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干货】气温专题(含影响因素、变化、垂直递减率、梵风效应等)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一)气温的基本概念1、气温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气温高的原因气温低的原因太阳辐射(根本原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纬度高、太阳高度小,阴天多,日照时间短气压带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光照强低压带控制阴天多,云层厚削弱作用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的陆地、冬季的海洋冬季的陆地、夏季的海洋地形谷地、低地、盆地,热量不易散失山地、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保温作用弱坡向向阳坡、冷空气的背风坡背阳坡、冷空气的迎风坡反射率反射率低,吸收热量多反射率越高,吸收热量越少(新雪最高)风向受低纬吹向高纬的暖空气影响(北半球偏南风,南半球偏北风),夏季风受高纬吹向低纬的冷空气影响(北半球偏北风,南半球偏南风)冬季风洋流沿岸暖流经过沿岸寒流经过人类活动①改变大气成分,如CO2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烟尘则削弱太阳辐射②改变下垫面,植树-森林降低气温的大陆度,提高湿度,建造大型水库起到的作用相似③释放人为废热,如城市热岛的形成。2、气温的测量国内以1.5米高处空气的温度测算日平均气温:2:00、8:00、14:00、20:00四个时刻气温之和除以4月平均气温:每天平均气温取平均值年平均气温:年内各月平均气温(二)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1)一般规律: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2)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纬度:随纬度升高,日较差变小(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减小)季节:夏季>冬季(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地形:低凹地>平地>凸地A低凹地形:白天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地面为热源,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夜晚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B凸地地形: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迅速,故气温日较差小地势:随着海拔升高,气温日较差变小(但高原>平原)下垫面性质:陆地>海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天气:晴天>阴天2、气温的年变化(1)一般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地面性质太阳辐射最强月气温最高月太阳辐射最弱月气温最低月年较差大陆6月7月(1月)12月1月(7月)大海洋6月8月(2月)12月2月(8月)小(2)气温年较差的影响因素:纬度高纬度>低纬度下垫面性质同纬度陆地>海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地形高地<凹地、谷地(海拔越高年较差越小)天气云雨多,年较差小植被植被<裸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纬度低纬>高纬纬度低纬<高纬海陆陆地>海洋海陆陆地>海洋天气晴天>阴天天气少云雨区>多云雨区季节夏季>冬季地形平原>山区植被裸地>植被覆盖地植被裸地>植被覆盖地海拔山区海拔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海拔山区海拔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小(三)气温的空间变化1、气温的垂直分布(1)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左右。(2) 逆温:逆温含义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或降温变化率小于0.6°C,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逆温的类型及成因类 型成 因特 点辐射逆温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大陆上常年均可出现,尤以冬季最强;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而发生的冷接触作用愈近地表,降温愈快中纬度沿海地区常出现锋面逆温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出现于锋面附近地形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到置现象出现于山谷或盆地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成雾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浓雾使大气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使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增加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气温垂直递减率一、含义气温垂直递减率,也可以叫做绝热率,是表征气体随高度增加其气温的变化程度的物理量。气温垂直递减率指上升一个单位海拔高度时,气温下降的数值。通常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每升高100m气温的变化值,即一般情况下,气温垂直递减率是0.6℃/100M。由于气象条件的不同,气温垂直递减率可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二、那么影响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因素有哪些呢?1、地面辐射强弱(地面温度高低)——地面温度(气温)越高,气温垂直递减率越大。一般夏季大于冬季,晴天大于阴天,白天大于黑夜。2、空气干湿度——成负相关:湿度大,垂直递减率小;湿度小,垂直递减率大。湿空气的垂直递减率要小——因为湿空气上升时水汽产生凝结,而水分凝结是释放热量的过程,抵消了部分因上升所引起的降温。所以一般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湿度大,气温垂直递减率小;背风坡,降水少,气温垂直递减率大。干空气的垂直递减率大——海拔大约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约1度。3、植被覆盖率——成负相关:植被覆盖率大,垂直递减率小;植被覆盖率小,垂直递减率大。植被覆盖率高垂直递减率小——因为植被的蒸腾作用释放水汽,增加大气湿度,上升时水汽易凝结释放热量,致使垂直递减率要小一些。4、降水量——成负相关:降水多,致使湿度大,垂直递减率小;反之,垂直递减率大。一般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湿度大,气温垂直递减率小;背风坡,降水少,气温垂直递减率大。5、风——迎风坡,垂直递减率小;背风坡,垂直递减率大。一般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湿度大,水汽易凝结释放热量,使气温垂直递减率小;背风坡,降水少,气温垂直递减率大。背风坡气流下沉出现焚风效应,使近地面气温升高,使气温垂直递减率增大。如果是冷风(冬季风)迎风坡,致使冷空气在迎风坡集聚,导致迎风坡气温低,致使气温垂直递减率减小。三、气温垂直递减率大小与大气对流强弱的关系气温垂直递减率越大,对流运动越旺盛,反之越小,大气越稳定。当然进一步影响污染物的扩散。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对流层大气距离地面愈高,所吸收的长波辐射能便愈少。因此,在对流层范围内,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的情况,用单位高度(通常取100米)气温变化值来表示,即℃/100米,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简称气温直减率γ。从整个对流层平均状况来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焚风效应焚风效应是发生在山地的一种特殊大气现象。比较潮湿的空气在迎风山坡上升时,水汽凝结成云雨,到山顶后已变得比较干燥,然后沿着背风坡下沉增温,此时空气便变得更加干燥和炎热,这股又干又炎热的气流便是焚风。在山地迎风坡一侧,气流上升,在对流层中,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但其实这个规律仅仅是针对上升过程,在上升过程中,温度会按照湿绝热直减率(0.5-0.6℃/100m)降温。但是在下降过程中,并非如此。
干绝热递减率与湿绝热递减率当一块空气从地面上升时,虽然它并没有得到或失去热量,但上升后的气块因压力降低而膨胀,气块为了克服膨胀而做功,消耗一部分内能,以致气块温度下降。当空气块下降时,因外界压力增大,对它做功,使气块受到压缩,空气的内能增加,气块温度也就升高了。这种空气块的运动,会使大气形成不同的温度层结。干空气块(或在升降过程中未发生水蒸汽相变的湿空气块)温度变化的数值叫干绝热递减率γd,干空气上升过程中,由于水汽较少,所以降温作用就比较大,经理论计算,γd=1℃/100米未饱和空气绝热减温率,近似地等于1 ℃ /100米;饱和空气上升则按湿绝热减温率γm降温。·一般而言,含水量较大的空气,其垂直递减效率要更高,因为空气上升过程中遇冷会使得水汽变为液态水珠,而饱和空气上升到露点温度以下时,水汽产生凝结,因凝结释放潜热,抵消了部分因绝热上升所引起的降温,一般为0.6℃/100米,被称为湿绝热垂直递减率。焚风效应详解有一潮湿气团在山的迎风坡上升时温度为15℃,越过一座相对高度为4000米的山脉。如果水汽的凝结高度为1000米,在凝结高度以下,气流上升其温度逐渐降低,每上升100米,约下降1℃(气象学上称之为干绝热递减),当气流升到1000米时,这时空气温度只有5.0℃。以后再上升,因水汽凝结要放出潜热能,上升气流温度降低将减慢,每上升100米,温度约降低0.6℃(湿绝热递减)。这样气流升到了4000米处,其温度降为-13.0℃。
当上升气流中水汽大部分或全部凝结并降落在山的迎风面以后,便成为比较干的空气,它在山脊的背风面按干绝热递增率下沉增温,即每下降100米大约要升高1.0℃。所以当气流下沉到山谷时,它的温度可达27℃(即-13.0℃+40.0℃=27.0℃)。它比迎风面上同一高度处的温度增高了12.0℃,加之此时空气干燥,气流就变成了干热气流,这种干热气流也称为焚风效应。
焚风的分布在我国各地也可以见到它的踪影,如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二郎山等高大山脉的背风坡,都有极为强烈的焚风效应。地处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年平均焚风为19天,最多的年份可达49天。在世界各地山脉几乎都有类似的风,对类似的现象还有类似的地区性的称呼,比如在我国的四川泸州地区称这样的风为火风,智利的安第斯山脉这样的焚风被称为帕尔希风(Puelche),在阿根廷同样的焚风被称为Zonda,美国落基山脉东侧的焚风叫钦诺克风(Chinook),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被称为圣安娜风(Santa Ana),在墨西哥被称为仓裘风(Chanduy)。一般来说,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在中纬度相对高度不低于800~1000米的任何山地都会出现焚风现象,甚至更低的山地也会产生焚风效应。
2、气温的水平分布(1)受地球球体形状影响,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南半球比北半球等温线平直。(2)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大陆>海洋,冬季大陆<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1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7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海洋上相反。(3)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故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高温)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等温线向高纬(低温)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谷地地形。(4)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弯曲。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弯曲。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5)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7月份20°N——30°N的沙漠地区,炎热中心为撒哈拉沙漠;最冷的地方在7月的南极大陆(纬度高、海拔高、西风漂流阻隔、冰雪反射率高75%);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1月的西伯利亚(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6)中国的气温分布:A、冬季南、北温差大——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且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加剧了寒冷;南方地区受到层层山岭的阻拦,冬季风影响小一些。最冷的地方是漠河,最热的是南沙群岛。一月份00C等温线在秦岭---淮河线附近,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北方太阳高度虽比南方低一些,但白昼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与南方相差不大。且南方阴雨天气比北方多,太阳辐射削弱较多。最冷的是青藏高原,最热是吐鲁番盆地。(四)实际应用1 气温和降水是最基本的两个气候因子,水热条件是自然环境最根本、最活跃的两个要素。2 气温的纬度变化是形成纬度地带性的基础,气温的垂直变化是形成垂直地带性的主要原因3 气候四季是以气温的季节变化为划分依据;温度带的划分,以无霜期和≥10℃积温来划分。4 各地的冷热不均,是形成大气运动的基本原因。5 气温低(<0℃),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蒸发微弱,水体、土壤结冰封冻,许多动植物进入休眠状态,生长缓慢。严寒或剧烈降温会导致低温冷害。气温太高(>35-40℃),生物易脱水,生理机能失调。冬夏季节人们为了取暖或降温,会消耗很多能源。6 气温低的地区,为了保温,一般墙体较厚,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建筑密闭性好。7 气温变化对商业、旅游业影响很大。8寒带和寒温带(亚寒带)一般不能发展种植业;中温带适宜的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大豆、玉米、亚麻等;暖温带适宜的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苹果等;亚热带适宜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柑橘、茶叶、毛竹等;热带适宜水稻、茶叶、热带作物。(注意中国因受季风影响,夏季温度比世界同纬度高,农作物种植北界纬度高,但冬季温度偏低,故热带作物分布纬度比其他地区要低)温度带范围≥10摄氏度积温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寒温带大兴安岭北部1600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等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1600-3400一年一熟春小麦、玉米、大豆等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河西走廊、新疆南部(西北仅一年一熟)3400-4500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冬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等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4500-8000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双季稻、油菜热带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8000一年三熟水稻高原区青藏高原20000C一年一熟青稞05潜热和显热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其原有相态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显热”。它能使人们有明显的冷热变化感觉,通常可用温度计测量出来。注:(如在常压下,将水从20℃加热到80℃所吸收的热量,就叫显热。)潜热是指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物质在从某一个相转变为另一个相的相变过程中所吸入或放出的热量。是一状态量。因任何物质在仅吸入(或放出)潜热时均不致引部份普通液体及气体的潜热及相变温度起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这种热量对温度变化只起潜在作用,故名。例如,液体蒸发时从周围吸收热量(汽化潜热),因为当液体扩张为气体时分子之间克服相互的吸引力需要能量。同样,固体在熔解时要吸收热量(熔解潜热)。焚风的影响“焚风”在世界很多山区都能见到,但以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美洲的落基山,原苏联的高加索最为有名。阿尔卑斯山脉在刮焚风的日子里,白天温度可突然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气会变得像盛夏一样,经常发生火灾。强烈的焚风吹起来,能使树木的叶片焦枯,土地龟裂,造成严重旱灾。焚风的害处很多。它常常使果木和农作物干枯,降低产量,使森林和和村镇的火灾蔓延并造成损失。焚风在高山地区可大量融雪,造成上游河谷洪水泛滥;有时能引起雪崩。如果地形适宜,强劲的焚风又可造成局部风灾,刮走山间农舍屋顶,吹倒庄稼,拔起树木,伤害森林。焚风有时也能给人们带来益处。北美的落基山,冬季积雪深厚,春天焚风一吹,不要多久,积雪会全部融化,大地长满了茂盛的青草,为家畜提供了草场,因而当地人把它称为“吃雪者”。程度较轻的焚风,能增高当地热量,可以提早玉米和果树的成熟期,所以原苏联高加索和塔什干绿洲的居民,干脆把它叫做“玉蜀黍风”。相关习题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迎风坡异常变高。湿绝热变化过程中随着水汽凝结会有热量的释放,导致其气温垂直递减率偏低。下图为某山体两个坡向气温垂直分布理论模式。
1.关于图中的判读正确的是:( )A.曲线a反映的是湿绝热变化规律B.曲线b现象一般会出现焚风效应C.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12℃D.曲线b②至③区间的变化是因为水汽凝结释放热量2.下列地理现象是与焚风效应无关的是( )A.澳大利亚西海岸出现热带荒漠B.大分水岭西侧草原植被C.安第斯山脉南段的东侧出现温带荒漠D.云南怒江谷地出现热带、亚热带稀疏草原【解析】1.湿绝热会使气温垂直递减率降低,图中a曲线反映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6℃每千米,故A错误。b曲线显示随着高度从3000米下降到500米气温只升高了10℃,不符合焚风气温高于迎风坡的特点,B错误。A曲线垂直递减率大致是8℃/千米,④处气温应为23℃,①处气温为15℃,故C错误。②至③区间海拔上升了3500米,气温只升高了10℃,气温垂直变化率较低,根据材料描述应为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导致出现湿绝热。D正确。2.澳大利亚西海岸出现荒漠的原因是位于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高控制干燥少雨导致的,与焚风无关,A正确。大分水岭西侧的草原植被出现原因是山地阻挡了东南信风在山地背风坡的雨影区出现焚风导致气候干燥形成的;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出现温带荒漠的原因是山地阻挡了盛行西风导致背风坡出现焚风形成的;云南怒江谷地出现热带亚热带草原是因为西南季风被阻挡形成的焚风导致的。故选择A。来自鄂霍次克海的冷湿空气,在日语中称作“山背风”。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受其影响,水稻减产;而图中山脉以西地区受其影响,水稻丰产,当地人称此风为“宝风”。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受“山背风”影响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山背风”盛行的时节有A.冬至前后 B.大寒前后C.立春前后 D.夏至前后4.甲地水稻减产的直接原因有①气温下降 ②光照减弱③降水减少 ④风力减弱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5.与乙地“宝风”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大气效应是A.雨影效应 B.狭管效应C.焚风效应 D.温室效应【解析】3.分析材料可知,“山背风”盛行的时节为水稻生长的季节;日本东北部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水稻性喜高温多雨,因此日本东北部水稻生长季节为夏季。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4.读图可知,“山背风”为东北风;由材料来可知,“山背风”为来自鄂霍次克海的冷湿空气。因此甲地位于“山背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降雨影响,当地夏季气温偏低、日照不足,导致水稻减产,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分析材料可知,“宝风”应利于水稻生长。读图可知,“山背风”为东北风,乙地位于山的西侧,处于背风坡。空气顺山坡下沉,气温升高。气温升高,利于水稻生产。A、雨影效应是伴随地形降水产生的现象,当山地迎风坡发生地形抬升降水时,其背风坡可表现出晴好天气,形成“雨影”,雨影区降水少,不利于水稻生长,A错误;B、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乙处于山地背风坡,B错误;C、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干热的风被称为焚风效应,C正确;D、温室效应指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与“宝风”无关,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