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练习37丨风
为什么我们听过无数道理,却仍然无法过好这一生?
因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头到脚的距离。
如果我们只是头脑知道,脚步却迟迟不迈开,那么,不管是多么正确的道理,对我们而言,也只是一个摆设。
不管是灵性修持,还是心理成长,或是身体训练,
都需要日复一日地操练。
因为,
一个观念要变成行动,
一个行动要变成习惯,
都需要我们带着意识不断重复,
最后才会变成我们的细胞记忆,
真正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
因此,我们从浩瀚的资料中精选了每周一次的觉察练习。
一个练习操练一周(我们已经组建操练群,入群请见文后方式)。
如果你跟随着我们,
一起做完这一年50次的觉察练习,
你会看到更宽广的世界,
更丰富的自己。
本周练习
注意空气的流动, 包括其两种形式。一种是像风这样显而易见的;另一种是像呼吸这样容易被忽视的。
提醒你自己
把“风”这个字贴在家和单位里合适的地方。
探索结果
从刮大风到呼吸,风有很多种形式,如果我们认真练习,在一周里的每一天,尽量打开我们的感官,我们将会注意到空气不易令人察觉的流动形式。人是可以造出风的。当你呼吸时,当你用力吸气时,当你要把一杯热饮吹凉时,当你叹息时,空气都在运动中。甚至当你在室内走动时,你的身体都会感受到空气在流动。空气还会吹进很多家用电器里,比如烘干机,微波炉,和电冰箱。
有个人发现,在他意识到凉风吹过来之前,他的皮肤因为已经先一步感受到了风而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就算我们自己没有感觉,我们的身体仍然在警觉着四周的环境。哪怕在我们昏迷不醒或者睡着了的时候,身体都会打开毛囊,变出一层附于皮肤之上的绝缘层来保护我们,如同穿了一件薄夹克似的。一些旧时的禅宗大师把这个皮肤保护机制当做一个例子,证明我们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佛性,无时不刻地在护佑着我们。
当我们的感官变得更加敏感时会发现不管去哪里,我们都在制造空气运动。说话是一种空气运动。任何的声响也是一种空气运动。一个水手说,风无时不刻地在围绕着地球运动。当他出海时,他对风和风带来的天气都非常警觉。因为在大海当中,一不留神天气的变化可能就会丢掉性命。起大风时,他必须保证船是迎风而行的,要不然很容易就会翻船。
学习航海,就是在学习怎么“读”风,怎么通过观测水纹变化以及旗子和风向指示器(系在船上的一块布)来判断风向。如果没有旗子与风向指示器,水手可以观测海鸟的方式来判断风向,比如因为不想弄乱羽毛而总是迎风而站的海鸥。这个正念练习帮助我们提高对风向变化的敏感度。
进一步思考
我们怎么知道风存在不存在?找个时间想想这个问题。
有四种感觉风的方式。第一种,感受风的抚摸。第二种,感受温度的变化。第三种,观测其它物体的移动。第四种,观测风怎么移动其它物体。我们口中所谓的风其实是一种基础的变化。它改变了我们看到的东西(飘动的叶子);改变了我们的感觉(冷却下来的皮肤),或者改变了我们听到的声音(呼呼作响的声音)。我们只能通过神经脉冲,鼓膜,和视网膜间接地感受风的存在。我们不可能证明世间任何事物的独立存在性,因为我们所看所感所听到的一切,都是通过传导到神经系统的电脉冲实现的。
当内心处于绝对安静的状态时,任何事物,哪怕是风,都可以带来一刹那的觉醒。禅宗大师山田无文年轻的时候因为生了肺结核而几乎死掉,医生已经放弃治疗。但他的内心,却愈发地沉静。在一个明亮晴朗的夏天,他看到院子里的花在随风舞动。一刹那间,他被一种高于他本人存在的力量唤醒了。他意识到,正是这股力量,这股将他包裹充满他全身的力量,给了他和世间万物勃勃生机。他于是写了如下这首诗,后来病也渐渐地好了。
世间万物
拥抱在
宇宙心识
凉风习习,告诉了我
这个早晨。
山田口中的“宇宙心识”还有很有其它名字。它无边无际。它穿越世间空间的限制,到达一切所在。但是,它总是通过最平常的事物表现出来: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声音,每一片随风飘舞的花瓣……
结语
把进出鼻腔的每一次呼吸当做一个正念小练习。试试看把,做这个练习没什么坏处,只会有更多机会去体会到那些组成我们生命的细微变化。
本练习取自书籍《How to Train a Wild Elephant》,目前国内没有中译本。这是我们团队尽心翻译出来的,请珍惜我们的劳动成果,转载请联系后台。若涉及版权问题,也请联系后台工作人员。
编辑:情子(微:478797840)
审稿:刘芳芳(微:liufangfang1503)
(有成长需求或合作意向可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