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面的记录的那些史前超级文明!

2018-09-24 17:41 来源:民艺坊

山海经是一本记录较全的博物志,相传是在大禹治水时,一边治水一边进行勘探记录下来,现代有研究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首先大家要明白,成书于何时不代表内容形成于何时,就比如说弟子规成书于清代,但内容却是对论语的解读,弟子规的思想是在论语的时代成熟的,同样,以山海经成书战国时期,书中内容与战国地理完全无从找起,所以其内容不可能由战国时期形成只是在战国时期将过去成熟的内容加以编辑成书而已。笔者比较认同十万昆仑的见解,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山川,海洋,这些与现代的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合的,因为山海经里的海到现代有可能是盆地,并非是我们意义上的海,就如前人所言,其山海图像牛型,和现在的地理环境有千差万别。

山海经的成书,就笔者看来并不是一次性成书的,大禹曾招开几次大会,禹时期自己有文字存在,(这个官科是不承认的,因为承认了就否定了他们的地位),所以山经这部分记录非常详细,具备距离数据和具体生物都有详细的描述,而海经就语焉不详,只讲了一些方位,描述也很简单,笔者认为海经这部分是测绘时代不同或由其他部族的人带过来的,也许其他部族并没有文字,可能是以音或以图来表示。或者由大禹时期整理的。

因为大禹治水并不是只有大禹这一族之人,而是 《国语·鲁语下》记载:“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也就是禹与多个部族一起联手治水,治水后禹的威望成为天下共主,在这个时代各地部族将自己的领地的博物志和历史传说见闻一并上供。最后汇总这些材料后,禹铸九鼎,绘山海图于鼎上。伯益则根据山海图描述写成山海经。

山海经里唯一记载已出土认证的文明就是三星堆,其海外东经里一共记录了十几个国家,而中段记录是这么写的,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这与三星堆青铜大树几乎就是最为直接的描述了,这一点海内外各个专家都不否认,这整个海外东经里,并不复杂,而且也没有什么玄奇,大都是对所处的国家挨个描述,由西向东一直描述到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最为难理解在于乘两龙,有可能是训化的两头大蜥蜴,两头大恐龙,或者其乘车上雕刻着两龙头,还有一种可能,龙要么在天要么在水,乘两龙可能是对一种高科技飞行器或舰船的描写。唯一其中有两句似乎是人为插进去的,第一句:“【长差】丘,爰有遗玉、青马、视肉、杨柳、甘华。甘果所生,在东海。两山夹丘,上有树木。一曰嗟丘。一曰百果所在,在尧葬东。大人国在其北,为人大,坐而削船。一曰在【长差】丘北。”

有没有发现这最后一句是否画蛇添足,这说明是当时对多种记录的一种汇总较正,也就是不同的资料的汇编,在原有记录的基础上加入自己所考证的内容,不过这第一句话由此断定,海外东经起始点在尧葬东,也就是尧葬在长差丘的西边。第二句话,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阳北。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从行文上看,帝命竖亥明显是上下不搭,明显是添加进去的,这个添加会让人错误的认为这些记录是由禹时期开始的,但实际行文上写得很明确,一种说法是帝命,另一种说法才是禹令,也就是帝和禹是两个人,那么这段记录有可能来自禹时期,也有可能来自比禹更高的帝时期,如果是禹时期为什么只描写了方位和步,却和山经里描写的里不同呢?

十万昆仑考证,这里的步就是步弓,但无论怎么讲,上古之人用步在前,用里在后,海内经形成应该绝对晚于海外经,而且海内经是哪处到哪处多少里都记录得详实,而海外东经里却只插了一句,自东极到西极总共多少步,两者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如果扶桑就是青铜树,而汤谷则应该就是四川盆地,那么问题来了,以海外东经的记载方位来看,是由西向东描述的,也就是其方位中心点应该是四川盆地往西还隔着一个东海。那么这个帝,绝对不是中原文明,也绝对不是本土文明,这段地理志是这样描述的,“ 海外自东南陬至东北陬者。”

这个方向上看,成都汤谷在其中间,以成都的西北方去寻找,就是青海,再往西北你会发现,文中帝的所处之地应该在甘肃北部或西藏北部或亲疆南部的区域,甚至是西藏,那么古青海湖就是文中的东海,海外东经就是由云南大理开始朝东北方向一直写到近中原地区河南的记录,受东方句芒神的管辖。

那么尧应该是死在云南境内, 禹的父亲鲧封地在四川,所以行文中的帝以青海湖以西为中心,所以并非是禹,多半可能是指伏羲,黄帝或尧帝。 如果黄帝时期就已有扶桑木,也就是已有三星堆文明存在,而且地域来讲,就只有一种可能三星堆就是炎帝建立的国家,同时也一切印证都合理了。

一,炎帝以鸟为图腾,金沙发现太阳神鸟图腾,现在凤凰卫视的图标。

二,现在居于藏地,西川,云南的少数民族,包括藏人,彝族,羌族,苗族都是炎帝部族不肯归降黄帝而逃散的族人,炎帝族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四川盆地。

三,三星堆鸟文和古彝文百分之九十相近,而且从其文字来看,三星堆鸟文还更早于古彝文,那么可以推测三星堆文明是早于炎黄大战的。

那么三星堆还是官科们定的商晚期吗?笔者就呵呵了,这一点上与十万昆仑考证是一致的,三星堆文明成熟时期就是炎帝文明成熟时期。就算不理会可能是插入的两句,就凭汤谷那段,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这段明确记载,居水中,代表当时的成都地区应该是多水之地,这也是符合五六千年前的地理环境,远远早于大禹治水。然而,上述按照专家理解进行的推断还是有很大的漏洞,并不是笔者不相信专家们的话,而是不小心找出了一些漏洞,接下来,笔者根据这两个漏洞进行新的推论。

1,如果记录者当时看见的就是青铜树,以三星堆文明的标准不可能不记录其国,黑齿国都有记录,为什么汤谷仅记录居水中有大木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2,其中最神秘也是最无解的四个字,十日所浴,浴就是泡澡,也就是十日在水里面泡着,但是在水里泡着又怎么知道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呢?

由此看来,山海经里描述的并不是三星堆青铜神树,而是历史上真正的大木,三星堆的青铜树也仅仅是看到同样的大木进行的祭祀图腾,那么为什么要以大木作为图腾呢?因为大木有神奇,这里笔者推断是这样的。经中所记是十日,而青铜树上是十鸟,可以说就是金乌,古人将天空发光之物统称日,那么发光的鸟就是一种远古高科技飞行器。各位:研读山海经,会有快感,感觉史前文明和历史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整个人类文明之迷,上古大神,金字塔,上古科技,全部都能得到解答。

笔者庆幸自己是中国人,是华夏后代,因为华夏人就是神选之民,其他种族,都是为了促进华夏人进步的培练,当华夏文明再次统治天下之时,就是上古大神再次降临之时。否则,为什么全世界的文明里,除了华夏,再没有第二部山海经呢,欢迎大家一起探讨,虽然这次行文里,有不少也是笔者的推测,但是从大的方向上看,笔者是有证据的。可以想象在汤谷那个地方,人类围着这个地方居住,但其当地并没有国家,而是一个远地方就能看清的巨大的似乎能通向上天的木型建筑物,这个建筑物在水中,由水中升上来,伸出停机坪,最上面有一个巨大的发光物,似雷达之类,这就是一日居其上,而下面由九个发光的鸟形飞行器,这就是九日居其下,由水中升出,这就是十日所浴。

聚居在其周围的炎帝族群,将这个大木当成是神木,除昆仑之外能够通天的地方,所以按其所见建成青铜神树进行祭祀。而这个大木有一个神来管理,这个神就是东方句芒,整个海外东经的区域都由这个东方句芒来管理统领着。关于这个神的描述在山海经里并不孤独,人面鸟身,有可能是乘坐的鸟型飞形器,有人居在飞形器内,这就人面鸟身,飞行时下有两条尾焰,猜测就是所谓乘两龙。而这个十日和句芒为什么后面没有了呢?看看另一个记载: 《淮南子·本经训》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因为被射了,在太皞时期看见的这个大木,这个神统领的地域并没有什么不妥,而且这些飞行器应该一次只飞出去一只,但是到尧的时候,有可能发生了内乱,也可能是受到外来的攻击,神仙打架百姓遭殃,飞行器之间的攻击掉在地上,形成了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于是人类背叛了句芒,用导弹将天上十多个飞行器全都打掉了。因此东方句芒也就此消灭了。也就是说,有大木,十日,绝对是尧之前,由黄帝时期甚至于太皞伏羲时期记录,那时神族和人类聚居一起,神有神的形态作用,人有人类的族群首领,同时生活在一起,神就是远古超级文明,而人类就是当时的原始落后文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