。这个时间节点上,这样两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却为一个通海人书写了墓志铭,可以佐证这两位历史人物在京为官时便已结识。
李波表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能够证明林则徐、朱嶟、李士林三人有所交集的史料,这块碑刻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个空白。在古代社会,只有双方感情深厚或是其深受尊敬,才会为对方或其家人书写墓志铭,这样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猜想,这位通海籍进士李士林有着令人钦佩的品格。”
除此之外,今年拓印的碑刻中,还发现了唐继尧、龙云等人留下的作品。这些作品为通海的文化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执着的精神让人动容
在向记者介绍的过程中,李波等人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他们手握蘸了墨水的拓包,在已显现字迹的宣纸上快速拍打起来,很快拓片就基本完成了。记者发现,上墨这一环节并不是一遍就完成的,要讲究均匀,过浓字迹就会模糊不清。因此,每次都要打得淡一点,打上四五遍才能完成。
如此算来,一件碑刻的拓片,两三人合作也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这着实是一项耗人心力的工作。初次尝试,或许会觉得有趣,日复一日,更多的便是枯燥。李波等人长期坚持穿梭于通海的乡野之中,不停地挖掘通海人熟知或陌生的历史,其动力正是源于他们守护通海本土文化的信念。
李波表示,把目前统计到的碑刻拓印完成后,他们将编纂一本关于通海碑刻的书籍,若是有条件,还会举办主题展览,把通海的碑刻文化展现给更多人看。(记者 何超 文/图)
上墨即将完工,字体字迹已经清晰显现。
拓印工具
10月1日,一场名为《传拓千秋——通海馆藏拓片精品展》的碑刻拓片展览在临沧微电影博物馆开展。这场将持续至12月底的碑刻拓片展览,涵盖了通海县博物馆的《普光山智照兰若记碑》《河西城祠记》《秀山古柏行》《登秀山寺》《颢穹宫常住碑记》《孔聘贤夫妇诰封碑记》、石鼓文字等57件馆藏碑刻拓片精品,展现了通海深厚的碑刻文化及拓片的书法之美、人文之美、艺术之美。
从今年4月份以来,通海县博物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历代碑刻文物资源调查和拓印工作,深度挖掘未曾收录于文献资料中的碑刻资料与碑刻文化。
拓印是一项技术活
自古以来,先贤们就掌握了使用宣纸和墨汁将墓志铭、石刻、青铜器之上的图形、文字拓印下来的传统技艺,以此保留珍贵的书法艺术资料和文献材料。如今,使刻在石头上的历史跃然纸上、熠熠生辉的拓片作品越发受到人们的喜爱。
金秋十月,阳光正好,走进通海县秀山街道大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0多位闲适的老人身旁,有3个身影有些不一样,他们正手持刷子,对着覆盖在一块碑刻上的宣纸轻轻拍打。走近才知道,他们是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要想将每一个字的笔画都拍打出来,这绝对是一项技术活。”通海县博物馆馆长李波说,打刷最讲究用力均匀,打得太重会将宣纸打破,打得太轻又无法打出字的细节部分。在李波快速又有章法的拍打中,碑刻上的字不断在宣纸上显现出来。
据李波介绍,通海县文化底蕴深厚,碑刻文化更是历史久远。目前发现的碑刻,其历史从南诏国、大理国时期到民国,跨越1000多年,具有较高的收藏与研究价值。事实上,通海县博物馆的碑刻拓印工作在10多年前便已经开始,只是以前的拓印工作主要是针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的碑刻。
碑刻上的名人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碑刻被破坏。“现在我们统计的有价值的碑刻还有400多块没有拓印保存,过几年更不知道还剩多少。所以我们计划两年内把这些碑刻拓印出来,一方面保护我们的地方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人欣赏到通海各个时代书法作品的魅力。”李波说。
在调查、统计、拓印碑刻的过程中,总会有些散落于乡野之间的“意外之喜”。在通海县里山乡的山林中,李波和同事发现了一块特殊的碑刻。此碑属于通海籍进士李士林父亲的墓志铭,它最为特殊的便是碑刻内容为林则徐撰文、朱嶟题写。碑刻书写的时间在林则徐就任云贵总督之前,通海名宦朱嶟当时也在京城为官。这个时间节点上,这样两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却为一个通海人书写了墓志铭,可以佐证这两位历史人物在京为官时便已结识。
李波表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能够证明林则徐、朱嶟、李士林三人有所交集的史料,这块碑刻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个空白。在古代社会,只有双方感情深厚或是其深受尊敬,才会为对方或其家人书写墓志铭,这样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猜想,这位通海籍进士李士林有着令人钦佩的品格。”
除此之外,今年拓印的碑刻中,还发现了唐继尧、龙云等人留下的作品。这些作品为通海的文化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执着的精神让人动容
在向记者介绍的过程中,李波等人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他们手握蘸了墨水的拓包,在已显现字迹的宣纸上快速拍打起来,很快拓片就基本完成了。记者发现,上墨这一环节并不是一遍就完成的,要讲究均匀,过浓字迹就会模糊不清。因此,每次都要打得淡一点,打上四五遍才能完成。
如此算来,一件碑刻的拓片,两三人合作也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这着实是一项耗人心力的工作。初次尝试,或许会觉得有趣,日复一日,更多的便是枯燥。李波等人长期坚持穿梭于通海的乡野之中,不停地挖掘通海人熟知或陌生的历史,其动力正是源于他们守护通海本土文化的信念。
李波表示,把目前统计到的碑刻拓印完成后,他们将编纂一本关于通海碑刻的书籍,若是有条件,还会举办主题展览,把通海的碑刻文化展现给更多人看。(记者 何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