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解词︱黏转, 干景,迷瞪脸
黏转
方言读音:nīan zhuan
简明释义:有韧性。
这是个带有明显农耕印记的方言。
旧时颍淮农家,农耕之余,很多人还编筐打篓自用。比如粪箕子、粪筐、提篮等日常用品。心灵手巧一些的,还可以编些“精品”,拿到附近集市上出售,换个油盐钱。编筐,多用当地田头沟边土生的荆条、杞柳。编筐时,打弯的地方,需要选用那些韧性好些的柳条。这个韧性,人就说成“黏转”。
颍淮农人的口中,这个“黏转”,不仅用来指称有韧性的荆条、柳条,还可以用来指人。过去,这里乡间一个很常见的本土娱乐活动,就是摔跤——一帮子人聚在一起比力气,比技巧,有些“打擂台”的意思。那些在摔跤过程中,腰身灵活者,人也会称赞他“黏转”。
当然,这都是旧时风景了。今天的颍淮农家,已少见编筐打篓的人。人们眼中,粪箕子、粪筐、提篮这些原生态物件,已是笨重不堪,早就退出了日常必需品的范畴。他们赶街上集购物,已由塑料袋代替。
与此同时,也见不到人们聚集一处,摔跤“打擂”的场面了。有把子力气的,进城市打工;年老年幼的,在家守着几亩薄田。人们对“黏转”的印象,越来越生疏,越来越模糊,也越来越遥远。冷不丁有人说起来,仿佛那是几辈子以前的话语。
干景
方言读音:gàn jíng
简明释义:有出息。
过去颍淮人闲下来,跟几岁的孩子交流,常常问:长大干景了,给爹妈买啥好吃的?或者对十几岁上学的孩子说:你看谁谁都干景了,可要下劲学啊。
前一句,是大人与孩子之间的打趣;后一句,是大人对孩子的鼓励和鞭策。但话中都有个“干景”。啥意思?
图源网络
言语之间,似可揣摩“干景”的意涵。它是说,一个人有了出息,混出了模样。旧时,它的含义要窄一些,专指那些“读书种子”,或者学有所成,或者致仕为官。总之要“高人一头”,能达到“光宗耀祖”之效,才行。
其实,“干景”是个古代用词,原为“乾景”。词典上说它指“帝王”。“乾”为天,也引申为君为父。《文选》中谢朓的《齐敬皇后哀策文》有云:“乾景外临,阴仪内缺。”在古代,“乾”有时候跟“干”混用。于是在颍淮,人们就一路“干景”下来了。不过,从其本意上来说,倒还算贴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干景”的含义有很大的拓展。读书致仕,可能有点儿OUT了;在村和社区当个干部,也是“干景”。而最风光的“干景”,可能就是经商当老板。他们有了钱,花起来就大方;开着小车,一直能开到自家的小院;他们的交际圈子,大多是腰包鼓鼓囊囊的那些“成功人士”……这些,都是。人说起他们这些“干景”人的时候,满脸写着的尽是羡慕。
迷瞪脸
方言读音:mī deng lián
简明释义:假装迷糊。
字面上理解,“迷瞪”的意思,就是“迷糊”。睡眼惺忪之际,迷迷糊糊,说话办事一时找不着准星,一脸的茫然。
颍淮人所说的“迷瞪脸”,有这个意思在。只不过,这“迷瞪”也好,“迷糊”也罢,是“装”出来的。是谓“装迷瞪脸”,简称“迷瞪脸”。
一般都是什么时候,才有人“装迷瞪脸”呢?比如,有人到小摊子上买东西。摊主一时犯迷糊,多找了钱——三块五块、十块八块,都是小意思;有时候不留神,看错了票面,甚至还有百八十块的失误。等到突然之间,摊主返过神来,询问尚未来得及离去的那个人,那人十有八九会说:“我没注意啊。”这就是典型的“迷瞪脸”。
再比如,有人借朋友或者邻居一笔钱——过去颍淮一带有句俗语,“不借钱的人家,算不上一家人”,意思是说,居家过日子,谁都有“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时候。而有的借债人,钱借了,花掉了,但就是不提还账的茬,没有下文了。颍淮人多厚道,少有人因三块五块、十块八块钱,而撕破脸皮要账的。都是熟人,或者亲邻,那多难为情啊。有时候债权人拐弯抹角提出来,借债人往往会先给一个“迷瞪脸”,然后作恍然状。彼时,这样因“迷瞪脸”而发生的债务,都能拖若干年。有一些,只能不了了之。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对那些“迷瞪脸”,人们跟他交往的时候,总是要加个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