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麗丨新輯毛奇齡佚文佚詩考釋

新輯毛奇齡佚文佚詩考釋[1]

胡春麗

胡春麗(1976 - ),女,河南洛陽人。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復旦大學出版社編審。研究方向:中國經學史、歷史文獻學、清代學術史。出版專著《汪懋麟年譜》。

【摘要】 清刻本《西河合集》是收錄毛奇齡著作最完備的集子。因毛奇齡所作詩文甚多,散在集外的作品仍有不少,今從別集、總集、家譜等各類文獻中,共輯得序4篇、詩5篇,並對詩文中所涉人物、史實加以說明和考證。

【關鍵詞】毛奇齡  佚文  佚詩   輯考

毛奇齡(1623—1713),又名甡,字大可,又字齊于,號西河,浙江蕭山人。生平著述浩富。《西河合集》是收錄毛奇齡著作著作最完備的集子,初刻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分《經集》《文集》兩部分,“凡經集五函,合51種,共236卷。文集五函,合66種,共257卷。”共493卷。除《西河合集》外,另有《四書正事括略》《四書改錯》《古今通韻》《毛西河論定西廂記》諸書單行。

近年來,筆者在整理《毛奇齡全集》及撰寫《毛奇齡年譜》過程中,陸續發現了一些毛奇齡的佚詩佚文,先後撰有《毛奇齡佚文佚詩輯考》(《文津學志》第七輯,2014年8月)、《毛奇齡佚文佚詩續考》(《玉溪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6期)、《毛奇齡佚文考釋》(《古籍研究》總第68卷,2018年12月)、《新輯毛奇齡佚作考釋》(《薪火學刊》第六輯)。近日,筆者從別集、總集、家譜等各類文獻中,又輯得序4篇、詩5篇,並對詩文中所涉人物、史實加以說明和考釋,以供研究者參考。

一、饑鳯集詩稿序

詩者,性情之發也,性情溫柔敦厚,詩必纏綿蘊藉。為之者取其宣己之堙,導己之鬰,而聞之者亦足以興感其善心,懲創其逸志。故《三百篇》之草、蠱、雨、雪,凡出諸勞人、思婦之謳吟者,無不令後世佩誦之,不過欲興、觀、群、怨之旨由忠孝而歸於爾雅,各得其可以而已也。是則《詩》之為教也,慨自王室已東,風變為雅,雅變為騷,而《詩》遂亡。嗟夫!此非《詩》之亡也,《詩》之為教先亡也。蓋必上有《關雎》《麟趾》之篇,下自有《桃夭》《芣苢》之什。國朝自鼎命以來,定郊廟之樂章,錫臣工之燕享,凡諸篇什,堂皇美備,而海內之沐浴《詩》教者,歷有年矣。

於是有南施、北宋、新城、東塘諸君子起而以應其昌明,猗歟盛哉,何聲教之隆也!余向在史館之暇,得吾友王浴日謂其門下得士,彼時即耳熱蘇倫五之名,而未班荊也。迨後桑榆景迫,乞歸休沐,始與倫五會於西湖之上。急索其詩,僅出數十首。誦之,泠泠然,疑非人世間音韻。是夜,再三誦之,心若自慶其有遭,然至把臂談心,始知倫五雖出南施、北宋之後,曾游王新城之門,與孔東塘之往返。其為人則恥浮名,務實學,雖受諸君子之賞識,惟是鍵户潛修,故世未獲睹威鳳之一羽、文豹之一斑也。即欲謀梓,倫五曰:“俟刪訂成帙,然後請焉。”後遂買舟南歸太末矣!別數年來,良朋契闊,節序遷流,而余一頹老之人,何時再得泛舫於清波之上、分題於紅燭之前哉?噫嘻,憊矣!適太末人來札云:“今刻詩稿《飲鳳集》十六卷,丐序。”予顧曰:凡學者以善而友一鄉、一國以及天下,等而上之,又可接論古人,豈但予與新城、東塘得與交遊,而始為之廣益耶?吾謂施、宋雖在倫五之前,其得以尚論者,無不共相浸淫乎《詩》教之中,即如春風扇物,茁然以興,孰肯自廢於發育之外者乎?蓋其漸被于王風之澤者深也!

讀是詩者,知其典正精醇,迨右丞也;韶秀疏越,孟襄陽也。悱惻不減於杜陵,豔麗大過於義山。或有時用其平易瑣屑之意,皆有漢魏六朝之致,而非拘守長慶、管見劍南之所可託也。愷摯以貫為忠孝,博雅以致其溫文,和而不私,怨而不怒,得失事物之引證興感,皆於詩乎見之。是則倫五之詩,纏綿蘊藉,皆其性情溫柔敦厚也,豈非望治者之所願見哉!為我告採風諸君子,文教且洋溢,天下且太平,兆於是詩矣!

按,此文載蘇春《饑鳯集詩稿》卷首,約作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同治)廣信府志》卷十一之一:“《饑鳳集》,上饒蘇春著。”光緒《江西通志》卷一百五十九:“蘇春,字倫五,上饒人。其先世閩人。春幼工詩善書,入都,游尚書王士禛之門,所業益進。嘗為《詠猨》詩,士禛歎為仙才,諸徵士多與交。所作《饑鳯集詩稿》十六卷,蕭山毛奇齡序之。試京兆,被放,飄然歸,徜徉山水間。”康熙四十年(1701),蘇春游杭州,旋往寧波,有詩留別毛奇齡,見蘇春《饑鳳集》卷六辛巳稿《將往甬東留別太史毛大可先生》。四十二年(1703),蘇春有詩寄毛奇齡,兼索《唐人試帖》,毛奇齡有答詩。見蘇春《饑鳳集》卷八癸未稿《柬毛太史大可兼索唐人試帖》。蘇春《饑鳯集詩稿》刻於康熙四十二年,毛序約作於本年。書藏國家圖書館。

二、志姜堂贈言冊序

予邑饒節婦,而其最著者,一徐司訓妻李氏,一周成吾先生德配徐太君,即今所稱“志姜堂”者。兩家皆前朝著聲相傳,靖、曆間,接踵而起,嵬然若泰華之相對峙,曰徐節婦、周節婦云。北里巷所稱,若記傳,例稱母姓,見予“書辨”卷。予入史館,撰《明史》紀、傳,已于嘉靖十四年傳節婦李氏,因之求徐太君名,自隆慶至萬曆,遍查實錄,不可得。

周石公先生者,太君之懸孫也。由學士出轉補太常卿,後進通政司使。予以同館後進,造其第諮之。先生曰:“此先節之所以為不可及也。先節幼知書,能文章,嘗痛先高訣別時,不立影幛,每執筆,仿佛必不得似。忽瞑坐,見先高來,信手圖之,而生平宛然,因題二詩於其端。其詞甚哀,爾乃遠近聞之,爭相傳寫,且有踵其韻以來贈者。先節大悔恨,廢筆墨焉。若夫題旌,則臺史、部使旌門者屢矣,每欲請于廷,而哀辭之。嘗曰:“是吾以身市名也。《詩》云‘不諒人’,此不諒矣,吾之死矢矣。”以故九旌門而不敢請,然而名者實之賓,實在而名卒歸之,世之投贈者溢方幅焉。

兄子鼎泰字子絃,係文伯先生喆嗣。已彙成一冊,藏于家。“他日,先生歸,為我序諸?”而曰:“然。”今歸來有年,特過子絃,索其冊,且拜且讀,曰:於乎,有大節如是而名不彰,非天道矣!天監其實而人予以名,遏之而愈顯,抑之而倍揚,閭里稱之,遠近從而響應之。沃洲冢宰題其堂,嘉禾翰林記其事,臨安觀察銘其墓。凡浙之東西,江之南北,上自相國,下逮韋布,一時能挈筆者,無不會萃於斯冊,淵乎盛哉!以視予傳李,寥寥片竹間,相距何等?然則太君超然矣!予嘗較兩節,李苦于奔喪而不苦于侍疾,太君侍瘵已三載,而瘵變為瘍,首痛刺骨,鼻毒穢臭達外,爾乃以體藉首、以口吸鼻者越一年;李艱于撫孤而不艱于養老,太君撫孤外,日役十指,市肥甘進饍,亦已苦矣,然猶以贅家故,隔巷寒暖,不切數數請迎養,而未之許。太君曰:“得毋翁老髪禿與?”乃薰絲作假髩,覆以為巾,翁照而忻然就之。讀傳至此,雖進節于孝,而又何媿焉!康熙庚寅嘉平月,邑後學史官毛奇齡秋晴氏拜題并書,時年八十有八。

按,此文載魯燮光編《蕭山叢書》“周節婦志姜詩遺跡序”卷首,作於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冬。民國《蕭山縣志稿》卷十九:“魯燮光,字瑤仙,晚號卓叟。原籍山陰,其先世自清初來蕭山,居西河下。燮光以廩貢生選授慈溪訓導,俸滿,保陞知縣,歷署山西和順等縣令,光緒時,晉省存饑,辦賑頗力,巡撫李秉衡大器之。性好學,手不釋卷,初選輯《永興集》一百數十卷,遭亂殘缺。晚年著《蕭山儒學志》八卷、《湘湖水利志》四卷、《西河志》一卷,均未刻。在山西著有《山右訪碑錄》一卷。重游泮水,壽九十餘。”[2]魯燮光《蕭山叢書》共收書十一種,除王思任尺牘選本為明人著作外,其餘十種均為清人所著,而魯燮光所著達八種。各書著者均為蕭山人,於研究蕭山文獻,較有助益。書藏國家圖書館。

三、念佛鏡序

智朗師少年跳出火炕,苦行焚修。久之,心境了徹,悟透無上妙果,住持鳳山聖果禪寺,口受千人禮拜。朗師苦之,脫去衣缽,丘靜東皋天華院,暮鼓晨鐘,不入世法。偶覽《念佛鏡》一卷,矍然起曰:“眾生沉淪孽海久矣,非此,不足普度迷津。”乃急募金重梓,而乞余數言弁首。

余惟阿彌陀佛聲遍十方,蚤夜捧持,尋聲救苦,假而信受奉行,便是當頭棒喝,任他說法開壇,不免野狐夢囈。雖或口稱名號,僅識五種、四種法門,而信心弗退。即不往生極樂國,亦可不墮諸惡趣,而無如世人,皆習焉不覺也。雖然念從心,心即是佛,茍能念念存佛,即能時時見佛。若是佛口蛇心,毋論一日七日,縱千日萬日,舌敝耳聾,口頭禪耳,終無用處。朗師破除色相者,倘首肯余言,余更為朗師普勸大眾,曰:“真實起信,一心念佛。”己未召試博學宏詞纂修明史實錄乙丑會試同考官分領十八房考翰林院檢討毛奇齡撰。

按,此文載釋道鏡、釋善道輯《念佛鏡》(光緒刻本)卷首。周叔迦《釋家藝文提要》:“《念佛鏡》二卷,唐釋道鏡、善道共集。二人事蹟不詳。卷端有宋楊傑序,末附善道臨終正念文,明釋如賢序及蓮池大師竹窗二筆評語一則。文凡十一門。”[3]康熙間,智朗禪師重刻《念佛鏡》,毛奇齡為作序。

四、蕭山陳氏宗譜序

余自丁卯歸里後,杜門謝客。內叔大生持家譜問余敘,余曰:“諾。”然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作史易,修史難,作譜易,修譜難,何言之?作史者載一朝人物政事,大書特書,大都得之歷朝實錄,而斟酌損益之。獨修史則世遠年湮,事跡隱晦,而稗官野乘,又皆雜出不經,非有高古今之識、擅論斷之才者,不能訂訛正偽,垂為信史。余向在館,與同列諸君言之詳矣!彼作譜之與修譜,何獨不然?譜之作,由身而上,則為高、曾、祖、考;身而下,則為子、孫、曾、玄;由身而左右之,則為期、功、緦、免。因而纂其世系,遞其行列,詳其生娶卒葬,耳目見聞之際,班班可考。若修譜不時舉,歷數十百年之後,子孫不能道其一二,欲假手於賢豪者紛餙而潤澤之,恐不足以道揚祖德,傳信將來,為宗黨光,則修與不修等耳。矧陳氏譜之作與修為俱難者乎?幸克祥公草創於前,濟吾公慎修於後,其苦心無容余贅,細閱之,而知其用意。潁川後綿綿瓜瓞,彪炳史冊,不可勝紀。而概從略者,夫亦欲傳信將來,不敢以耳目不逮者憑虛臆斷也。

孔子刪《書》,斷自唐、虞,未嘗謂帝王世系自唐、虞始。此陳氏宗譜所以斷自居蕭之福一公始,而不及文範公也。難之,故慎之;慎之,故略之也。陳氏子孫由所尊而益敬其所尊,則不特文範公為居杭之祖。追而遠之,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滿於陳,實為得姓受氏之祖也。木有本而水有源,何獨陳氏為然哉!則是譜之父子、昭穆、生卒、配偶,井乎其有條,秩乎其不紊,考核精當,世系瞭然,誠信譜也。敢以是為陳氏重,并為後之修譜者望云爾。

康熙二十七年冬十月吉旦,賜博學鴻儒科進士授翰林院檢討國史館纂修編撰明史乙丑會試同考官門壻毛奇齡拜撰。

按,此文载《萧山长浜陈氏宗谱》卷首,作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初冬。文末署“門壻毛奇齡”,據毛黼亭《蕭山毛氏宗譜》卷四《大房世系紀》:“(奇齡)配邑庠生陳于仁女,誥封恭人。”知毛奇龄为陈氏婿。

五、武進惲仲升過話

熟食春前近,扁舟江上來。烏啼木客冢,雨過越王臺。畏路行何慮,空樽語易哀。函關天棧杳,使汝戀蒿萊。

按,此詩載阮元《兩浙輶軒録》卷六“毛奇齡”條中。《(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二十六:“惲日初,字仲升。崇禎癸酉副榜。方正有氣節,與張瑋善。又從劉宗周游,學益粹。上守邊十策,不報。載書三千卷,隱天台山中。遭亂,崎嶇閩越。後歸里,偕同志講學道南書院。尤長於《易》,學者稱遜菴先生。”[4]惲日初游越,過訪毛奇齡,毛奇齡作詩贈之。

六、送姚江黃晦木之三吳

酥雨暗孤城,春山繞落英。涉江懷楚頌,對酒恨秦箏。檇李程難定,姑蘇草正生。蘆中人不見,瀨上漫經行。

按,此詩載阮元《兩浙輶軒録》卷六“毛奇齡”條中。《(光緒)餘姚縣志》卷二十三:“黃宗炎,字晦木。尊素仲子。明崇禎中貢生。學術與兄宗羲等,而奡岸幾過之。”[5]黃宗炎之江蘇,毛奇齡作詩送之。

七、無題

自別宗藩久,經今歲月賒。聞君新築苑,買地近村家。背郭千門遠,沿城一徑斜。桂山原有樹,蘭阪自生花。客至抽金簡,仙來養玉芽。遙山藍染嶂,□水碧沉紗。几列先王鼎,門停貴主車。曠如容廣莫,澹可洗鉛華。五里收重霧,三年望落霞。梁王歸雪苑,賈誼去長沙。託愛逾前此,相知喚上耶。願隨春色到,馬上寄新茶。

按,此詩載博爾都《素心集》“東皋唱和詩”中,約作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詩係博尔都原倡,毛奇齡和其原韻。趙爾巽《清史稿》卷四八四《文苑》一:“博爾都,字問亭,號東皋漁父。恪僖公拔都海子。蘊端從弟。封輔國將軍。有《問亭詩集》。”楊鍾羲《雪橋詩話》卷三:“博問亭,別號東皋漁父,輔國恪僖公拔都海子,襲封輔國將軍。有《問亭詩集》《白燕棲草》。所居東皋,有楓莊、爽園,刳竹引泉,結亭種樹,與大可、阮亭、鈍翁、愚山、其年、梁汾、耦長攤書繞座,具醴留詩。”毛奇齡官京師期間,與博爾都多有詩歌唱酬[6]。康熙十八年(1679),博爾都招毛奇齡等飲爽園,見博爾都《問亭詩集》卷二《雨後招毛大可梅偶(耦)長邵培風集爽園分得時字》。十九年(1680),博爾都與毛奇齡屢有詩往返唱和,見博爾都《問亭詩集》卷二《雨中寄毛十九大可》、毛奇齡《西河合集·七言律詩六·奉和宗藩博爾都雨中見懷原韻》和《七言絶句五·春詞四首和覺羅博公所貽原韻》。二十年(1681)春,博爾都送祖母櫬歸遼陽,有詩留別毛奇齡,毛奇齡和韻為之送行,見毛奇齡《西河合集·七言律詩八·奉送覺羅博問亭歸滿洲和其留别原韻》。二十五年(1686),毛奇齡還里,博爾都作詩送之,見博爾都《問亭詩集》卷三《送毛大可南歸王咸中北遊》。

八、無題

雲母牕高度日遲,相逢剛值攏頭時。梁泥不貼雙飛燕,園樹空栽連理枝。繡被覆床安綠綺,銀缾墜井絓青絲。曉屏殘蠟無多淚,一任東風顛倒次。

但銜梅實嚥芳津,羞向平康取告身。收盡瓌玫仍是夢,畫成蛺蝶豈當真?焚香不記前生事,對鏡難看背面人。莫扯壞簾釘上絮,當年曾把粉來勻。

慢疉江螺綰髻鬟,飲牛河畔隔前灣。來時秪覺日復日,去後劇憐山上山。天外飛鴻容易斷,月中種樹好難攀。仙丸九轉無停待,誰道丹砂可住顏?

西行烏兔又東生,時聽鳴禽有變更。枉結同心垂鳳帶,誰銜雙舌炙鵝笙?巷深袛覺車輪遠,廊響翻疑步屧輕。怪底金梭成懶度,兩頭拋擲總牽情。

深憐才子病中軀,滅燭粧樓影漸無。歌入怨時憑宛轉,志當決處且踟躕。環垂碧玉何人解,梯滑黃金有婢扶。不為識聲頻喚去,夜深無事慢嗟呼。

金箱不刷暗塵昏,夙昔相期總勿論。年到蘇家方是小,才如主簿詎嫌繁。看銷幾載懷中字,望斷三生石上魂。嫁得相如猶白首,有錢安用買《長門》?

纔見春來又復秋,布帆開去有時收。舞場舊到看垂手,樂府新翻嬾缷頭。仙子洞中皆閬石,美人花下即羅浮。何年重返蓬山去,長貯金銀十二樓。

但向金房戀舊恩,何須倩女又離魂。鴛鴦枕在寧無意,桃李蹊成豈待言?石住口邊含北闕,花生足下任東昏。莬絲只向長松抱,萬葉千條總一根。

按,此詩載索芬《晴雲書屋唱和詩》“無題”詩後。索芬作《無題》詩,毛奇齡和其原韻。索芬生平不詳,據楊鍾羲《雪橋詩話三集》卷三:“素庵太僕索芬性愛竹,其友黃尊古自江南買竹數千竿,以船載入京師。王石谷為作《載竹圖》卷。時為康熙戊寅四月。”知索芬字素庵,官太僕寺卿。毛奇齡不僅與索芬作詩唱和,還為索芬《晴雲集》作序,毛奇齡《西河合集·序二十六·索太僕晴雲集序》:“猶子季蓮以偕計赴都,與太僕索君飲酒賦詩,把臂金臺間。攜其所著《無題》詩若干篇,歸以示人。……今予僦錢湖,而太僕乃遠貽以詩,緘其所藏稿而屬題其端。”卷中除毛奇齡和詩外,另有吳沐、毛遠公等和詩。

九、答蘇春見寄原韻[7]

解組非不早,落托歸錢湖。歡樂能幾何,歲月忽已徂。懷人在天末,一望空平蕪。

楚國好巴吟,斯世失大雅。何期冰雪交,投來自鄴下。三反三覆間,誰當我知者?

良朋久不見,園樹生棠梨。探懷有遺鯉,欲贈無將離。側身望滄洲,媿此金錯貽。

按,此詩載蘇春《饑鳳集詩稿》卷八癸未稿《柬毛太史大可兼索唐人試帖》詩後,作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係毛奇齡答蘇春所寄詩。蘇春生平見前毛奇齡《饑鳳集詩稿序》後按語,茲不贅述。


[1]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毛奇齡年譜”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批准號:17FZS035。

[2]魯燮光:《蕭山叢書》,民國二十四年刻本。

[3]周叔迦:《釋家藝文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594頁。

[4]《(光緒)武進陽湖縣志》,清光緖五年刻本。

[5]《(光緒)餘姚縣志》,清光緒二十五年刻本。

[6]毛奇齡《西河合集·序三十二·東皋詩集序》:“嘗從施侍讀愚山、汪編修鈍翁、陳檢討其年輩,與東皋主人唱和,每唱輒自愧不及。”

[7]原詩無題,题名係筆者所加。

注:本文发表于《新经学》第六辑(邓秉元主编,2020年10月),此据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胡春丽老师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