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动态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刘魁立研究员讲座实录

2021年10月14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主办的“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系列学术沙龙第三季“民俗学经典理论与中国应用”系列讲座第四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在北师大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研究员主讲,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萧放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丽教授与谈。讲座采用“线上 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下课堂参与的同时,腾讯会议同步进行线上分享。

讲 座 摘 要

刘魁立研究员首先强调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前需理清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线索,即从空间上把握我国与主要邻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主要国家的非遗保护进展情况,并以1978年和2000年为分界线对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进行历时性梳理。

接下来,刘魁立研究员从三个方面展开对非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释。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关系。他认为非物质文化概念的提出,提升了物质文化的关注程度,又具有解构“物质”的作用,两者的关系反映出形式逻辑方面的二分法以及拜物教倾向对人们认知方式的深刻影响。非物质文化是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二是非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刘魁立研究员提出,非遗保护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拨乱反正”的过程,具有弥合社会阶层和整合社会的作用。非遗保护实践活动启示我们重新审视民俗学应该如何讲述。三是非物质文化的特点。即弥散性、可共享性以及人的主体性,其中,人的主体性是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前提。这是相对于物质文化所特有的特点。非遗作为一种过程中的对象,具有“双调适”的特点,进而具有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

刘魁立研究员

随后,刘魁立研究员指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他提出,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要关注非遗的基质本真性、整体性、系统性、当代性和伦理原则,这要求我们要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看待非遗,不能在保护和传承中走得太远,要关注非遗传承人群。要全面看待传承与传播的关系问题,二者是非遗保护的两翼。当然,目前,非遗保护在全球化和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以及社会生活和观念变迁下也面临着一些困扰。但是,非遗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物质,审美内核在非遗中起决定性作用,能给人们提供幸福感。这就促使我们深入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在他看来,非遗的当代价值体现在其能为人们提供认同感、历史感、幸福感和美感,同时是一个群体教育、自我教育的良好契机。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非遗可以被替代,但这些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讨 论 摘 录

刘魁立研究员深入浅出的演讲极具启发性,引发在场老师的思考和讨论。

康丽教授

与谈人康丽教授从刘魁立研究员对待非遗的态度及其所阐述的非遗的成就与问题、非遗的当代性等方面进行了对话。康丽教授认为,在非遗热潮的语境中,我们要以冷静的态度看待非遗,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非遗保护工作是多元行动方的协同作战,非遗概念的普及为小群体内部的知识提供了公共化的平台,提高了其可见度。在非遗应用研究之外,还应关注其本体研究、批判研究,这是发现有效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的有力支撑。当代性是非遗保护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即传统如何发展至今,以及其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如何服务持有者群体。不同于“现代性”或“当下性”是连续性的时间思维,“当代性”是一个非连续性的空间思维,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对象主体,在面对不同历史时间点所处的空间,如果不做空间上的思考,很难关注到主体异质性。

萧放教授

最后,主持人萧放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他高度肯定刘魁立研究员对非遗工作、当代性的思考及其对中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所做出的贡献,认为非遗的初心是为了人民的生活更幸福美好,同时对与谈人康丽教授的精彩点评特别赞赏。非遗是一种文化建设,在当代社会具有前所未有的作用,是中国文化史发展的新阶段,具有相当于文化启蒙的意义。

公众号总指导:萧放

内容顾问:朱霞  鞠熙

指导教师:贺少雅

公众号主编:林    加

【学科动态】栏目责编:叶玮琪

图文编辑:彭   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