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仓片仔癀:持有是否等于买入? 上周个人减仓了 片仔癀 ,应该说,这个减仓决定还是做了慎重的考虑的,...

上周个人减仓了片仔癀,应该说,这个减仓决定还是做了慎重的考虑的,对此,想谈一谈关于减仓的一些思考。

这里事实上存在着市场分歧很大的一个点,那就是对于优质成长性企业,在发生短中期泡沫时,到底是一拿到底,还是中途适当调制,一旦思考的足够深入,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相当哲学化的问题。

我在遇到问题时,总喜欢将问题套入多元思维模型,试图激发一种可以解释问题的合理答案,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类比,类比到生活中,类比到咱们无比熟悉的常识圈里,关于这个问题,我也做了一个类比。

如何解释和看待短中期泡沫呢?如果单纯的把它放在股市中去思考,这是个相当抽象的一个问题,但若放到生活中,就多了些具象化,更容易去剖析,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时,不妨这样去想,你跟一个你喜欢的女孩结婚,婚后一直过的不错,无疑你赚到的,但突然你的另一半作的太狠,跟之前的她大不相同,这时的你应该怎么办呢?

咱们有这么几种选择和可能:

1.先分开一段时间,如果等她冷静下来,再接她回来,但同时也面临她再也回不来的风险。

2.包容对方,如果一直包容着不分开,几年以后你们也会和好如初,但这几年,也会成为你浪费的几年,中途的感情也可能会降到冰点,你会损失很大的机会成本,如果以每年的幸福指数作为衡量标准的话,那么无疑,这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它却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至少你不会失去它。

这是一个很蹩脚的类比,但却给了我们一种极容易拿捏的思维方式。

为什么说它蹩脚呢?首先,爱情它不同于金钱,你这几年表现不好,我可以搞其他的项目,但爱情不同,我们对未来几年的不看好,若在此期间,找了其他人,那么很难再续接回来,所以说,这个类比是蹩脚的,但不妨碍整个思维。

那问题来了,怎么做才好呢?我的答案是因人而异,这个问题没有终极的正确固定答案,如果继续提取,可以得到两种博弈选择:

1.暂时分开,承担回不来的风险,拥有后续接回的的机会,这个概率自己定

2.不分开,承担时间损失风险(概率自己定),锁定拥有的机会

以上就是两种博弈选择,但其中有几个动态变量,这些变量都是基于咱们对整件事的理解,以及咱们自己的做事原则和风格而定,基于此,每个人所预估的概率是不同的,所以,不存在哪个一定正确,这是因人而异。

事实上,不管你做出哪种选择,都有内外两头的夹击。

如果你选择暂时离开,那么你的左邻右舍或许会骂你无情无义,丧失了爱情的原则,不能共同承担包容,真是麻烦临头各自飞。

但是,你有自己的爱情观和处事原则,你不想让自己的一生在这种时间的浪费中度过,你想要清净的日子,不想这样在争吵中度日。

如若你选择包容,忍着不分开,那么你的内心会无比委屈,这时,你的亲朋好友或许会夸你是包容的好男人。

这个事捋到根上,就是你想为别人而活,还是为自己而活的问题,为别人的脸色而活,实则就是为不遵从内心的表面道义而活,这个道义很多时候也是人云亦云,并无权威答案。

这里像极了我们价值投资者的处境,不知从何时起,长期持股无形成为了一种价值投资的标榜,甚至是原则,持股越长,越代表是一个地道的价投,最好一辈子不卖的那种。

这就好比在生活中,白头偕老无形成为一个人感情婚姻的最高榜样一样,我不得不说四个字:冷暖自知,忍着煎熬也要白头偕老的感情真的是自己所满意的吗?好在价投不是婚姻,资金无所谓专不专一,忠不忠诚,但我们很多人,依然被一些没有论证过的价投原则所绑架,更确切的说,是被一种市场风行的理念所捆绑。

再回到股票中期的高估这个问题上来,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在根本上就是因人而异,你认为的答案就是你的正确答案。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变量,那就是每个人对同一家公司的理解度是不一样的,就好像每个人对自己另一半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只能看到五年,五年之后它就模糊了,看不懂了,那对他而言,透支了五年不走,难道还要等透支十年走吗?这种走人对你而言,就是最正确的,也是适合你的最踏实的一种选择。

但这个时候,别人走过去告诉你:“不能走,看看人家巴菲特,持有一辈子可口可乐,长期持有才是真价投”!,试问你会怎么想呢?

这就好比,你们因为一些家庭内部的事情,选择各自分开一段时间时,你的亲朋好友过来训斥你说:“不离不弃才是好男人,你算个什么东西”,咱们估计会心想:这种人一定离远点,打雷的时候容易连累自己。

为什么要谈这点呢?很简单,每个人基于对公司不同的理解,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或者原则,有些人他对公司的理解没那么深,看不了那么远,他没那个底气,就是持有不了那么久,这个时候,你再跟其所谓的长期持有,那对它就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是原则绑架,一句话,人家没到那个火候,就别强迫人家做超越火候的事。

由此,长期持有它不是一个原则,它只是一种持有的思维,但它绝对不是僵化的,否则老巴就不该卖出航空公司、不该卖出富国银行、不该卖出IBM……

每一个有独立思考的操作都是值得被尊重,因为你不是他,你不知道哪些操作是他人性不可接受的,哪些又是他的认知强项,我们站在自己的认知角度下去批判别人固然容易,但不代表别人就是错的,一句话,你们的处境不同、认知不同、原则不同、安全边际不同,这太多的不同,让我们很难有资格去客观批判一种操作或思想。

再谈点正题,片仔癀过去十几年以来,市盈从没有像我减仓日那么高,动态100多倍市盈,这是几乎没有过的,我之前制定的原则是透支五年就减仓,注意,是减仓还不是清仓,这好比对另一半的原则是,哪怕犯了些不小的错,也不会跟你离婚一样,细想还是蛮宽容的。

假如片仔癀一直维持40-60这个市盈区间,我会原封不动的持有,不会去减仓,泡沫来了,谁都不好办,还是应了那句话:泡沫最好来的越晚越好,来的越晚,赚的越舒坦。因为中途没有泡沫,我就不用因此而中途减仓了,所以,等到二十年之后再来泡沫才好呢?

之所以减仓,一是由于触碰了个人设定的原则,中期高估而适度减仓,其二就是不想出现机会成本的损失,100倍市盈之后再涨多少,那不是我能预测的,我也对这个兴趣不大,假设它即便是再翻倍,涨到200倍,那试问,还有一更靠谱的翻倍机会,你又会选择哪个呢?当然是更靠谱的,所以,这部分仓位放在着继续赌泡沫,不如投进同等收益预期下更稳健的机会。

这使我想到了一个球友之前问我卖飞某股票后不后悔,这部分资金早就产生了更高的收益,有何后悔的,即便没有高收益,一切在自己设的能力原则圈内行事,又有何好后悔的呢?在投资中,我只对一种事后悔:有能力而缺乏勇气,看清了却不敢去买。

这是我减仓的两个原因,问题又来了,既然减仓为何不清仓呢?这不是跟“买入即持有”相违背吗?

之所以留七成,是因为对这个博弈的风险,相当于留出了安全边际,映射到以上的感情婚姻问题中去,就是既要适度保持距离,也不要完全放手让你跑,这算是一个中庸的处理方式。

回归到操作中来,就是我虽然看到了当下的一个中期高估,但另一面,也要考量一旦全部卖出之后,市场继续发烧接不回来的风险,由此,如果全部不动,虽然不存在这样的风险,但却面临着时间成本的损失问题,譬如未来三四年股价涨不动,亦或是市场很难长期维持这个市盈等这点风险。

第二个风险就是业绩预期加速,按照我的理解和预估,片仔癀未来五年15%的增长还是有很大机会达到的,但中途能否存在业绩提前加速,也未得知,这个预测难度就太大了,一旦它中途加速,那些个利润基数,就是白捡的,如若中途加速,那我的五年透支原则事实上就是跟现实相违背了,因为我的五年预期,在事实这里却是三年。

但若全部清仓,那市场持续发烧,我就亏大了,因为即便再差,五年之后这个股价创新高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因为片仔癀的成长性还在,只不过它当前以时间换空间再等五年,由此,我若全仓持有,五年后还是会有新高,但我损失的却是五年的时间成本。

这种选择下,让我直接绝望的一种死法就是市场和公司业绩的共振,一方面来了波牛市,片仔癀被牛尾巴甩成火箭,一方面公司业绩还给你来一波加速,这样一来二去,股价高高在上,人家又岂有跌下来的理由呢?

应该说,在私底下,我是反复思量风险和机会,才做出这一步中庸的选择,那就是适度减仓,大部队活在五年之后,小部队对冲时间成本风险。

事实上我这种操作属于主动性,过于追求资金价值的人才会选择的一种,如果精力有限,完全可以全仓持有穿越时间,五年之后,还是一轮新高,这种也是很好的选择,对我而言,可能资金的机会更多一些,所以才会减仓,但这不代表对市场层面的情绪看空。

这个问题也不必纠结,主要看咱们自个的人性可以降得住那种操作,因人而异,随心而动,受得了就拿,受不了就减,不必强行逆着人性来,那些受不了的,中途一旦回落,也自然会忍不住卖出,反倒更吃亏,受得了的,自然涨跌看淡,继续强化出一种适合自己的价投持股方式。

由此,价投的执行不仅仅是认知和逻辑,更是人性,其中任何一个短板,都决定着我们操作的底线,什么操作都没有健康的操作重要,所谓健康的操作就让人性匹配逻辑,千万不要强行逆着人性来,这样只会把自己搞得更煎熬扭曲。

就如同咱们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一样,你可以选择在包容中度过,也可以选择暂时的分开冷静,但一定要把握好度,不管哪一种方式,只要适合咱们自己人性的,就是健康的,怕就怕你肚子里明明装不了三两猫尿,非要硬撑硬包容,最终只会走向极端,对于生活,咱们不要只盯着所谓的高尚,更要认清自己的格局,同理,咱们做投资,也不要只盯着逻辑和认知,而忽略自个人性的短板。

从大视野上去说,投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别因为操作这点事把自己逼疯了,这就因小失大了,就跟某些人一样,在牛市中也扛过来了,人也抑郁了,神经也衰弱了,这就悲催了。

以上这一切,都只是操作这个维度下的探讨,对公司的成长性分析才是横跨在这个小维度上的大视野,这是大战略,只要这个大方向不错,不管减仓也好,持有也罢,结果都不会太差,这只是战术上的不同,仅此而已。

还有一点是需要捋清的,那就是关于减仓本身是否是一个矛盾的行为,这就涉及到另一个烧脑的问题:持有是否等于买入,如果你底层构建的认知是二者划等号的,那么很多问题也就成为了一种矛盾。

如果持有等于买入,那么减仓本身就是矛盾行为,因为你一部分仓位是持有的,也就是买入的,另一部分却是卖出的,你这是又买入又卖出,这岂不矛盾?由此,在这种思想下,只有两种操作对:持有和清仓,所以,如果你认为持有等于买入,那么所有因股票本身而导致的减仓都应该是错误的,除非你是不得已急需股票套现这类原因。

但是老巴好像不是这么操作的,他也经常有分批减仓的时候,难不成他居然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一种自相矛盾的事吗?

这是其一,其二则是我们从低估持有到高估的过程中,在高估的时间段里,我们也是持有的,按照持有等于买入原理,我们是可以在它高估时买入的,这跟我们平时的低估买入岂不相违背?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只能低估买,低估或合理价位卖,不该在小高估时持有,如此,才能配合这种思想。

更有甚者,有的人持有了很多年,终于想在某天下午卖出,而现实是,上午他也在持有,如若持有等于买入的话,那岂不更矛盾,上午买入,下午卖出,又怎么解释呢?谈这点不是要杠谁,而是从绝对严谨的层面去看待这个问题。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抄作业者就是无敌的,我们只需要知道别人的持仓不就可以了吗?

回归到生活中来,这个问题就成了:两个人没离婚等于愿意再结婚吗?当然不是

由此,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它不是非黑即白,它通常存在着一个中间混沌地带,拿婚姻来说,两个人当初因为热恋而结婚,后期日子过的虽然平淡,但也没到那种离婚的地步,这是一种常态,但你能把当下的这种状态当成“他们愿意再结婚”吗?当然不能。

相信咱们很多朋友,更能客观的感知这种状态,它既不是愿意再结婚,也不是要离婚,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一种中间地带,尤其是很多家庭,吵吵闹闹,打起嘴仗来要死要活,就是对另一半不满的一种状态,但他们还就是这样一直过,也没离婚,你能说这种状态等于“愿意再结婚”吗?说白了,只不过觉得凑活着还能过,也没有更好的选择,离了未必更好等,这才是最真实的内心独白。

由此,在现实的人性层面去看,持有并不等于买入,一旦我们装进这个底层认知,那么很多操作和逻辑都是矛盾的,这个世界是个复杂的多维体,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绝对,那些中间地带是黑白之间独有的特定状态,它就像中立国一样,不偏不倚,就像中国古老的中庸智慧一样,不夷不惠 ,想通了生活中的这类问题,投资也自然不攻自破。

在人性现实层面,持有虽然不等于买入,但它却是一种督促我们做到知行合一的思维方式,这个问题谈多了,脑细胞容易崩溃,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可以持有,但却不能买入呢?因为我们在持有的某个阶段时,是处于一种混沌模糊的地带,估值这个东西不是按计算器按出来的,它没具体的数字,更多是一种商业感觉,我们有时会觉得高估,但要说高估多少,还真不知道,这种模糊混沌的感觉,就如同以上我所说的婚姻中的这种状态,要问在这个阶段下,是否愿意再结婚,指定不能,但不离婚却在外人看来是矛盾的,这似乎就有些知行不一。

理想的知行合一思维,则是要求咱们必须非常清楚自己内心的所知和状态,我们会想,持有不就是觉得还会涨吗?否则干嘛持有啊,既然觉得能涨,那为何不可以买呢?你会说,我持有是因为我成本低,回落我也不怕,反正都是赚的,以此还可以博新高,但买入我就有可能是亏损的,因为你会告诉自己,在这个位置不适合买入,这是我问过很多人,包括自己在内,得出的大部分人的一个内心真实独白。

如果仔细剖析,你会发现,我们内心在持有和买入上面,完全是两个逻辑标准,持有是一个标准,买入是一个标准,在持有方面,我们更多融入的是感性化,在买入方面,更多是绷紧神经的理性化,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底层潜意识标准,那就是一定要赚,不惧怕持有波动,为什么会被咱们感性化,因为这一笔它已经是大赚的,为何不敢买入,因为这一笔有可能要亏,你瞧,我们很清楚,这是两笔不同的操作。

由此,持有和买入时的两种心理状态或者所定的原则、预留的安全边际是完全不同的,买的标准是不要亏,持有的标准是回调也不怕,持有时,不是我们觉得会涨,所以才要持有,而是这一笔本身就是大赚的,导致我们降低了对波动的敏感性,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持有的我们觉得有可能会继续涨时,有时是一种投机的成分思想,当我们对回落不敏感时,对上涨的感觉才会成为一种投机,因为大赚的基础给了我们投机的底气。

而知行合一在人性这里简直就太难了,强迫症患者,几个回合下来会把自己搞崩溃的:持有等于觉得还要涨→不然为啥持有→既然觉得涨为啥不可以买呢?→因为买入可能会亏损→既然觉得会亏损,为啥要持有呢?→因为觉得可能要涨……

看似环环相扣,实则咱们内部对每一环的标准评判则是不同的,林园也说过,买入和持有是两个逻辑,更确切的说,是两个原则。

这个问题就类似于另外一个话题:为什么买入→因为看好→既然看好为何轻仓→因为不是很确定→不确定为何要买入……

这种绝对的知行合一,对我们的认知逻辑圈是一种极限的挑战,是我们的人性难以去做到的,它要求我们的每个阶段下的状态,都必须绝对的清清楚楚,非要问出个必选的答案,到底是觉得涨还是跌这种二选一的问题。

但投资和估值本身就是一件很混沌化的事,我们的认知无法去支撑我们做到对每个阶段纳米级的清清楚楚,在认知不够的情况下,混沌模糊是我们的常态,但在大方向上,并不妨碍我们去赚钱,觉得低估买入了、高估卖出了,赚钱是目的,这是符合大多数人人性的一种常态混沌思维。

而绝对的知行合一,在投资中,是超越大多数人性的苛刻,至少我们无法在本质上真正通悟这个问题之前,不要刻板的去执行“持有即买入”,否则人性无法匹配,遭殃的自然是自己。

所以,持有并不完全等于买入,至少它们在人性面前所设的原则标准及安全边际是绝对不一样的,在人性面前,它就是不一样的,不信你去问下那个在婚姻里不如意的人,继续过是否等于愿意再次跟当下的他结婚。

由此,在绝对的理想状态以及极限认知下,从绝对逻辑的层面严谨去讲,持有等于买入,但在人性的认知现实面前,持有不等于买入,即便是老巴,也无法真正践行“持有等于买入”,更不用说咱们常人,从投资的目的这个角度去看,持有跟买入即便是两套逻辑,也不妨碍我们去达到目的。

而“持有不等于买入”则更适合我们大部分人,因为“持有等于买入”这个逻辑标准已经超越人性,在指导实际操作方面,会面临很多逾越不了的认知槛。

持有是否等于买入,它最大的重点不在于题目之内,而是题目之外,而是你要把它当做一道什么题,如果非要把它当做真正的理科逻辑题,虽然答题正确,但在投资的实战层面根本无法去执行,反而把自己搞崩溃,而如果把它当做类似“伦理题”,那么“持有不等于买入”则也是符合人性层面的、可以指导投资的正确答案。

跳出这个圈,咱们再问一句,这个问题的答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我们大部分人终究还是超越不了老巴这样的投资大师,还是会跑不出“持有不等于买入”的魔圈,包括老巴在内,对于咱们而言,最务实的就是通过不断认知迭代,来优化自己的操作思维,只要能赚钱的思维就是正确的,而这就够了。

完善系统认知,打通底层投资逻辑,尽在个人长期致力打造的伯庸必修投研精品(公众号)。 @今日话题    $片仔癀(SH600436)$    $海天味业(SH603288)$    $众安在线(06060)$   众安在线系列已陆续上传。

(0)

相关推荐

  • “知行合一”考验生存能力:从试错迭代开始,升级到认知变现能力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说的是人类的思考在真理面前的无力感,地球在人类的伟力面前颤抖过,也报复过,目前是大自然在主导着这出征服剧的节奏. 天之骄子的人类要飞出地球,走向宇宙,实现人类千年的梦想.我们看 ...

  • 中西方文明之间的逻辑认知冲突

    正因为任何人都只能知行合一地活在显意识理性与潜意识感性之间永恒的认知冲突中,所以即便自圆其说如圣人,也只能与动物一样,用内含潜意识的下意识行为演绎自己的知行合一人生. 正因为在哲学科学化命题中有封闭哲 ...

  • 我书架上的神明5

    作者理查德.尼斯贝特被彭凯平教授誉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 活着的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教授 我曾阅读过他写的另一本书<思维版图>,谈论的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1 ...

  • 知到行而后合一

    2020 重新开始 用写作日更提升认知 努力寻找目标与方向 2021 坚定向前 从早起开始知行合一 做到持续稳定的输出 如果2020年的年度关键词是:重新开始,那2021想送给自己的关键词是:知行合一 ...

  • 你在什么赛道上?【883】

    我们在工作或者在经营家庭及育儿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不足,需要学习,于是开始各种课程的报名学习,东奔西走,甚至会学习一些业务套路,目的是为了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然而,随着工作量增加,孩子不断长大,我们会 ...

  • 2018是创业黄金时代结束的一年?不,只是风停了。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越无知,越自信. 今天看到一篇打鸡血的文字,"看吧!只要肯努 ...

  • 遇到一位前同事美女!

    文:里海(公众号:fengkuanglihai) 今天斗着胆子,顶格打了蚂蚁金服,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可以中1签吧,为啥说斗着胆子来?因为这个估值好高啊,上市都2万多亿,虽然盈利有几百亿,但本质上蚂蚁还是 ...

  • 为什么持有不等于买入?

    2021-3-1 静逸投资 段永平.雪球大V乐趣先生等因为长期持有茅台,获得了很大的回报.他们有个共同的观点,"持有等于买入".也就是说,目前还在持有的股票,还是可以买入的.按照这 ...

  • “持有”是否等于“买入” 01.网友:段兄,该文的第 55 条的“持有是否等于买入”,是否在讲 bu...

    “持有”是否等于“买入” 01.网友:段兄,该文的第 55 条的“持有是否等于买入”,是否在讲 bu...

  • 持有是否等于买入?关键看仓位

    有一个著名的问题:持有是否等于买入?答案见仁见智.对我来说,这实际上不是一个性质问题,而是一个仓位问题. 作者:朱酒 来源:雪球 太多人喜欢股价的上涨,而我更喜欢好股票的下跌.股票的投资价值是随着股价 ...

  • 唐朝:持有等于买入吗?

    持有等于买入吗?书房里至少有数十人问过老唐.我也曾多次给出我的看法:持有≠买入,两者的要求是不同的.但由于一两句评论说不清楚,所以老唐曾答应提问者,会抽空写篇文章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今天,还文字账. 本 ...

  • 【转帖】唐朝:持有等于买入吗? 持有等于买入吗?书房里至少有数十人问过老唐。我也曾多次给出我的看法:...

    持有等于买入吗?书房里至少有数十人问过老唐.我也曾多次给出我的看法:持有≠买入,两者的要求是不同的.但由于一两句评论说不清楚,所以老唐曾答应提问者,会抽空写篇文章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今天,还文字账. 本 ...

  • 感悟:持有等于买入? 对段永平说持有等于买入,段说那是巴菲特说的,并且是事实,不是观点。很多人看不懂...

    对段永平说持有等于买入,段说那是巴菲特说的,并且是事实,不是观点.很多人看不懂,真正能看懂悟透的人,应该将来会财富自由的!所以我没事就继续悟道.收集汇总,网友和段永平的问答,希望从中找到更准确的答案或 ...

  • 段永平:持有等于买入

    持有等于买入,很多人很难看懂吧!其实我也没有真正看懂或者是似懂非懂,但是我直觉认为是对的!不是因为对段永平的崇拜而一味地相信他! 段永平:"持有等于买入是个事实,不是观点." 段永 ...

  • 持有等于买入吗?

    持有等于买入吗?书房里至少有数十人问过老唐.我也曾多次给出我的看法:持有≠买入,两者的要求是不同的.但由于一两句评论说不清楚,所以老唐曾答应提问者,会抽空写篇文章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今天,还文字账. 本 ...

  • A股唯一最安全简单的买入卖出法,一辈子死记“金字塔加仓减仓法”,年年赚到盆满钵满

    靠炒股到底能不能发财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是有可能的,但是可能比在其他行业成功要付出的代价更大.既然我说了有可能,那必然有它的方法,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股市一些感悟,希望能让大家少走些弯路. 第一.你入市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