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每日检测3000份血液样本!丹麦奥尔堡大学医院自动血液分类检测系统投入使用
防疫机器人采购平台启动
机器人征战防疫一线!机器人大讲堂征集精选十余家优质防疫机器人应用深度报道持续进行中。特开设防疫机器人采购服务平台,针对医院、园区、社区、高校、酒店、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域,专业推荐高效的喷洒消毒、无人配送、体温监测等防疫机器人,邀请行业专家指导机器人顺利投入防疫,力争早日战胜疫情!欢迎有意采购交流的朋友查看网页底部海报获取平台链接。
导读
近日,丹麦奥尔堡大学医院将他们的血液分拣环节全部替换为了机器人操作,不仅使得他们的员工不用再做繁琐低效的工作,甚至还达到了每日可分类3000多份血液样本的超高效率。这样的自动化机器人如果能够大量投入使用,在类似于现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可是能够大展身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特殊的“白衣天使”~
近几个月来,新冠病毒以及其恐怖的速度席卷全球,各国都面临着医疗资源短缺、人手不足的情况,医务人员不堪重负。在这样紧张的局势下,如果能有一些机器人代替医生工作,将不仅能提高医疗效率,还能有效地保护医务人员。
虽然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机器人医生,但很多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在一些小环节中用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作了。例如丹麦奥尔堡大学医院,他们就利用一个小型的KUKA KR3机器人和一个中型的KUKA KR10机器人,研究出了一套自动血液分类检测系统。由于不同病例常常需要在不同的机器上检测分析患者的血液样本,因此需要对样本提前进行分类。该智能系统由四个模块组成,分别用于传送传输箱、传送架子、打开传输箱和样本分类,KUKA机器人可以直接安装在模块上。控制器放在操纵室里,在那里他们可以对模块做各种灵活的调整,从而使得该系统可以适应客户的不同需求。
据悉,每天会有3000多份血液样本被送到该部门进行检测,它们大都来自附近的医院。样本会放在一个带有RFID数据记录器的智能运输箱内,该芯片会从装车前到卸货后实时扫描箱内样本的温度并记录。当装有血液样本的传输箱被送入检测房间后,有一个RFID扫描仪会自动读取所有箱子上RFID芯片内的信息,以判断样本是否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着21°恒温。如果有样本温度异常,则需医务人员来人工判断该样本是否还能继续使用。
(RFID扫描仪)
对于质量完好的样本,首先由KR3机器人接收每一个传输箱。它会先打开箱子,此时系统会另用一个3D相机来检测样本是否都放置正确。确认正确后,KR3会将样本取出放在缓冲区,在这里KR10机器人会检查样本试管的盖子颜色,从而根据颜色将样本逐个分类放到两个不同的架子中,盖好箱子,等待后续进一步分析。
(KR3)
(KR10)
样本分类的这一步过去都是由医务人员纯人工操作,由他们的职员打开箱子,分类样本,再关上箱子,由此不断重复。这样的工作不仅内容枯燥乏味、非常耗时,而且对人的手腕还存在一定的隐性伤害。现在由机器取代这一工作后,不仅减轻了员工负担,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如果这一系统或者类似的其他自动化系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相信一定可以有效缓解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对我国来说,患者人数远超医务工作者的人数,省级重点医院更是人满为患,可以想见,自动化系统的引入将会很好的缓解这一压力。尤其是在现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用机器人取代人类去执行重复性的工作将会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的医务工作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