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如果活在当世,后世还会有苏轼吗?
全八册的《苏东坡全集》,已经在微信读书读到了第六册,随手标注和记录的读书笔记已经有492条。
今天是这些读书笔记精选第三篇,文字有点长,分享在这里,仅供喜欢苏轼的读友们参考。
千年之前的苏轼,说实话,办实事,很多言论都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他也因此被当朝的奴才小人们陷害,落得大半生颠沛流离。还好,他留下了至今依然充满现实意义的大量文字。
苏轼出生在千年之前,是幸运的。
我在想,假如苏轼生活在当世,后世还会有苏轼吗?
Ps:灰色字体为原文,正常字体为随手记下的因阅读而来的感触。
这才是文坛佳话!
再看看如今那些让人反胃的所谓诗人画家书法家们,当真觉得真正的“雅集”只在古代。如今那些酸腐功利沽名钓誉之徒的相聚,只配叫臭味相投蝇蛆同案。
苏轼说这些诗句乃仙鬼所作,或者为梦中作。用现在流行说法,就是“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记在这里,一笑而过。
苏轼这番话怀着对好朋友辩才深深的敬意与尊崇,不吝笔墨的赞美中透露出浓浓的因为有这样的朋友而自豪之情。
史上独一无二的梅尧臣。苏轼引用的这首梅尧臣的诗歌,几乎天然契合了梅尧臣的名字。一个“梅”字,形神具备。
家有小学生,可带领小学生一起阅读此篇短文,引导小学生怎样观察一个人,怎样描写一个人。真正的作文之法,就蕴藏在阅读的快乐之中。🍻
苏轼记录下来这首诗歌,不知道作者是谁,就这样被题写在军驿站的墙壁上,正应了“高手在民间”这一说。想来,作者也是一个非常仰慕李白的人。
苏轼的文字有一种简单纯净却一语尽意的美,继续品味,却又有一种韵味悠长的感觉,像难得一遇的老酒。
苏轼这两篇写庐山的绝句,一点也不逊色于“横看成岭侧成峰”那一首。各有风格,各有味道,一菜数吃,风味绝佳。
常人难以企及的天分,再加上勤奋努力,还有谁能与之比肩?苏轼这段话,让我重新看待那些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的人。
苏轼论述蔡君谟书法这篇短文,其实也是学习方法论,甚至是人生方法论。
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这八个字看上去简单平常,古往今来能够做到的人凤毛麟角。
苏轼对书法的看法,洽切适当。从这句话我想到为人处世读书学习,都要依从此理,否则难免好高骛远做无用功。
苏轼眼里尽是好人,即便那些三番五次想置他于死地的官场小人,他也并不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是宽容。对待朋友,苏轼更是坦诚相待,不吝笔墨给予发自内心的赞美。
这篇短文同样让我感受到苏轼那片赤诚坦荡之心。
这句话值得仔细品味,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这两个概念。
可以从这句话参悟亲子教育法门。苏轼文字往往意在言外,从而有见仁见智之妙。
苏轼对“真行草”书的论述,与《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相类似。循序而进,先后绝不能颠倒。
评论诗画的话也成为千古绝唱,恐怕唯有苏轼这一句。🍻
苏轼类似的精彩比喻比比皆是,读来使其表达的观点让人一目了然。
换了现在,这是典型的破坏多民族团结的反动言论。可是,在苏轼所在那个时代,这是真知灼见。
据说,这句话就是金庸先生为《天龙八部》中阿紫阿朱两姐妹取名的用意。
孔子之所以在记载历史事件上对自己的国家有倾向,这是人之常情,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爱国”表现。阅读《春秋》,就要考虑到孔子这种倾向,从而有助于深入理解内容。
这个需要辩证的去看。
在苏轼那个时代看韩非子那个时代,本来距离就已经很遥远了。如今再看苏轼这些言论,距离韩非子时代就更加遥远了。毕竟,我们距离苏轼这个时代都已经1000多年了。
苏轼此番对豪杰勇者的论述,说到了人性的最底层。此论适用古今和未来。
朋友前几天去工行网点办业务,进门就被叼着牙签的门卫无缘由的抢白,然后门卫还当着大堂经理的面说了朋友一些不是人应该说的话。朋友回来说,当时有点气愤,可是一想一个人终归不能跟一条狗一般见识,否则与狗何异?
我赞同朋友的做法,且认为朋友这也是“勇”的体现。
苏轼对君子和小人之与帝王的关系,论述得精辟而通透。如今,在一些企业或者某些机构中,依然还是这种状态,小人得志又得势,君子被排挤。当然了,这样的企业都是短命鬼,这样的机构也都是人浮于事马屁翻天的烂机构。
苏轼经常以养生、医药来比喻治理国家,简单传神,一读会心。
单纯从这段话来体会苏轼的养生观点,也很有启发。他说的其实也是《黄帝内经》中强调的“不治已病治未病”观点,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才是养生的底层逻辑。具体到方法论,也很简单——饮食起居有度,节制欲望在先。
孔子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能力,并且身体力行。这就是后世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光说不练假把式。
日子禁不住盘点,转眼中秋已过,一年将尽。苏轼除了留下这些充满情趣和哲理的文字,更为我们留下了关于中秋的神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即是“断舍离”的底层逻辑。比起苏轼千年前的观点和方法论,如今这种快餐式鸡汤式的生活理念真的太小儿科了。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难测,人心叵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久”字可以看做无穷远。
古人识人的方法论。如今很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一些做法不过拾古人牙慧而已。
苏轼对《易经》的定位,可以当做学习《易经》的钥匙。专注一个“变”字用功,而不是陷于卜筮。
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很多帝王并不明白?还是装糊涂?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苏轼这段论述,此刻看来也还是大有借鉴意义。实力决定主动权,想要掌握主动权,首要提升自身实力。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苏轼关于“静”的思考应该来源于《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一点从另外一个角度启发我如何读书,如何把因为读书而来的思考和积淀沉淀为自己的认知。
苏轼的认知还是比颜蠋高了太多。此句用现实俗话来说,就是“饿急眼了,吃什么都是山珍海味”。
苏轼此论有抬杠的嫌疑。我们大可以把荀子之言看做一个“比喻”,而没必要咬文嚼字。苏轼上文谈用兵之道与小儿毁齿的关联比对,也同样的道理。一旦咬文嚼字,就失去了文字本身带来的启发意义。
一个“洗”字耐人寻味!苏轼明察秋毫。
苏轼对刘伶的评价,幽默精当。用现在的话来说,刘伶的举动是一种典型装逼行为。所谓的竹林七贤,都是这种喜欢装逼的货色。
破釜,让我想起两个人,一个是项羽,他用“破釜沉舟”的行为创造了这个典故;一个是蒲松龄,他借助这个典故在高考失意之后写联自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破釜沉舟,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然,非大智大勇者不敢为。这样一想,蒲松龄未免太高估自己了。
苏轼对李白的评价也要一分为二来看,关于李白命高力士脱靴一说,至今无定论,所以无定论,是一直找不到真正有说服力的证据,苏轼那个时代也应该是这种情况。
李白与李麟之间的事件,也同样是一件很难下结论的事情。到底是李白看不清楚形势,还是李白另有隐情,同样没有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苏轼对“气”这个概念的提出和论述,我是认同的,也认同他用这个观点来评述李白。
这一篇,在我看来,是苏轼所有此类文字中最有味道最有哲理的一篇。文字行云流水,同样超然物外,深合“超然”二字。
苏轼眼里的竹,也是人。
在这里我见到的是苏轼已经将竹子与文与可浑然为一,竹也是文与可,文与可也是竹。这种评价不仅仅是因为文与可画竹入神,更多的是文与可身上的精气神早已超越竹子象征的精气神。当然,作为好朋友与至亲,苏轼更懂文与可,否则难有此文。
苏轼也是个爱操心的主儿。只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善意提醒,又有几人真的能够领会并且去身体力行呢?
胸有成竹,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苏轼在这段话中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胸有成竹,辅之以得心应手,才可以画出深具神韵的竹子。很多事如此!
欺世盗名,寻常不过的一种人间存在。在苏轼眼里,欺世盗名也蕴含着大道理。
想起学生时代学习古文语法,感觉很难,如今阅读苏轼文章,有一种自然而然的领会和理解,包括“莫余厌”其实就是“莫厌余”这种古文语法。
如今多得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之流。学习苏轼这种务真求实的精神!
由奢入俭难,古今同理。古人又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其中就出现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到底怎样才能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恐怕最终还得回到“智者”“愚者”这个层面上来决断。然而又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说法。
如今千年已过,依然有人掩卷长叹。这恐怕早在苏轼意料之内,只是苏轼过于低调,没有在文字中直说而已。
苏轼相关文字 ↓
特别推荐 ↓
2021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