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柔者道之用”这句话?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全文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一章就这两句话,后一句话好理解,但前一句话则令人费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亦有一家之言,凑个数与大家分享。

何为道?道法自然,故道就是自然之规律也。那么何为自然?自然是事物最原始的本性,玄之又玄,是隐于万象背后的赜隐玄机,是众妙之门内的玄牝,只能探索而不得亲见。比如惯性,就是人们已探知的自然的一部分。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条件下,准是保持均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种最原始的自然本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人为很难创造一个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特殊环境来展示这种惯性现象,故只能靠推理的方式来探知和间接验证之。正因为惯性的客观存在,加之天体之间普遍联系的万有引力,才形成不同层级的天体运动系统,这就是俗称的“天”。

宇宙大爆炸后,在惯性和万有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各天体有规律运动的天体系统,天体运动系统中的规律性就是“道”。所以“道”又引申为物体的运动轨迹,天体就是沿着这个轨迹有规律地运行。也可以说,天体就是遵循固有的规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运行。明白了自然、道和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于老子所谓的“反者道之动,柔者道之用”就好理解了。

反者,返也,这里指天体周行往复的运动规律及由此产生的昼夜更替、四季轮回等各种非人为的现象。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道。这种按照一定规律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就是在道的支配下进行的,也就是道的体现,仿佛是道在动,故曰“反者道之动”。万物归根到底都是在自然的支配下存在和发展的,道就是万物生存和变化过程中的规律性,是刚性的。所以万物的生存和变化都要受自然的支配,受道的约束,也就是万物的生存和变化都要顺应自然之道。自强则刚,顺应则柔,故万物的生存和变化是柔性的,而万物的生存和变化就是道的具体应用,故曰“弱者道之用”。弱者,柔也。

万物莫柔乎水,水往低处流,这是最大的道,其背后的玄机就是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状态下,水准是从高处流向低处,这是道最显著的体现,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故曰“上善若水”。“善”的本义就是指事物的先天之性,无所谓好也无所谓恶,后特指好的本性。“上善若水”的意思就是说,柔弱的水顺道而流向低处,这是自然本性最好的体现,这就是道。也正因为水的柔弱性,才很直观地体现了道的存在,若夫刚坚磐石,则不能直观体现出道的存在,故曰“弱者道之动”。万物谦下的道理集中体现在水的流动上,故道家把这种处下不争的本性称之为“水德”。故《道德经·第八章》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家主张人要效法水德,处世不争,甘为弱者,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就是“弱者道之用”的思想。

据刘向《说苑·敬慎》中记载,老子的老师常枞病重,老子去看望他。常枞张口让老子看,并问老子齿亡舌存的原因。老子说:“夫舌之存乎,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乎,岂非以其刚耶?”常枞对老子的回答很满意,于是说:“噫!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吾何以复语子哉?”道家以齿亡舌存的现象来说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故谓“弱者道之用”。

子夏故坛认为,“反者道之动”是道家和儒家的共同思想,《易·系辞传》中就说:“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弱者道之用”则是道家思想,儒家认为这并不是绝对的。儒家论时,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动静不失其时;时刚则刚,时柔则柔,刚柔相济而无往不利。虽曰“上善若水”,君不见钱塘大潮卷地来?君不闻“金沙水拍云崖暖”?虽言舌存齿亡,柔以胜刚,岂不知人死肉先腐,地中尚埋千年骨啊!天有五行,其行各有不同,该奋斗时不能安逸,该安逸时不必奋斗,乾时自强不息,坤时厚德载物,一味示弱柔顺,亦不足遵为道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