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要不你给我买个“夸夸群”吧——夸夸群火爆背后是童年父母欠下的债
最近,夸夸群火爆的一塌糊涂,宛如一夜春风,传遍中国各地。
说起夸夸群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是源于一名男生为了给女友惊喜,把她拉进一个百人群。
而在这个群里,该女生被群友们整整夸了三分钟,而且还基本不带重样的!
他们可以通过你的头像或者微信名字,把你夸得貌若天仙。
他们可以从你的失败之处,夸到你未来的光明大道。
他们可以把缺爱的你,夸得好像你是人间最受宠爱的人。
总之,进了夸夸群,即便在现实生活中你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也会被夸成整条街最靓的崽。
1
夸夸群的前身是豆瓣的相互表扬小组。
该小组成立于2014年,创立至今已有1000多条跟帖,值得注意的是,该小组于今年3月爆红,3月以来的跟帖已接近300条,成员也增加了1万。
跟帖中,要求被夸的理由千奇百怪。
比如“夸夸我的猫”,“面试没通过,求夸赞”,还有无助如“明天毕业答辩,今晚姥姥去世,求夸夸我给我力量”……
而小组成员也都很暖心,纷纷留下鼓励和夸奖。
让夸夸群进一步发酵的则是上面说的那条微博。
3月8日,一位女生在微博晒出男友送她的礼物——付费夸夸群。
这条微博莫名其妙地火了,夸夸群就这样走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一时间,想尝鲜的用户纷纷在淘宝、闲鱼等各大电商平台搜起了夸夸群,这也让夸夸群的价格水涨船高。
有些群主结合几个朋友,创造出一套流水线式夸人法,然后在网上接单,对客户进行5到10分钟的夸赞。
花钱求夸?
听起来很可笑,偏偏这些群主生意好到火爆,大批大批的人都在交钱求夸。
甚至有人以公司的名义(不过也许真的有公司)招聘“夸夸师”,一个小时工资高达500元,学历必须是985硕士。
2
问题是,我们明明知道“夸夸群”里都是些商业胡吹的假话,为什么我们还会前赴后继主动“上当受骗”呢?
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本注意心理治疗学家卡尔·罗杰斯就提出了“无条件积极关注”(Positive Regard)理论,并就此创立“当事人中心疗法” (Person-centered therapy)。
该疗法主张心理治疗师要真诚关怀当事人的感情,在真诚和谐的关系中启发当事人运用自我发展潜力,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罗杰斯在《个人形成论》中写道:
“我所说的接纳是无条件地热情关注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不管他拥有什么样的状况、行为和感受。”
夸夸群的火爆让我想起了前同事。
如果去年我知道了夸夸群,我一定给他充一张年费会员卡。
前公司有个很能干的同事,年纪轻轻就升到了公司管理层。
领导很器重他,基本上任何时候都把他带在身边,所有人都看得出来领导要把他培养成接班人。可是两年后,这位同事辞职了。
事后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位同事患上了很严重的抑郁症和焦虑症。
因为领导的器重,对他的要求相较于绝大多数人都要严格很多。
事情办好了,领导告诫他一定不要骄傲,下次要做得更好;
事情不够完美,领导张口就骂,不分场合时间。
别说周末节假日,就算是凌晨的时间,也会偶尔接到远在大西洋度假的领导打来的国际长途,指责他工作上不完美的地方。
别人只看到他年纪轻轻就位居高层,只看到他跟着领导人前马后风头无两。
可是在长达两年的“高压指责”环境里,他最终情绪崩溃了。
他说,自己现在完全不能听见手机响,一听见就会紧张担心自己又做错了什么,领导打电话来骂他。
也不愿结识新的朋友圈,因为担心自己会说错什么话让公司形象受损被领导责备。
可是领导在接到他的辞职信时也很崩溃。
因为他自己怎么也想象不到,原本是尽心尽力想要提拔一个年轻人,只是“稍微”严厉了点,为什么会让原本卓越自信的年轻人一蹶不振住进了医院。
中国社会是一个吝啬于夸赞的社会,大多是挫折教育而不是赞赏教育,造成很多人有被赞赏饥渴心理。
在这个一向强调低调做人、谦逊为智的社会里,我们自身的情感需求似乎总被忽略。
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生理和安全需求被满足后,人们就开始追求情感上的交互,并希望被认可、被尊重。
“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多活两个月。”
无论是“相互表扬小组”,还是“夸夸群”,都是普通人释放自我情绪的一个突破口。
某种意义上,它给了人们在现实中难以获得的正向认同感。
繁忙焦虑的日常获得正向的激励太匮乏了。
无论虚情还是假意,只要被夸赞两句,就能在压力下得到一丝满足。
3
罗杰斯还提到:
经临床实践发现,一个人能否自动自发成为充分起作用的人,首先取决于其早年是否得到了父母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即接纳、关爱和支持。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也就是不论他做了什么(父母不希望他做的事)或者没有做什么(父母期望的事),他都能够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爱与关心
——这样的孩子在成年后往往会拥有更充足的自信,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会更加勇敢。
这里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不是指放任孩子,对孩子不加管束,而是指不以管束和规矩作为爱的条件。
被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可能也是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愿望。
这一愿望意味着,总有那么一个人或一些人,不管你是好是坏,也不管你变成什么样,ta都接纳你,关注你,并且愿意帮助你。
电视剧《都挺好》里,有一句台词特别戳人——
童年是人一生的底气: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按照中国父母一贯的思维方式,“提倡谦虚”才是政治正确。
即使有人夸奖自己的孩子,也会摆摆手搪塞过去,甚至还会故意说出孩子的缺点来展示自己的谦虚。
为什么?
因为我们怕夸奖孩子,会让他飘飘欲然、让他过分骄傲,更怕别人觉得父母没有涵养、太高调。
这样的中国式谦虚,像一个紧箍咒,牢牢锁在每个父母的头上,我们不敢夸赞、吝啬表扬,即使都快开心死了也不敢夸孩子一句。
4
有时候父母的一句否定,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一句鼓励和认同,也可能温暖孩子的一生。
知乎上有个话题:
「从小到大不被父母认可是什么感受?」
网友的回复让人心酸:
“我从小成绩就很好,就因为一次考砸,父母把我贬到谷底,对我的一切都毫不在乎。他们的道歉,我可能一辈子都等不到了。”
“爸爸一直觉得使我成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我不认可,以为这样可以让我坚强。我今年31岁了,依然活得很自卑。”
“抑郁症5年,我一度觉得是他们两个正常人,生出了我一个不正常的孩子。”
……
父母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的否定会带来什么,总以成人的角度去苛责孩子,却从不以孩子的角度赞美他们。
然而,孩子的承受能力并没有父母所想的那么强大。
一次两次的打骂或许能有一定的威慑,但习惯性的否定只会让孩子无法接纳自己。
孩子会逐渐接受这种负面的心理暗示,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视而不见,变成毫无自信的人,用退缩当成对父母的回报和忠诚。
著名的亲子婚恋专家林文采博士提出:
正如孩子的身体成长需要营养一样,孩子的心理如果要健康发展,同样需要「心理营养」。
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心理营养」就是来自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
有时候,孩子做的很多努力,只是证明给父母看,他能行。
你的一句肯定,或许就是孩子愈挫愈勇的动力。
5
当然,夸孩子也不能“乱夸”、“瞎夸”。
►首先,夸赞别人的基本功是“共情”的能力。
共情是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方式。
在人际交往中,你要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立场,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夸到人心里去。
每个人需要被看到,被认可的“点”可能不一样,只有充分共情的理解才能有击中心灵的赞扬。
就像我们看到“夸夸群”里很多不走心的夸赞让人啼笑皆非——对孩子的夸奖如果“不走心”,那也白白浪费了自己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来的优美词汇😏
但是,共情能力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
►所以给大家第二个建议,就是不下定义,不给判断。
只描述具体的细节、呈现你所看到的,像镜子一样的去反映,再加上诚恳的鼓励、感谢,让孩子内心形成一个自我的定义。
有智慧的家长,一定会用巧妙的方法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打击教育,把孩子拖入自我怀疑的深渊。
正面激励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们更好的成长,中国的家长需要学会鼓励、支持,和孩子互动,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
一位懂得鼓励、赞赏和认可孩子的父母,会是孩子一生的太阳。
坦荡地赞赏孩子,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别让20年后的“夸夸群”帮你还此时欠下的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