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重:人是半神半兽半魔鬼的东西
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争论,其实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即使男女老少都会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也难免有人不认同这个理论。他们觉得荀子的“性恶论”才是人性的真谛,正因为人性有转化成恶的可能,才会让我们觉得“真善美”如此可贵。
不过正是因为对于人性的争论从未分出个高低上下、才会出现各种“奇谈怪论”,例如经济学家王福重就认为,人是一种半神、半兽、半魔鬼的“东西”。
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王福重,经济学家,北大博士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但当然他最为出名的并不是他的经济学观点,而是一些被许多人认为是“哗众取宠”的观点。
有一部分人认为,王福重是一个什么话题有争议、什么话题能吸引关注焦点就讲什么话题的人,例如,他曾引经据典地指出,他说“人是一种半神、半兽、半魔鬼的东西”。
在一次采访中,王福重引用了《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人富而仁义附焉”,并解释称这一段是说“人有钱了,仁义自然会归附”,就如同水深了自然就会有鱼群生存、山林深了就肯定会有老虎等野兽出没一样。
王福重就此展开表示,这就叫作“穷生奸计、富长良心”。比方说人穷了就肯定要干坏事,假如人穷到活不下去了,那就会去偷盗、抢劫,所以才叫做“穷凶极恶”,可能就是没有人比这个更恶了。
而人富裕了之后就会向善,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半神、半兽、半魔鬼的,人性中原本就有“兽”的一面、有“魔鬼”的一面,在极端情况下,人性的恶是非常可怕的。
因而我们才有了引人向善的道德标准和文学作品,鼓励人们向善而行、抑制自己的恶行。当人富裕了之后、自己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之后,他的嫉妒之心就会得到消减、愤恨之心就会减少,就会变得更加富有善心。
王福重表示,当人穷的时候,他就很难有什么有什么善心善举,因为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即使想做一些善举也是有心无力。
比如一旦发生了天灾人祸,大家总会举行一些筹款活动,而在这类活动中,捐款多的必定是那些富裕的人,富人捐出更多钱财或物资,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最后,王福重还总结道,当人有钱了,就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他会希望别人夸赞他,那么他的善心就会被激发出来,他就会为此去帮助更多的人。
他说,当你和穷人交朋友的时候,多是你请对方吃饭,而与富人交朋友,你则会成为“被请”的那一方,那样自然大家都愿意和富人交朋友。
即使他只是为了面子、名声或者其他的价值因素才愿意付出,但这依旧是人富裕了之后才会考虑的问题,因为当人穷的时候,考虑的问题只有一个:活下去。
哗众取宠,炒作自身?
王福重这个观点一经提出,无疑是遭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和反对。
毕竟善举并不只是捐出钱财或者是请客吃饭,不管是处于贫困还是经历苦难的人都会做出大义之举,例如徒手爬楼去救被吊在窗外的小孩的电脑安装工,例如收入微薄却依旧拿出自己全部存款想要捐给抗疫前线的老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人性的闪光点,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善。
因而,人们认为王福重此举仅仅是为了炒作自己。
许多人认为,实际上王福重根本不能算是一个经济学家,他更像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媒体人,什么容易引发争议就说什么,他的所作所为很明显只是为了搏出名。
毕竟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做,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有网友指出,他所提出的某些经济学观点固然正确 ,但他的理解都是形而上的,他总是脱离实际来谈论经济学,提出一些看似正确但实际上并能应用的观点。
例如他宣扬价格万能。在经济学理论上,价格当然是万能的,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真的能这么操作吗?
例如王福重认为停车价格太便宜,因而提高停车费、让停不起的人别停车,就能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例如他还认为火车票太便宜,因而提高票价、让买不起火车票的人别坐火车,那就可以解决火车票难买的问题。
这个操作在逻辑上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我们在实践中能这样应用吗?显然是不能的。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逻辑并不能用来检验真理。
从他对于经济学的理解和宣扬来看,我们似乎隐约也能看到一个为了搏出位而故意说一些引起争论的观点的媒体人形象,套用娱乐圈的话来说,“黑红”也是“红”。
因而,我们看出,其实他对于《史记》的理解同样存在着形而上的一面。
即使我们承认司马迁的观点受到了时代的局限,但结合前文“渊深而渔生之,山深而兽往之”的语句来看,司马迁想说的可能是仁义的存在也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的,如果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那空谈仁义道德也没有意义,并非是说人只要有钱了就一定会变得仁义。
人性本恶,才有导人向善?
不过,抛开他“穷生奸计、富长良心”的观点,王福重认为人性中有恶的一面的观点,也不能说是全错。毕竟在千百年,荀子已经提出过“性恶论”的观点。
这种观点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于人性的探讨中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对于人性探讨的重要学说,对于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所谓“性恶论”,并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人性本恶”。
荀子
在荀子谈论人性时,他说人性的本质是不分善恶的自然之性,也就是说,人性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成善的机会。他将人性划分成“性”和“伪”两部分,“性”便是人性中“恶”的部分,是动物的本能,而“伪”则是人为影响的部分,是人们后天的礼乐教化对于人性的影响。
荀子认为道德并不是天赋的,而是后天产生的,因而我们才需要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导人向善。
这么一看,尽管”性恶论”听起来是一种消极的的理论,但实际上并不是一定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
因为在“性恶论”的观点中,人性之恶是人类,或者说作为一种“动物”的人类的生存本能,它客观存在,我们无需回避也无法回避,但我们应该用后天的道德修养来遏制这种人性中的恶。
在实际生活中,也许这种理论具有更多的合理性,因而经济学家会支持这种理论大约也是无可厚非。毕竟在经济学中,所谓的“理性人”就是说指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他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便是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按照人性的理论来看,这当然算是人为了自己生存,所展现出来的恶的一面。
因而,总体来说对于人性中“半兽、半魔鬼”的一面,我们似乎无法进行彻底反驳,但其实我们不应该忘记的是,人性中确实也有“半神”的一面。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性恶论”的对立面,便是更为主流的“性善论”。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因而人性其实是向善的,从孟子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出,他认为人性不仅仅是“向善”的,而且是“本善”的。
他首先从“不忍人之心”论 “本心”,确立了性善论的基础,然后得出了人有的“仁义礼智”的四德,将这作为人生而有之的道德标准。最后,孟子提出尽自己的道德本性去行事,便会了解人性是善的,而人的善是来自于天。
当然,这是我们的主流观点,也是我们更希望人人都能做到的一件事,就像是“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样。
我们总是对人性抱有更加美好的期待,而我们也总是从身边最平凡的事情当中,发现人性的闪光点——不论贫穷还是富贵,总有人尽自己的努力,为这个世界的美好添砖加瓦。
自媒体时代,我们能看到古天乐低调地捐出100多所希望小学,也能看到清洁工掏出自己仅有的数千元想捐给更需要的人。
人性的向善,原本就无关贫富,而且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一位百万富翁捐出1万元,和一位存款只有万元的普通人捐出1000元所需要的善心是完全不同的。
就像是一些人敲敲键盘说“假如我有100万,我肯定会捐出50万”,但实际上一毛钱都没有捐一样,普通人行善,本来就已经对这个世界抱有更大的善意。
如果你看到不到身边普通人的善心善行,又怎么配去夸奖富翁的善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