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化学界巨子Buchwald顶刊报道吡咯合成新方法,下一个人名反应?期待中!

吡咯在合成化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活性分子中等。正是由于它的重要性,全球化学家们开发了众多合成它们的方法,像经典的Knorr,Barton-Zard,Hantzsch,Paal-Knorr,Van Leusen等等。

今天小编在浏览文献时,发现麻省理工大牛,钯催化C-N偶联奠基人的Buchwald在著名期刊JACS报道了氢化铜催化的多取代吡咯合成,使用的底物是烯炔。

最佳反应条件是:醋酸铜,DTBM-SEGPHOS作为配体,DMMS,于二氧六环中50度反应。DTBM-SEGPHOS配体和DTBM-SEGPHOS硅试剂分别对应下图结构。

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底物普适性。对于芳基取代的烯炔,该反应体系产率最高可达到88%。

对于烷基取代的烯炔,该催化体系同样适应性良好。产率最高可达到72%。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该反应体系可用于分子内的烯炔与腈的偶联反应,用于构建环状的吡咯衍生物。

该反应的反应机理见下图,醋酸铜,配体,硅烷原位形成催化物种I,剩下的部分小编就不赘述了。

这个反应会成为下一个人名反应么?欢迎大家后台讨论!

参考文献:J. Am. Chem. Soc., 2020, 10.1021/jacs.0c03859

有机合成路线

做一个有用有料有情怀的公众号

很赞的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