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偏高,早上吃一个水煮蛋,蛋黄要吃吗?有没有影响?
机体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这一点儿也不假。因此,有不少人认为鸡蛋,尤其是鸡蛋黄,作为日常食物当中胆固醇含量最高的一种,会升高机体的胆固醇水平,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他们选择不吃或很少吃鸡蛋,又或者在吃鸡蛋的时候把蛋黄给扔掉。
但实际上,吃鸡蛋不要蛋黄,这种行为不仅容易造成食物的浪费,同时还反映出一种误区。这个误区就是:从食物中摄入多少胆固醇,机体就会吸收和增加多少胆固醇。
胆固醇偏高,更多源自“内因”
人体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内源性自身合成的,以及外源性食物摄入的。其实,人体的胆固醇,大部分,都是由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仅有一小部分,是通过食物摄取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胆固醇升高就是因为吃了鸡蛋这些高胆固醇食物,所导致的!
比如,医学观察就发现,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几乎不摄入食物性胆固醇,然而,他们与正常饮食人群的胆固醇水平是差不多的,他们当中也有人会出现胆固醇水平升高,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这都是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过多,所造成的,与食物胆固醇的摄入无关。
事实上,不同的人,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反应可以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通过食物摄入较多外源性胆固醇以后,体内的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会自动下调,从而使得总胆固醇水平维持正常。而大约有1/4左右的人,在食物胆固醇摄入以后,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下调程度不足,就会导致总胆固醇的升高,这类人被称为“膳食胆固醇的高反应者”。
简言之,机体胆固醇水平的升高,更主要的原因是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异常增多,而食物胆固醇的影响是次要的。
医学指南建议,如何吃鸡蛋?
2020年,由中华预防医学会牵头发布的《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当中指出,在饮食上,适度控制高胆固醇食物即可。这项指南更是对鸡蛋的日常摄入量做出了推荐:成年人,建议每周吃3~6个鸡蛋。
之所以会这样推荐,主要是基于两项医学研究证据:
第一,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这项研究对人群进行了长达近九年的随访,结论认为,与几乎不吃鸡蛋的人相比,平均每周吃5个鸡蛋的人群,其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更低;
第二,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这项研究,通过对我国15 个省份10 万余人的长期随访发现,平均每周吃3~6个鸡蛋的这一组人,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风险是最低的。
2019年,美国心脏协会也发布过一项膳食胆固醇和心血管风险的科学建议,其中对健康人的推荐是:每天最多可以吃一个整鸡蛋。
综上所述,从当前国内外的医学推荐来看,平均1~2天吃一个鸡蛋,这个量,不光不会让胆固醇的水平受到太大影响,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当然,日常的饮食没必要太过于刻板,对于胆固醇水平偏高的、或者日常生活当中内脏、红肉、虾等食物摄入较多的人而言,鸡蛋的摄入就可以相对减少;而对于胆固醇水平正常的,或身体对蛋白质需求较高的人而言,鸡蛋的摄入也可以适当的增加。
最后总结一下,胆固醇水平偏高的人群,应该控制每日食物中的总胆固醇摄入量,但这并不代表不能吃鸡蛋或不能吃鸡蛋黄。每天吃不超过1个鸡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吃了鸡蛋后,稍控制其他高胆固醇食物的量即可。吃鸡蛋扔蛋黄,不仅可能对食物造成浪费,更没有什么明确的医学依据,是不提倡的!
好的,关注“家有好医赵博士”,请把这些医学小知识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