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新闻】骨质疏松日:年轻不动,老来骨松!快来测测你骨质疏松吗

在中老年群体中,骨质疏松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年龄是骨质疏松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骨质疏松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今天是国际骨质疏松日,主题是“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主任章振林教授说:“年轻时骨密度低、骨量低,年纪大了就会骨质疏松,也容易发生脆性骨折。”他建议40岁起就要做一次骨密度检测;年轻人应当通过运动、食补等方式来加强骨量的储备。

老人驼背,一查竟是胸椎压缩性骨折

本周一下午,一位七旬阿婆在子女陪同下前来章振林教授的专家门诊随访。去年第一次来时,阿婆说自己浑身骨头痛,以为得了什么恶疾,结果X线片显示,她是多发胸椎压缩性骨折。第一次做骨密度检测,就发现她骨量低,骨密度低,即便是轻微的外力,甚至一个喷嚏,一次咳嗽,都有可能导致骨折。

这位阿婆就像章振林门诊的大多数患者一样,过去根本不重视骨质疏松,认为这是年纪大了都会遇到的生理问题。只有疼得厉害了或者骨折做了手术,才来看病,此时哪怕用最好的药物,效果肯定也不如早期治疗那么好了。

章振林的病人中老年女性居多,也有一些高龄男性病人。有坐着轮椅来的,还有人原来身高一米六五,最后“缩”成一米五。

骨质疏松症有“沉默的杀手”之称。在疾病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随着骨量不断丢失,会造成如疼痛、脊柱变形,甚至是骨折等后果。现在,可以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很多,但是就诊率依然很低。“很多患者只来一次,也没有坚持使用抗骨松药物。还有些病人用了抗骨松药物但不合适,也没有及时调整。”章振林说。

年轻躺平,小心老了骨密度低

其实这病年轻时就要开始预防。章振林告诉记者,青春期是骨量快速增长时期,约在30岁左右可达到峰值,40岁开始“走下坡路”,骨量逐渐流失,且不可逆。对年轻人来讲,要为后续长期逐渐减少的骨量早做储备。

预防骨质疏松,年轻人应从生活方式入手。首先要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钙质的摄入对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要规律运动,并保证充足的日照。如果阳光比较强,紫外线会对皮肤造成一定伤害,因此晒太阳最好避开正午。从预防角度说,补钙可以选择吃钙片;食品中补钙效果最好的是牛奶,应坚持每天喝牛奶。此外,酸奶、豆制品、海鲜等食物的含钙量也较高。

很多年轻人白天在室内工作,晚上习惯“躺平”,不运动,也很少晒太阳,骨量没有达到峰值。章振林表示,肌少症被认为与骨量减少明显相关,锻炼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一些崇尚“白瘦幼”的年轻女性更要警惕,不参加户外运动,又不及时储备骨量及补充钙质,骨骼质量加速变差,进入更年期后,因雌激素变化,更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章振林说,门诊经常有人问他,吃钙片是否可以治疗骨质疏松?他表示,老年患者单纯补钙,能被吸收的量很少,不能完全补充人体流失的钙。钙被人体摄入后,需要维生素D辅助才能被转运和吸收,必须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此外,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虽然可以延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但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这仅仅是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还需要与其他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联合使用。

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的骨量

全国骨松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50岁以上的人当中有约1/5已经患上骨质疏松症,46%已骨量减少。另一项数据显示,约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在50岁后遭遇一次骨折,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骨折后6个月内死亡。在我国,大量人群处于脆性骨折的危险之中。

如何早期识别骨质疏松?章振林表示,骨骼疼痛、身高变矮、轻微外力下骨折、骨骼变形,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的表现,也有许多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感觉。诊断时,应注意与骨肿瘤、骨关节炎等的区分。

骨质疏松需强调患者的长期管理。临床中,章振林发现患者经常到内分泌科、妇科、骨科、内科等就诊,缺少系统化管理,也没有做到长期规范随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开设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近30年,目的就是集中管理分散在医院各科室的患者,通过长期随访和监测,向他们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有效率。

在章振林看来,我们每天最关心的是手机电量,也要关心一下身体储备的骨量。“40岁应当先做一次骨密度检测,了解自己的骨量处于什么状态,50岁以后每年检测一次,并学习骨质疏松症知识,防骨折。”章振林强调,了解自身骨量状态、发现骨质疏松症后进行有效治疗,可预防50%以上的脆性骨折。

来源:新民晚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