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双腿阳气!一张治脉管炎的方子,化解腿凉、腿麻,走路腿疼|血栓|脉管炎|配伍|阳气|当归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本文理论依据:《实用中医外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脉管炎

这是一个常见病。我以前很少提及,今天仔细说一说。

就在国庆假期前的一个晚上,我接到一亲属电话,他向我求救。

原来,现年58岁的他,入秋以后感觉双腿走路疼痛。刚走的时候,没什么,但是走了一段时间,就开始疼。小腿肚子酸疼酸疼的,脚趾头像针扎一样。这时候,他要么一瘸一拐地走,要么就歇一会儿。缓一缓,会好点。

另外,他还有一个感受,就是疼起来的这条腿,发凉,怕冷,有麻木感。且皮肤明显没有另一侧那么光滑。连脚指甲都长得慢。

他到医院去检查,说是血栓闭塞性血管炎,即老百姓所说的“脉管炎”。闹不好,将来还可能要截肢呢。

我这个亲属吓坏了。才58岁啊,这要是截肢了,下面的小半辈子怎么过?

我听他的描述,虽然见不到本人,但是能猜测到,他应该是处于脉管炎的早期,现代医学叫做“局部缺血期”,中医辨证当属“寒湿阻络”。我告诉他一张配伍,让他抄下来。如果着急的话,可以先去正规的药房,请坐堂的中医师帮着看一下,是否适合。

方见——制附子、肉桂、干姜、赤芍、牛膝、桃仁、甘草各9g,黄芪24g,党参、当归、玄参各18g,苏木、桂枝各15g,红花12g。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服。

今天,10月8日,刚好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就在刚刚,他一大早打来电话,说这几天通过用药,感觉确实好了不少。

现在,我给你说说这里头的奥秘吧。

这个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啊,是一种周围血管病,多发生在下肢。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的下肢动脉或静脉因为种种原因堵塞了。它如果控制不好,的确有截肢的风险。但是医学发展到现在,很少有人会发展到那一步。只要认真对待,及时治疗,它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祖国传统医学管这个病,叫做脱疽。就分型来看,最初局部缺血的时候,一般划分为寒湿阻络。到后来,下肢营养障碍了,一般划分为血脉痹阻。再后来,可划分为热毒伤阴、气血两虚等等。这时候患者症状就十分严重了。

当然,对大部分人来说,寒湿阻络是最多见的。这类人的典型表现就是,患肢发凉、疼痛、麻木,遇寒加重,走路时间长了腿疼,跛行,休息之后可以缓解。另外就是,患侧皮肤可能苍白、枯槁,摸上去不温。还有他们的足部动脉,你一摸,跳动不明显。中医管这个叫做趺阳脉沉弱。看舌脉,往往是舌淡苔白薄或白腻,脉象沉迟或者沉细。

这个现象,咱们用中医的思路看,就是寒湿凝滞,下肢阳气不通,气血受阻、经脉阻滞。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中医外科学里头,对此有明确的论述。阳和汤、独活寄生汤等传统配伍加减,都可以用。但是我前面说这个啊,是北京杏林前辈房师的经验配伍。这是早在40年前就蜚声杏林的经验。

这里头啊,有大量温阳之品,比如附子、肉桂、干姜、桂枝。同时,还有补气之品,如党参、黄芪。补气又补阳,脾肾双补,体现出温阳益气,打通下肢阳气的意图。在这个基础上,用大量活血化瘀之品,如赤芍、牛膝、桃仁、当归、红花、苏木。玄参一味,清热解毒散结,以防血瘀日久而化热。这就是基本意图。

其实,脉管炎这个病,在冬天还真就可能加重。因为冬天气温低,下肢阳气更为虚弱,症状会明显一点。上头这配伍啊,相对比较周正。它肯定不能适合所有人,但对一部分人来说是有指导意义的。我把它解读出来,供读者借鉴,也供杏林同行们参考。您如果有需要,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化裁、应用。

当然,任何方法,都不能替代科学预防。我们得明白一个道理——腿,尤其是双脚、小腿,距离心脏最远。它们是肢体末端,受阳气温煦最少啊。因此,它们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故我们就要避免一些,导致下肢阳气不通的行为。比如长期不运动,对高血脂、高血糖置之不理,长期吸烟酗酒,不注意下肢保暖等等。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