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溪北路595号上海电影博物馆(原圣衣堂)

漕溪北路595号上海电影博物馆(原圣衣堂)

漕溪北路595号,原圣衣堂,建于1873年,外表平淡的假四层砖木结构宗教建筑。该建筑原是天主教徒隐世苦修的静谧之地,主体建筑是教徒的住所,走廊两面布置着小房间,也是独立清静的小礼拜室;二层的廊子连接了一个层高较高的大礼拜堂。三层的楼梯间里天窗的光线高高地洒下来,整个楼梯似乎被赋予了神秘的感觉。廊子的部分采用了半圆弧的拱券,连续的节奏隐隐使人感到了西方传统修道院的院廊空间,而从压低的层次通向更加宽敞高大的空间——礼拜堂,也更烘托了神圣空间的存在。与西方传统教堂有引人瞩目的装点修饰不同,这幢建筑却看不到任何装饰的影子,它记录了宗教传播者的草创年代,也似乎透射了苦修者的禁欲主义世界。这是现在仅存的,见证徐家汇历史的,年代最久远的建筑之一。

1869年(清同治八年),首批苦修修女由法国来沪,最初住在徐家汇王家堂,1874年迁入新建的圣衣堂,直至1950年代初。该建筑现为上海电影制片厂使用。

清同治8年的1869年,由意大利人贝托尔德(Bertold)创建的加尔默罗会(亦称圣衣会)传入中国。圣衣会是天主教各派中教规最严格的隐修会。1869年2月3日,第一批法国修女坐船来到徐家汇圣母院(现“上海老站”),创办圣衣会。


1873年12月,圣衣会在土山湾孤儿院对面的肇嘉浜东岸筹建圣衣院新会院。肇嘉浜东岸即慈云桥东,慈云桥当时位于蒲汇塘和肇家浜两河连接处,位置大体在现在的慈云街。新会院主体建筑是修女宿舍,南北向的礼拜堂(圣堂)位于宿舍西侧,与宿舍间有走廊连接,走廊北侧为罗马式落地窗。

1953年,中国与梵蒂冈断交,圣衣会成为“宗教局”办公楼。2010年,上影集团用光启广场二十几亩地和天主教会换来现在的“595号”里围绕“修女楼”(当年修女宿舍)的三十几亩土地。

现在博物馆主楼的位置就是原来院内的礼拜堂位置,礼拜堂原建筑“文革”时被拆除。现保留下来的“修女楼”也并非140年前的建筑,而是2009年拆迁后重建的。

2009年重修时,为了避免地铁11号线对建筑主体的影响,修女楼位置朝东北方向移动,至现在位置。这幢楼自1968年后一直是上影厂办公楼,也称“黄楼”。

这1968年后一直是上影厂办公楼,也称“黄楼”已经被重建。


现在博物馆主楼的位置就是原来院内的礼拜堂位置,礼拜堂原建筑“文革”时被拆除


漕溪北路595号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电影产业的变迁。

1949年6月,剧作家于伶、钟敬之作为军代表,接管了(国民党时期的)中央电影摄影场。1949年11月16日,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当时,上海仍保有私营电影企业,主要有昆仑影业公司、文华影片公司、国泰影业公司、大光明影业公司、大同电影制片厂、大中华影业公司和华光影业公司等7家。1949年到1950年间,上述公司正常拍片,相继推出《我这一辈子》、《姊姊妹妹站起来》、《我们夫妇之间》和《腐蚀》等作品。

1950年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渐展开。同年初,上海首家公私合营的长江电影制片厂成立。1951年9月,昆仑影业公司与长江公司合并,成立公私合营的长江昆仑联合电影制片厂(长昆厂)。1952年2月1日,以长昆厂为基础,联合文华、国泰、大同、大中华、大光明和华光等私营公司,成立国营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于伶兼任厂长,叶以群任副厂长。1953年初,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并,厂名沿用上海电影制片厂,厂址设在漕溪北路原“联华”摄影棚。

1956年,上影厂改组为由江南电影制片厂、海燕电影制片厂和天马电影制片厂构成的具有联合企业性质的上海电影制片公司,参与者为电影艺术家、剧作家陈白尘和张骏祥。1957年4月,天马电影制片厂搬进现在的漕溪北路595号。天马制片厂区东南角对门是海燕电影制片厂大门口,中间隔一条狭长三里的小街道殷家角街,即现在的影业街(亦即三角街):一面沿着圣衣院围墙往西通到漕溪北路,另一面沿着海燕制片厂的竹篱笆墙往东,一直通到天钥桥路,与斜土路相连。另一家江南厂于1958年底撤销。

“文革”期间,天马厂和海燕厂一度停产,分别变成“东方红电影制片厂”和“红旗电影制片厂”。“文革”后,海燕厂和天马厂恢复拍片时,曾用上海电影制片厂厂名。1977年,两厂合并,成为现在的上影厂。

文/沈祎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历史专题片《历史上的徐家汇》http://tsw.xuhui.gov.cn/infoArticle.aspx?aid=714

我的更多文章:

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