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陌生人——曹操(十三)
(紧接上期,本期所聊可参阅本号《从叱咤风云的英豪到卑微的告密者:英雄末路的马超 》)
关中混乱
上期聊到基本统一北方的曹操在没有大的外来势力威胁和干扰的情况下,颁布求贤令广招人才,致力于内部治理,巩固统治,没想到镇守关中的司隶校尉钟繇误判形势,冒然行动,引发关中混乱,迫使曹操着手西征。
官渡之战前,曹操为稳住关中各路割据势力,避免腹背受敌,采纳荀彧的建议,派钟繇镇守关中,安抚群雄。钟繇在张既等人的配合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不光保证了关中的稳定,还为曹操送去二千匹战马,使曹操有了组建较大规模骑兵部队的基础,极大地增强了曹操军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深得曹操赞赏,将其比为萧何。
曹操征袁尚、袁谭兄弟时期,袁尚的河东太守郭援攻打河东,正与南匈奴单于在平阳作乱的钟繇临危不惧,联合关中马超击败郭援,马超部将庞德阵斩郭援,事后发现郭援竟然是钟繇的外甥。
建安十六年(211年),不知道钟繇是根据什么情况做出的形势判断,请求曹操同意他带三千兵入关,以讨伐张鲁为名,实际目的是想以此恐吓关中各个割据势力,胁迫他们给曹操送人质来确保安宁。
这个方法是否可行、有效,曹操没有把握,让荀彧去征询熟悉关中情况才从关中召回任尚书的卫觊的意见。
卫觊,字伯觎(觊觎分开为名字),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官渡之战时,曹操任其为治书侍御史,出使益州要刘璋出兵牵制刘表,却因道路阻塞难以入蜀,滞留关中。滞留期间,上书曹操建议实行盐业专卖,得到曹操采纳。
除此之外,卫觊最突出的才能就是熟悉各项典章制度,主持国史编纂,还是个书法家,其书法造诣仅次于钟繇。卫觊虽然是三朝元老,但总的来说,是个中规中矩的官员。他的儿子卫瓘才是个狠角儿,随钟会征蜀汉时,仅凭一千人就将统兵数万的钟会、邓艾这两个雄杰玩弄于鼓掌之中,并将两人杀掉。可惜最终死于丑八怪女人贾南风之手。
卫觊明确反对钟繇的行为,认为关西诸将都是武夫突起,没有称雄天下的志气,只是求得眼前的安乐而已。朝廷只要给他们封侯加爵,让其安心享乐就行。只要没有大的事变,不必担心他们会出什么乱子,以后可以慢慢收拾他们。如果兴兵入关,就算是征讨张鲁,张鲁在深山之中,道路不通,怎么征讨?这些人就一定会起疑心。一旦惊动了这些人,他们可以凭借险要的地势和众多的部众与我们为敌,这样的话,局面将很难收拾。
丞相仓曹属高柔也反对钟繇的行动,认为只要派出大军,马超、韩遂就会觉得是针对他们的行动,就会煽动造反。应该先平定三辅(今陕西中部地区)地区,只要三辅地区平定了,汉中可以传檄而定。
卫觊、高柔的意见十分正确,曹操最初也认为不错,可惜没有采纳,因为当初派钟繇出镇关中时就明确将关中事务全权交给钟繇管理,不予干涉,因此就同意了钟繇的提议。
不出卫觊、高柔所料,钟繇大兵刚开始进军,关中关西就一片大乱,各路势力纷纷反叛。钟繇无力平叛,向曹操求援。
曹操非常后悔没有听从卫觊、高柔的意见,只好先让刚平定太原大陵的夏侯渊从河东出军,与钟繇会合,想法平定叛乱。派徐晃屯住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安抚河东。徐晃是河东人,曹操给了他很大的恩惠,专门赐给他牛、酒,让他回乡祭祀先人。
衣锦还乡,隆重祭祀祖先,这对当事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曹操这种统御将领的方法十分有效,以区区牛、酒换来一个重要将领的忠诚,简直太划算了。整个征西战役中,徐晃表现尤为积极突出,和曹操给他的这个恩惠有很大的关系。
关中马超与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十方割据势力全部反叛,推举韩遂为都督,十万人马屯聚潼关。韩遂部将曾被曹操表为犍为太守的阎行奉劝韩遂不要起兵,韩遂不听。
阎行是不大为人所知的一位猛将,金城郡(今甘肃兰州)人,后改名艳,字彦明。少年时就跟随韩遂,强健有名。曾与同为少年健将的马超对战,用力过猛将长矛折断,就用断矛击打马超脖子,差点将马超杀死。
曹操又派安西将军曹仁为帅,率领夏侯渊、钟繇一同平乱,同时告喻诸将:“关西兵精壮强悍,大家固守阵地,不要出去与他们交战。”
亲征关中
曹操此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危险性,严令诸将不战的目的是为自己亲征作战前准备争取时间。到了七月,曹操准备妥当后,立即率大军西征,与马超等在潼关对峙。
徐晃向曹操提议说:“您集结大军于此,敌人不再派兵守卫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这就显示出敌人无谋。现在派一支精兵给我,偷偷从蒲阪津渡过黄河,拦截敌人,这样就能够战胜敌人。”
曹操同意徐晃的提议,白天加紧与敌人作战,造成要正面突破的假象。晚上派徐晃、朱灵在蒲阪津夜渡黄河。部分将领认为关西兵强悍,又善于使用长矛,不是精选的前锋,不能抵挡。曹操对众将领说:“战在我,不在敌人。敌人虽然善于使用长矛,但我将使其没地方可刺,你们只管拭目以待。”
徐晃、朱灵渡过黄河后,连夜挖掘战壕,修筑营地,还没完工时,敌将梁兴连夜率领五千多步骑前来攻击,被徐晃打败赶跑。
徐晃、朱灵在河西站稳脚跟后,曹操率大军从潼关北渡黄河。先渡士兵,曹操与许褚和他的一百多虎士留在南岸断后。马超率领一万多步骑杀来,矢下如雨。许褚赶忙扶曹操上船。船工被流矢射中而死。许褚左手举马鞍遮蔽曹操,右手操船,渡过黄河。要是没有许褚,曹操可能就没命了。
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前队刚渡河,马超就带兵杀来,曹操还坐在马扎上没起来。张郃等将领赶忙保护曹操上船。黄河水急,渡河时船顺水下流,离渡口四五里远。马超士兵在岸上射箭,矢下如雨。诸将看见军队被马超打败,不知曹操所在,都惊惶害怕,等到见到曹操,悲喜交加,还有人痛哭流涕。曹操大笑说:“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这是光武帝刘秀曾经说过的话,曹操以此自解。
这两种说法都不是正史的说法,《三国志》的说法是,曹操老乡,校尉丁斐看见情况紧急,赶忙放出许多牛马来引诱敌人,敌人果然都去追赶捉拿牛马,曹操才趁机渡过黄河。可能这种说法比较真实,丁斐是个贪财腐败、违法乱纪的官员,主管人事的东槽掾毛玠经常向曹操投诉他,但曹操从不予以追究。除了老乡的关系外,和这次的救命之恩也有关系。(和卫觊父子一样,丁斐也没有他儿子丁谧那样为人熟知)
曹操有感恩之心,对待曹洪也是这样。曹洪几乎和丁斐一样贪财腐败、违法乱纪,也因为对曹操有救命之恩,曹操也不惩罚他,还很重用他。
其实不论哪种说法如何,共同点是一致的,就是曹操当时处于非常危急的关头,有性命之忧。后来诸葛亮曾经说过曹操差一点死在潼关,就是说的这件事。
曹操打算渡河时,马超对韩遂说:“最好在渭水北面坚守,不过二十天,曹操军粮吃完,只能退军。”韩遂不同意,认为:“可以让曹操渡河,然后把他压制在河中,不是更能快速地解决问题吗?”
其实马超的办法最有效,可惜不能和韩遂达成共识,无法施行。曹操听说马超的计策后,感叹地说:“马儿不死,我死无葬身之地啊!”
曹操渡过黄河后,沿着黄河向南修筑了一条甬道。马超、韩遂率军撤退到渭口(今陕西华阴)据守。曹操四处设下疑兵迷惑敌人,悄悄用船运送士兵在渭水上搭建浮桥。晚上在渭水南面安营扎寨,敌人乘夜来攻,被曹操预先埋伏的部队击败。
马超等人见势不妙,派人前来求和,答应将河西之地割让给曹操。曹操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关中问题,不会因为这点小恩小惠而收兵,留下今后出现反复的隐患,因此不同意。
九月,曹操率军渡渭水。此前曹操每次渡过渭水,就会被马超的骑兵冲击,建立不起营地。当地又是沙土,也搭建不起营垒。不带兵的奇葩大将娄圭给曹操出了个主意,说:“如今天寒,可以先把沙土修筑为城,然后用水浇灌,一会儿就可以让沙土冻成冰,坚硬如铁石,一夜之间,可以建起几百堵城墙,固若金汤。”
曹操就让士兵用特制的袋子运水浇城,等到天亮时,真就修筑起一座坚城。于是曹操的军队得以全部渡过渭水安营扎寨。
离间马韩 初平关中
马超等人数次前来挑战,曹操都不出战。马超等又坚持要割土地,送人质给曹操求和。太中大夫贾诩认为可以假装答应他们的请求,然后用离间计挑拨他们的关系,使他们发生内讧。曹操采纳此计。
既然言和,双方将领中的一些老相识就可以互相交往叙旧了。曹操和韩遂的父亲是同一年举的孝廉,有点明清时代的“同年”“同科”的意思。曹操与韩遂的年龄又相差无几,于是两人在马上互相交谈了一阵。交谈中不说军事,只说以前在洛阳时的一些旧事,说到高兴处,两人拍手欢笑。谈完后,马超去问韩遂曹操说了什么,韩遂回答没说什么。马超等人就起了疑心。
曹操不光和韩遂谈天,也和马超谈天。但马超就没有韩遂那样老实了,总想在交谈时捉拿曹操,马超力气大,专门制作了一个可以装六斛米的口袋,提在马上来比较曹操的体重,看能不能将曹操从马上活捉过来然后带走。汉代一斛米约为27市斤,六斛米为162斤,这样看的话,曹操好像不是个胖子。曹操知道后,还有些后怕,说:“差点被这家伙欺骗了。”这个事情有点玄乎,不过马超确实有临阵捉拿或者刺杀曹操的打算。
曹操和马超、韩遂等交谈时,都是单独面对,左右亲兵护卫退后,只有许褚一人紧随。马超想凭借自己的武力突然袭击曹操,但他一直听说许褚非常勇猛,只是不认识,怀疑跟着曹操的这个人就是许褚,就问曹操:“听说您有一个虎侯,他在哪里啊?”曹操回头指了下许褚,马超这才没有轻举妄动。
鉴于马超的危险性,曹操加强了安保措施,在阵前放置了一排“木行马”,曹操隔着木行马与敌将交谈。许多士兵,特别是匈奴士兵只听说过曹操的威名,但从来没见过曹操,纷纷前来围观,人山人海,很是热闹。
曹操既觉得好笑,也有些兴奋,大声对这些人说:“你们想看曹操长什么样吗?也就是个普通人啊。没有四只眼睛两张嘴巴,只是多一些智慧罢了!”按照现代考古专家复原的曹操像来看,曹操真不好看,还有些猥琐。
非常愿意相信考古学家弄错了。曹操肯定不是个帅哥,身高也就一米六左右,但其气质应该很好。有件事情颇能说明这个问题。曹操当魏王后,匈奴曾派使者来晋见曹操,曹操认为自己的长相不够威严,不足以雄远国,就让高大英俊的崔琰代替他接见匈奴使者,自己假扮成侍卫站立一旁。
拜谒结束后,曹操私下派人问匈奴使者对魏王的长相有何评价。使者说“魏王”虽然容貌非凡,但缺少英雄之气,旁边那个侍卫反而有成就大事的霸气。另外曹操的儿子比如曹昂、曹丕、曹植都英俊潇洒,说明曹操也不会有多丑。
曹操见这是个炫耀武力震慑敌人的好机会,就将五千名精锐虎豹骑组成十个阵式排列在身后。虎豹骑军容整齐,装备精良,战马彪悍,骑士威严,特别是一身重甲在阳关照耀下精光四射,令人目眩,望之让人胆寒,确实起到了震慑敌人的作用。
过了几天,曹操又给韩遂写信,故意在信中留下涂改的痕迹,好像是韩遂涂改的样子,马超等人看见后更加怀疑。曹操见有机可乘,就和马超、韩遂等约定时间交战。先派轻装精锐部队出战,引诱更多的敌人来攻击。随后派虎豹骑重装冲击,大败敌人,阵斩成宜、李堪等。马超、韩遂等逃往凉州,杨秋逃往安定(今甘肃省镇原县),关中平定。
在战后总结会上,有人问曹操“当初敌人在潼关,渭北的道路上没有防守,我们不从河东进攻冯翊,反而去守潼关,过了一段时间才北上渡河,为什么这样做呢?”
曹操解释说:“敌人守潼关,如果我直接进入河东,敌人一定会防守各个黄河渡口,我们就不容易渡河。我故意重兵压往潼关,逼迫敌人全部在南面防守,黄河西边的守卫就空虚了,所以徐晃、朱灵才得以顺利渡河,扎下营垒。然后我才引军北渡。敌人不能和我争夺西河,因为有二将之军。
连接战车和用树木做栅栏,向南形成甬道,是故意向敌人示弱。渡过渭水后坚守不战,是为了让敌人骄傲。敌人不修筑营垒,割地求和。我假装答应,是要让敌人放松警惕。在此期间,我养精蓄锐,一旦出击,就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敌人。战争变幻莫测,本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办法。”
曹操真的成熟了,已经不是当初兴兵时那个屡战屡败的愣头青了。与三年前南征荆州后莽撞地随性而征江东的曹操比,也成熟了许多。
会上将领们还问了另一个问题,战事之初,关中诸将一共有十部,每到一部敌人,曹操不但不忧虑,反而十分高兴,将领们对此感到困惑。
曹操为诸将解惑说:“关中地广路远,如果敌人各自占据险要地形,,要分别征讨他们,不用一二年的时间是不行的。现在他们全都汇集在这里,人数虽然多,但彼此不服,没有统一的规制和指挥,可以一举全歼,所以我很高兴。”
曹操说的是实情,关中联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自为阵,没有事权统一。假设以马超为统帅,遵从马超屯军黄河之北据守的战略计划,曹操很可能就会无功而返。
曹操于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任命的河东太守杜畿在曹操征关中的行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驻军蒲坂时,和马超、韩遂相持期间,军粮全由河东一郡供应。等曹操平定叛乱班师回朝时,河东郡还有存粮二十多万斛。曹操大为感动,除下令表彰杜畿外,还将杜畿的官秩增加至中二千石。
汉制郡守为二千石,再往上一级是真二千石,还往上一级才是中二千石,是九卿等中央机构主管官员的官秩。(约相当于现在一个正厅级干部享受正部级干部待遇)
关中基本平定后,曹操继续留在关中,一方面派兵清剿反叛的氐人,一方面追击溃逃的关中群雄,刚开始行动,却突然率领主力大军回撤,留下一地鸡毛,为什么会这样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