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悦读II“为什么越是小公司,越强调感恩?”
这些年我研究企业管理,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越是小公司,越是在企业文化中强调感恩。这些小公司仿佛患上了“感恩缺失症”,做什么事都要和感恩扯在一起。对老板要感恩,对同事要感恩,对工作要感恩,对薪水要感恩……就差没有要求员工行三跪九叩之大礼了。当然,任何时候,我都不认为“感恩”是一个贬义词。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刻意强调“感恩”的小公司,完全搞错了职场上人和人的关系。职场上人和人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员工和老板的关系,一类是员工和员工的关系。这里, 我想说明的是,如果你不在一家公司持有股份,不是这家公司的所有者,不管你的工资再高,你也仍然是一个员工。那么,员工和老板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大家都知道,是被雇佣和雇佣的关系。值得指出的是,现代意义上的雇佣关系,是受法律所保护的。也就是说,它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社会的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关系里,不存在谁高谁低,不存在谁高人一等谁卑微渺小,只存在你愿意雇佣我、我愿意被你雇佣的关系。再来看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这个也简单,现代企业里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关系。只不过,这种合作关系不是自发的,而是基于共同的平台下,企业管理者的安排所结成的合作关系。那么,这些小公司里所强调的感恩,究竟想让员工感恩什么?向谁感恩呢?明明可以靠制度,却偏偏要靠人情,这是99.99%的中小企业直到倒闭都没搞明白的问题。但凡强调感恩的公司,制度都形同虚设。因为从自上而下都在讲人情。感恩是什么?说到底是人的情感。公司强调员工感恩,让员工付出感情,反过来员工也一定要求公司人性化。而员工口中的人性化,就永远跟利益相关。与其谈考勤制度,迟到了一两分钟就扣工资,不如人性化,考虑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与其谈绩效制度,不如人性化,考虑每个员工的实际诉求;与其谈着装制度,不如人性化,考虑每个员工的性格和实际需求。制度说到底是为了执行的,如果遇到重重“人情”的阻碍,制度就形同虚设。之所以说,靠“人情”的公司往往很难发展起来,是因为,“人情”这个东西是没法量化的。而工作中有些东西,最好还是要做到量化。因为在现代社会,只有把事物和行为量化,才能尽可能地做到公平。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要制定法律,崇尚依靠法律治理社会。那些天天强调感恩的企业管理者,但凡仔细观察一下,绝大多数都属于这几类:能力不足,无法找到更好的平台;能力不足,无法匹配更高的待遇;无关能力,他们只是说说客套话、拍拍马屁。一般来说,那些爱感恩的人,大多都是庸才。正如任正非所言,如果员工感恩,那一定是公司给的钱多了,员工值不了这个价。当然,任何时候,对公司是否忠诚,都是衡量员工的一项重要指标。但这个指标,切不可通过看员工是否“感恩”来考量。去年年末,我受邀参加郑州一家上市公司的年会(具体企业不便透露),该公司老板给优秀员工颁奖之后,在台上大谈特谈感恩。结束时,我和他边喝茶边聊天。我问他:您为什么如此强调或要求您的员工感恩呢?他说:胡老师,你不知道。在员工看来,往往觉得自己很辛苦,领导指派的工作都要认真完成;殊不知,当老板才是最辛苦的,我每天要思考的问题,要承担的风险和压力,远远不是员工们所能想象的。我思考了一下,问他:您说的这些很对。以近两年的经济环境来看,我也非常相信,像您这样的中小企业主,背后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和风险。但这些似乎都不能成为要求员工感恩的理由啊?停了一会儿,我又说:以我这么多年对企业管理的研究,我可以这么说,凡是可以强调感恩的老板,骨子里还是觉得自己吃亏了。觉得员工占了自己的便宜,自己在和员工的博弈中,是吃亏的一方。正是因为觉得自己吃亏了,又不方便明说,所以,就大谈特谈感恩,要求员工常怀感恩之心,感谢这份工作,感谢公司的付出,等等。最后,我看着他,说:平心而论,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种弱者心态。真正内心强大的老板,是不会在意员工是否感恩的。或许,还是华为的任正非说得好,员工来到华为工作,不需要向任何人感恩,真要说感恩的话,我们每个人最需要感恩的,只有自己的父母。后来,前段时间再次受邀去参加某活动时,听说这家公司已不再强调“感恩”的企业文化了。而那些还陷入狭隘的“感恩”文化无非自拔的中小企业,它们的出路,或许是令人堪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