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之五十,上海轮渡

带着小朋友乘坐轮渡的时候,给小朋友简单介绍了上海轮渡的来历。

上了初中的小朋友都知道义和团运动。当时义和团的大师兄们声称有一种符水,喝了以后可以刀枪不入。清政府的国家级官员被请去,亲眼见证了奇迹,回去后绘声绘色地转述给最高领导慈禧太后,正好对西方国家的使节极度不满的慈禧,对所有的西方国家宣战,招致八国联军的进攻。

大概那种神奇的符水产量有限,在抵御八国联军的战斗中,没有任何人可以刀枪不入,原来奇迹只存在于传说中。很快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慈禧太后仓皇逃走,史称庚子事变,那一年是1900年,农历庚子年。

清政府只能派出李鸿章与八国联军谈判,于第二年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从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一年是1901年,农历辛丑年。为了侮辱全体中国人民,八个侵略者逼迫清政府赔偿4.5亿两白银,据说当时清政府统辖下的人口为4.5亿,相当于每个清国臣民赔偿1两白银。

拿到这笔赔款的侵略者,也不是全都揣到口袋里,像美国设置了庚子赔款基金,资助年轻一代的中国读书人去美国留学,当时中西方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差别巨大,留美学习之前,这些年轻学子先要在国内读一年预备班,这个预备班后来发展为清华大学。庚子赔款基金一直到1960年代、甚至更晚还存在,一直拨给台湾的清华大学。

另外比利时也有类似的庚款基金会,同样资助中国学生留学欧洲(比利时),从土山湾孤儿院走出来的张充仁就得到这个庚款基金会的资助,留学比利时皇家美院,成为一代雕塑大师。

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有一条涉及到黄浦江的疏浚。条约的第十一款的第二条是这样的:“现设立黄浦河道局经管整理改善水道各工所,派该局各员,均代中国及诸国保守在沪所有通商之利益。预估后二十年,该局各工及经管各费应每年支用海关银四十六万两,此数平分,半由中国国家付给,半由外国各干涉者出资。”

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帝国主义者逼迫清政府开放五口通商,上海便是五口之一,史称上海开埠。帝国主义的船只从吴淞口进入黄浦江,一直可以开到外滩。

随着开到外滩的船只越来越多,对黄浦江航道的要求也高了,但几十年下来,黄浦江下游河道反而淤塞得越来越严重,上海租界当局(工部局)一直要求上海地方政府疏浚黄浦江河道。数千年来,帝国政府的衙门只做二件事:审理案子、收税。只有像林则徐、海瑞这样青史留名的有为官员才会组织力量疏浚河道。而腐败无能的满清地方政府真不会做这种,所以一直拖着,敷衍了事,殖民当局拿这些地方官员也没有办法。

一直到签署《辛丑条约》时,殖民当局逮着机会,把这件事写进了条约中。1903年上海设立了浚浦局(疏浚黄浦江的局子),开始认真对待此事。其中一个措施是在吴淞口修建一道堤坝,使吴淞江汇入长江的河道变窄,流速不减,不再有河沙、淤泥沉积在吴淞口。这个方法和二千年前都江堰宝瓶口的设计是一样的。今天这道堤坝还在,依然在起着很大的作用。

吴淞口的束流堤坝

吴淞口距离市区很远,每天要把工程人员、设备、材料从市区运过去,那时候又没有高架、地铁,只能靠船运。浚浦局向租界工部局租了二艘小火轮,往返市区和吴淞口,市区的码头在今天南京路外滩对面的铜人码头。

老照片中的巴夏礼铜像和铜人码头

这个铜人是英国公使巴夏礼的铜像,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带着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后来火烧圆明园的那个巴夏礼。他长期担任英国政府驻上海公使,据说对上海租界初期的发展贡献很大,死后其他的殖民者为他竖立了铜像。当地老百姓都不知道这个外国佬是什么人物,把铜像叫做铜人,铜像前的码头(相当于今天的金陵东路轮渡站)叫铜人码头。这个铜像后来被拆除,不知道是什么时间,被什么人拆除的。

从辛丑条约中知道,浚浦局的资金来源于海关的关税,相当于公款,所以没有人操心这二艘小火轮和铜人码头的租金。

除了这个官方的浚浦局,当时在浦东还有一个民间组织的塘工善后局。那时候浦东算是穷乡僻壤,但有一批乡绅颇有眼光,决定开发浦东,组织这个塘工善后局。做的事情和浚浦局类似,也是疏浚清理浦东的一些河塘、土地,然后发展工商业。

和浚浦局一样,塘工善后局也要从市区向浦东运送人员设备材料,有样学样,他们也租了二条小火轮,可能每日往返多次。当时有人看到小火轮往返浦江二岸又快又安全又便捷,要求搭乘。这个局子不是公家的,而是民营的,资金都是靠募捐投资而来,对租金比较敏感。既然有人要搭乘,能行方便是可以的,但需要付钱。

几个月下来,管理小火轮的发现,乘客付的船钱远远超过了小火轮的租金,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1911年1月15日,塘工善后局正式开办自铜人码头至东沟的对江轮渡,是为黄浦江上轮渡的起点,也可能是整个中国轮渡、汽渡的滥觞。

浦江轮渡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曾经非常繁忙,如今慢慢趋于冷清,或许将来还会以另一种方式重新红火,谁知道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