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关节炎日 | 关节破坏不可逆!对付类风湿关节炎,早诊早治是关键!!
10月12日
世界关节炎日
依稀记得我从上小学开始,不管夏天还是冬天,每年都能看到妈妈用热水袋敷腿,她说她的膝盖像冰一样凉,走路时候还会咔咔作响,都是年轻时候干重活落下的病根儿。
长大后我终于知道妈妈患的这个病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后来我当了药师,但是除了给她买发热护膝,提醒她注意防寒保暖,告诉她哪些药能缓解症状外,仍然没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妈妈治愈。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高致残性自身免疫疾病。由于该病的病因尚未明确,截至目前,医学上还不能完全祛除病因、根除疾病。而且,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进展性关节疾病,如果关节炎症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将会造成关节软骨与骨破坏。而关节破坏一旦发生,则基本不可逆,如不及时治疗,3年致残率高达70%。
那么,类风湿关节炎应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TA的特点很明显
1. 早上起来关节像灌了铅,洗脸时手握不住毛巾——晨僵
表现:晨起时活动僵硬,开始活动时疼痛不适,活动一段时间后可缓解。
2. 脚踝肿得跟馒头似的,疼痛难忍,走路都费劲——关节肿痛
表现:手指、手腕、足趾、踝、膝、肘、肩等关节对称性疼痛。
3. 手上长了硬疙瘩,不痛也不痒——类风湿结节
表现:圆形无痛的皮下结节。
4. 手指严重变形,吃饭穿衣要人帮忙——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
表现:关节僵直、手指偏斜、手指畸形。
TA偏爱这些人
类风湿关节炎偏爱“欺负”女生,男女患病比例为1∶4。也就是说,每5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就有4名是女性。
类风湿关节炎好发年龄为20~45岁,且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年轻女性尤其要引起重视。
TA的药物治疗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尚不能根治,治疗目标是达到疾病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即达标治疗,最终目的为控制病情、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类风湿关节炎无法治愈,不过临床研究已经表明,早期、长期服用抗风湿药还是可以帮助缓解、控制病情,延缓畸形发生。
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抗风湿药
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嘧啶、羟氯喹等。
这些药物并不能根治类风湿关节炎,但可以减轻症状、延缓进展,并保护关节和其他组织免受永久性损伤。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推荐,患者一经确诊,首选甲氨蝶呤单药治疗。今年6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发布的《2021年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中也建议,未接受过抗风湿药物治疗的中至高疾病活动度患者使用甲氨蝶呤单药治疗;未接受过抗风湿药物治疗的低疾病活动度患者使用羟氯喹治疗。
甲氨蝶呤的用法:初始治疗的患者推荐首选口服方式;口服不耐受或疗效不佳者可改用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需要注意的是,该药起效慢,起效期为6~8周,故需持续用药。但长期使用易致肝脏损伤,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若患者存在甲氨蝶呤禁忌证时,可考虑单用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嘧啶。
非甾体类抗炎药
如: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该类药物具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但其控制病情方面作用有限,常与抗风湿药联用。
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药物可致恶心、呕吐、消化道溃疡、出血等症状,不建议长期服用。
生物制剂
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包括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赛妥珠单抗等)、选择性T细胞共刺激调节剂(阿巴西普)、Janus激酶(JAK)抑制剂(包括托法替布、巴瑞替尼)、以细胞因子为靶点的生物制剂(包括白介素6受体抑制剂、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靶向作用于部分免疫系统,以减少炎症、减缓关节和组织损伤,主要用于传统抗风湿药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患者。为增加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这些生物制剂常与传统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联合使用。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建议长期使用抗风湿药,切忌突然减量、突然停药。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2021年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对减量/停用抗风湿药物的建议是:继续使用当前剂量>减量>逐渐停药>突然停药。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还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禁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
深秋已至,寒潮来袭,一定要记得关节保暖。
2.药师解药 | 大豆、蜂蜜、葛根······有激素样作用的中药和保健食品,乳腺癌患者都不能吃吗?
终于等到你……
“点赞”回归,和“在看”共享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