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佛派众神仙来说,如来的“三藏真经”有何奇妙之处?

(博士论西游第六七一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01)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由于“三藏真经”中包含相当一部分“小乘教法”经卷,因此,观音直接将“三藏真经”命名为“大乘教法”,而将原来流行的经卷贬之为“小乘教法”,这种对佛法的区分方法,是非常不合适的。

不过,本人认为,观音对佛法的划分并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擅自行动,应该是在如来的授意之下,才在东土大唐君臣面前当众宣布的。也就是说,如来让观音将“三藏真经”抬升为“大乘教法”,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他的第一个考虑就是想借此来巩固自己现在佛派掌门人位置。

如来取代燃灯的过去佛派掌门人位置,成为了现在佛派的掌门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成为一个派别的掌门人,并保持住掌门人的位置,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为何别人要拥护和追随你?那是你要让别人感到值得追随。要么满足追随者的物质需求,要么满足追随者的精神需求,而追随者的两种需求都能满足,则是再好不过的了!

对于佛派众神仙的物质需求,如来还是有能力进行满足的,那是因为他有一个宝盆,该盆有一个特殊的功能,那就是,过一段时间就会自动生出“百样花,千般异果”,然后,他“着阿傩捧走,着迦叶布散”,对于如来的慷慨行为,“大众感激”,为了得到奇花异果这些物质方面的享受,佛派众神仙就会对如来产生在一定依赖感。

然而,仅靠如来不定期地召开“盂兰盆会”,与他们分享宝盆中的奇花异果,对于佛派众神仙来说,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们日常的吃、穿、住、行,需要大量物资对此进行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从凡间信众那里得到供奉,更是佛派众神仙毕生追求,即使地位也是掌门人的如来,他对此也毫不避讳。如来为说服大鹏金翅雕做他的护法,他就告诉这位以人肉为食的妖怪,“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而所谓的“好事”,其实就是凡间信众对佛派神仙的供奉。

不过,信众对神仙进行供奉,那也不是无代价的,而是需要神仙满足他们的需求的,比如,悟空变成二郎神来到灌江口,进入二郎神的庙内“点看香火”,就发现了“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即使还是凡身的唐僧,吃了刘伯钦母亲布施的斋饭,也要为其念几卷经书,超度其父“上中华富地长者家去托生”。

而佛派所创作和持有的经卷,就有满足凡间信众需求,从而得到物质供奉的功能,特别是如来的“三藏真经”,在这方面的效果更加明显,“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

既然经书拥有得到持续供奉的功能,为了满足佛派众神仙的物质需求,如来当然要利用自身的创作能力,来创制“三藏真经”并传授给众神仙,以得到他们的支持,达到巩固自己的现在佛派掌门人的地位的目的。

当然,佛派众神仙并不只有物质方面的需求,精神需求才是他们需求的主要方面,他们不仅要“普阅周天之事”,还要“遍识周天之物”,更要“广会周天之种类”,但是“周天之大”,他们如何识得,即使如“神通广大”的观音,也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为了满足佛派众神仙参透万物之理的精神追求,如来更是要创作和编制出“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的“三藏真经”,通过丰富佛派众神仙的精神生活,成为他们精神方面的导师和偶像,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现在佛派掌门人的位置。

能带来物质财富,可丰富精神生活,这就是“三藏真经”的奇妙之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