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的渔业资源:挨枪子也要非法捕捞,一次利润数万元
三百多平方公里面积的城市,60万人口的规模,一年却有2120万吨货物从这里发往全球114个国家,刨除所有支出后的总利润为118亿美元。
这份2018年的港口与经济年度报告说的就是海参崴,俄名:符拉迪沃斯托克。
大连一个有着十多年海参养殖经验的大哥告诉我,“崴”是东北人用来形容山水弯曲和高低不平的常用地名,海参崴的意思就是盛产海参的水湾。
说实话,我对海参这个海产没太大兴趣,虽然知道它位列“国菜八珍”之一,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量很丰富,但直到去年我才知道,世界上最有名的野生海参出自海参崴,其特点是水温低、食物少、成长慢,因而体积虽小却价格居高不下。而海参崴丰富的海鲜,还不仅于此。
关于海参崴,我还找俄罗斯朋友做了一个小调查,我们分别询问生活中的100个俄罗斯人和100个中国人同一个问题:说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你会想到什么?
在得到的回答中,87个中国人想到的是“被侵占的国土”,6个人回答“俄罗斯的地方”,剩下的7个人不知道。而俄罗斯朋友给我的统计是:65人想到海参和帝王蟹,21人回答西伯利亚(大铁路)尽头,14个人没听说过这个地方。
在1860年之前,海参崴只是基于《瑷珲条约》而设的沙俄临时军事哨所,1872年沙俄太平洋舰队将主基地设在阿穆尔半岛南端,海参崴才逐步发展成沿海城市,目前是俄罗斯在太平洋的最大港口、远东经济区最主要的工业、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依托西伯利亚大铁路终点站的优势,2017年就接待了超过300万名游客。
在俄罗斯1993年的最新规划中,海参崴5个行政区与周边农村地区同属滨海边疆区管辖,总面积约331平方公里,目前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是60.4万,如果把务工和常驻机构的流动人员算在内的话,总人口大约在75万左右。
那么,海参崴港口凭什么做到一年2120万吨的吞吐量呢?又具体“吞吐”了些什么货物?
海参崴当地无人不知的俄罗斯渔业公司,在2011年成立之初就定下了一个宏大的目标,十年内要成为全球五大渔业捕捞公司之一,其底气就出自海参崴极为丰富的海洋资源。据其公布的2019年数据显示,全公司1500多名员工在过去一年中捕捞了29万吨鳕鱼和鲱鱼、10万吨帝王蟹、5万吨北极雪蟹以及上万吨甜虾等等。而这样的渔业公司,海参崴还有好几家,中小型企业更是数不胜数。
一个家族企业的船长告诉我,海参崴渔业公司之所以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俄罗斯政府在过去十多年里一共发放了8000亿卢布(683亿元)的援助款,使得渔船数量和海产品加工能力呈几何式倍增。之所以大力扶持,是因为海参崴偷捕偷猎现象十分严重,据说每年损失可达580亿卢布(约50亿元)。
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俄罗斯联邦2017年公布过进口85万吨鱼的信息,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冰岛、挪威和法罗群岛。
说来也很简单,海参崴每年成百上千万吨鱼虾蟹,通过铁路运往联邦各地的成本势必更高,而通过海参崴不冻港出口至中日韩甚至东南亚的成本,比陆路运输要低至少40%,不受西伯利亚冰天雪地的自然气候影响,而且价格远比俄罗斯内陆要高的多。所以,海参崴大量出口海鲜的同时,俄联邦内陆却在不断地进口海鲜,低买高卖的意思。
海参崴的渔业资源有多丰富,从非法捕捞的规模也能看出冰山一角
在海参崴旅行期间曾跟随当地船长出海,体验了一次中型规模(500-600个蟹笼)的帝王蟹捕捞,一天就上千吨渔获。但船长却告诉我,海参崴最大的帝王蟹捕捞并不是合法的捕蟹船,而是禁不完的非法船只,他们大小通吃还不分季节时令,每天都游弋在日本海沿岸,市面上看到3斤以下的帝王蟹,全部是非法捕捞而来。
参观当地最大的鱼类加工厂时,一名女工一边嘲笑我大惊小怪,一边说:工厂超过6成的鲟鱼都是非法捕捞的,市面上半卖半送的红鱼子酱基本查不到产地和日期,几乎都被当地人和游客消化掉,因为便宜,便宜到街头30克鱼籽的小吃只要20卢布(1.7元)。
原本还不太相信的我,与妮萨琳去体验猛犸象牙挖掘的路上,亲眼目睹了俄罗斯军队捣毁一家非法制作鲟鱼子酱的窝点,令人惋惜的是,这些被西方人奉为顶级美味的食材,就这么当场泼上汽油一把火烧了。
一个小伙子(好像不是军人)告诉妮萨琳,这些鲟鱼子酱都是当地人家庭作坊式操作,男人出海或在沿海河流布置陷阱,捕到鲟鱼后就地取出鱼籽再送到作坊清洗腌制,然后卖给“特定”的出口商,卖不完的才低价流入海参崴市场。
为啥禁不掉?因为一次非法捕捞的收入就有上百万卢布(小规模自己吃的不违法),除去人工和成本后的纯利润可达数万元人民币。这对于普遍三四千元月收入的海参崴人来说,绝对是一笔数额巨大的收入。
而对于打击非法捕捞的惩罚,俄联邦也是费尽了心思,从早期的收缴到罚款,再到严重的直接挨枪子,却始终无法杜绝此类现象。可想而知,海参崴的渔业资源有多么的丰富?
(纪实类旅游长文不好写,希望能得到您的关注,以及点赞、转发、收藏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