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武梁祠的他,还留下一本更重要的著作
武梁祠,是中国最著名的祠堂。祠堂内的墙壁和屋顶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画像,令其闻名遐迩。
但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对这座建于汉代的祠堂,只闻其名,未见其影。只有少数的金石学家才听说关于它的传说。
直到1786年,清代公务员黄易成为了发现武氏家族墓地的有缘人。受父亲的影响,黄易对金石学十分喜爱,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他发现了淤泥下的墓碑和满是画像的石室构件。这一发现,使黄易和武梁祠双双出了名。
黄易对武梁祠的贡献不仅仅是发现了它们,他还为武梁祠建造了保管室,使它们没有落入到文物商人手中。
黄易对金石学做的贡献,不仅仅是发现了武梁祠,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一本《小蓬莱阁金石目》。
黄易是杭州人,他的先祖在西湖边上有个读书的宅子,名叫小蓬莱阁。黄易的父亲也是一位金石学者,家中有许多金石藏品。黄易继承了父亲的爱好之后,也开始了自己的找寻、研究、收藏之旅。
《小蓬莱阁金石目》也可以说是黄易的“收藏心得”,这本心得包含了三代、秦、汉、魏、晋、六朝、隋、唐、宋、辽、金、元的金石遗刻,黄易都细心地列出他们藏在哪里,或是拓本来自何处,每一条内容都根据实际情况著录,对金石学爱好者来说,这就是一本“寻龙宝典”。
宝典里一共记录了三代至宋金元时代的金文328种,三代至唐的石刻536种。
《小蓬莱阁金石目》是黄易的未刊著作,后来几经辗转,他的作品便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了。
此次我们将其影印,在保留原文样貌之外,并配上了释文,提供阅读研究便利。
《小蓬莱阁金石目》内页
你可能不知道。
国家图书馆有金石类藏品三十余万件。
你可能不知道。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我国收藏各类古籍最多的地方。
但是这些文献资料一直很“神秘”,只有极少数的人见过他们的真颜。
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这类资料,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联合北京大学中文系组建了一支学术团队,他们在对馆藏写本文献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首先选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读者利用不便的未刊文献,整理刊布。并在国家社科基金申请设立“国家图书馆藏未刊稿整理研究”重大课题。经过课题组同人的共同努力,陆续完成了阶段性成果,比如今天介绍给大家的《小蓬莱阁金石目》和《国家图书馆未刊石刻题跋辑录》。
《小蓬莱阁金石目》内页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金石类藏品都是非常珍惜、非常有价值的藏品。
它们的时间跨度大,绵延三千余载的历史痕迹皆可从中追寻。
涉猎地域广泛,不但有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金石文献,还有朝鲜、日本、韩国、蒙古和埃及古刻等国外石刻拓本。
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传世石刻种类一应俱全,且墓志、法帖、石经等形制的拓本都有相当数量的收藏。
文字品种多样,以汉字为主,还有满文、蒙文、藏文、巴斯巴文等民族文字,古叙利亚文、埃及古文字等外国文字,为我们研究民族文字和外国文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数据。
文献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宗教、民族、民俗、天文、地理、科技、建筑、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的石刻,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献。
拓本种类齐全,主体墨拓,不乏乌金拓和蝉翼拓艺术品,朱拓、蓝拓、彩拓各色拓本色彩纷呈,镶拓、隔麻拓、瓜皮拓等各种形式应有尽有,主要用于青铜器传拓的全形拓,更是传拓技艺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观之如见原器,美不胜收。
石刻本就是书法艺术的宝藏,国家图书馆收藏专为传扬书法艺术而刻的法帖八百余种。画像、造像,则是绘画艺术和雕刻艺术的结合体,是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石刻中的画像和造像,是一部形象的石刻绘画史。
尤为难得的是,馆藏顾千里、叶昌炽、梁启超、缪继珊、章钰等人的专藏6732种11201件,李根源、周希丁、端方、陆和九等人旧藏拓本亦有一定数量的收藏。这些藏品多装裱一致,有藏家及友朋同好题签、题跋和钤印等,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名家旧藏最珍贵的是题跋,这些题跋或考订版本优劣,或注明石刻所在、沿革及拓本来源,或正经补史,或考辨真伪,或品味书法,或评论文章。据统计,各类拓本中有题跋者800余人3000余款,最多的是宋元合璧本《广政石经》,题跋绘画147款之多。名家题跋累累,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
后来,卢芳玉女士从国家图书馆藏碑帖拓本中甄选出善本题跋75种,编辑成了《国家图书馆未刊石刻题跋辑录》。
《国家图书馆未刊石刻题跋辑录》甄选国家图书馆藏金石题跋75种,以拓本为单位,著录题名、责任者、刻立地点和原碑状况,拓本的装帧、行款、递藏等信息,并对题跋文字进行辑录整理。这些题跋作者多为名家,如顾千里、叶昌炽、梁启超等,其题跋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可为金石证史、拓本源流研究、金石学者交游研究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是对照藏品实物参看的必备工具书。
相关链接:你猜,我们在国家图书馆找到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