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到底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
要我坦然承认其实我没怎么做功课就是去到此一游还是蛮难的,要承认我的旅行好像并不是那么精彩那么酷,对于我这种习惯性要当最特别的烟火的人而言有些不甘心,但这的确是事实。
无论是2013年的一时兴起,还是2017年的放松一下,我其实都没啥好说的,因为随手可抓一大把的游记。而我很多时候还懒得去提前查好,用这次和我一起出行的旅伴——表弟的话来说,怎么我问你什么你都不知道?
那他都问了我些什么,比如:
香港的自来水从哪里来的呀?是海水净化的吗?
香港的冷气为什么打得这么低啊?
维多利亚港湾到底是指的哪一侧?
要知道我上次去香港可是直接手机三天没用,全靠一张嘴和一幅旅游地图走遍香港,还去了一个小岛游玩,被同行的小姑姑夸奖了许久。但时过境迁,这次旅行我大部分时间还是没能用上手机这个外挂。因为我的手机里只有中国电信卡,一到香港就直接gg,全程无服务,应该是因为我根本就忘记了要开通这项服务。可他的电信手机全程仍然在线,所以可能因人因地而异。
当然我现在网上查了之后知道应该提前打电话给电信客服开通,或者提前去营业厅换一张国际卡。被嘲笑的感觉真是暴风哭泣,在大部分没有wifi的地方只能含泪向这位开通了国际套餐的大佬要求分享热点。
所以以身试错的我要提醒有计划出境出国游玩的GEO读者:
出境前一定要与手机运营商确认旅行目的地的手机套餐服务情况。
然后自认为属于智商担当的我虽然很想吐槽表弟不能百度吗?可还是耐心搜索了之后,回答这几个问题吧,毕竟我也是一个严肃认真的地理学人:
香港的自来水从哪里来?
他的猜测是海水淡化,有一部分是对的,因为早在1999年的时候香港79%的冲厕水都是经过处理的海水。而且咸水冲厕是免费的哟~
而家里或宾馆里水龙头里流出的水却70%源于东江。这段供水的历史比香港回归的历史要更久,因为早在1960年的时候港英政府就向广东政府买水。
搜到这段资料的时候,脑子里就突然想起高中历史课本: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
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啊,由于自然因素一直匮乏淡水资源的香港原来五十多年前就离不开内陆的水啦,比香港回归祖国早了30多年。
凤凰网2015年在供水五十载纪念时专门就此作过一篇报道:
那么是香港缺水由哪些自然因素影响呢?首先是香港九龙半岛三面环海,缺少自然存在的湖泊和河流,再者地下为储水性能差的花岗岩层,地下水储量也不丰富。
所以开埠初期,香港的淡水资源是以收集山涧水和雨水为主的。可随着经济的发展,香港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加,1963年又发生了大旱,这对于经济即将腾飞的香港而言不可不谓是大危机。
那么说完香港的原水是东江,澳门的原水是哪里呢?就是西江啦~不是开玩笑,真的是叫做西江,据央视新闻的报道,澳门超过九成的原水来自西江磨刀门水道。
但之前网传澳门的水比香港的便宜许多,引起某些人的不满,其实从供水的图上看很简单啊,香港引的是上游的东江水而且有从低处往高处走的大量工程建设,澳门引的就是西江尾端珠海市的磨刀门水。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ter_supply_and_sanitation_in_Hong_Kong
嗯,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现在是:
香港澳门大部分的原水是珠江水,经过处理的海水只用于冲厕所。
说完了水,表弟说这次旅行中感受最大的就是“温差”,因为有冷气的餐厅和商场以及地铁实在是让我们深刻体验了很多次瞬间穿越到冬季的冻僵经历。
为什么空调是16度?
这一点是表弟的疑问,也是我又答不上来的一个困惑。网上有许多声称有研究证明温度较低会让人更加想要买买买,可能因为我们并不富裕,所以冷气开得太足,反而让我们想要逃离。但仔细想想,一个热得流汗的商场,我们应该更不愿意进去吧。而且冷气足至少让你感觉比较干爽,试衣服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汗渍,也不会沾到别人的汗渍。
再说地铁,其实上海地铁也很冷。而且这一点在我看来其实好理解一些。因为要通过制冷系统促进空气的循环吧,即使没有让外部的空气也加入这个循环之中,可在地铁高峰期的时候,有低温的冷气总还是能减轻一下各种各样的谜之味道给乘客带来的不良感受。
再说店家,我们进去的所有餐厅中,只有中环的添好运没有特别冷,因为它是半敞开式的,应该主要是商场整体的制冷系统在起作用,加上餐厅的热火朝天,感觉竟然是最舒适的。其他所有吃过的餐厅也无一例外地冷,当然也无一例外地很狭小,寸土寸金嘛。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温度打得低,估计刚坐进去人与人就黏在一起了吧。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热了不能脱层皮,冷了可以加件衣。所以虽然想吐槽这种瞬间的冷冻效果,但非专业出身的人想不明白没关系,带上一件小衣服就有备无患咯~因为反正也不会因为我想温度高就温度高嘛~
所以,这个真是差点让我们冻感冒的经历希望让读到这里的你长了个记性:
去香港记得带个披肩或者小外套,在室内就不会冻着啦。
再来,维多利亚港湾到底是哪一侧?
不得不承认,这个问题有难倒我一秒钟,然后我就回答两边都是。因为我也和表弟一样瞬间错把海港当河港,以为有凹岸和凸岸,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里是深水不冻海港,所以当然两岸都是港湾啦。
经过资料的搜索之后,我现在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那就是,一万多年前的时候香港岛还是大陆的延伸部分,但是由于山体的断裂下沉和海水入侵,太平山和九龙之间的这个山谷就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成为了九龙半岛与香港岛中间的维多利亚港。
http://www.cruise.com.hk/en/routing.php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ctoria_Harbour
但从地图和卫星地图上看,目前海港西北部、青衣附近的葵青货柜码头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运输中心之一。
手机截图,来自港铁mtr app.
但对于我而言,尤其是遭遇了今年首例台风“苗柏”的我而言,其实我更关心的是台风来了这些海港该怎么办,在危急关头能够让船有避风的场所才是一个港口能够长久居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吧。
当然这也是“避风塘美食”的出处。在维港两岸,就有不少的避风塘可以供船避避风头。其中香港第一个避风塘就是:铜锣湾避风塘。所以,下一次去的时候,应该可以考虑去真正的避风塘吃吃避风塘炒蟹,弥补遗憾。
这一次,我们是6月12号一大早乘风破浪地去往了澳门,所以并没有直接感受到八号风球的威力,只在回程的快船难买和飞机的延误上深刻体验到了。而在6月13号的《大公报》要闻上也窥见了让我们深感台风威力的报道:
苗柏袭港期间,海陆空交通大受影响,港内线渡轮服务全部暂停,41班航机取消,322班延误......
所以最后一点就是我们最始料未及的:
夏秋季节出行遇上台风之后别想着行程会如期准时,享受当下吧,别以为会出现准点的奇迹。
嗯,我们的班机就严重延误了,导致我整个人也以此为借口颓废了两三天。当然主要是因为懒惰小人发作,好歹今天是更新了呢~给自己的勤奋小人鼓个掌!
到这里,就是我这次主动愿意做的一点小功课,更新题图里我最喜欢的竹子形态的建筑:
自个儿坐在巴士上拉的全景~
维港两岸有那么多高楼大厦,可最有辨识度的这幢大楼非中银大厦莫属。这座被誉为香港建筑里程碑的中银大厦犹如竹节一样茁壮地节节攀高,锐意进取的生机彰显无遗。它矗立于香港岛的中心位置,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雄心,也蕴含着贝聿铭年少时的记忆。(没错,我回来之后做了功课,就是马后炮)
贝聿铭的建筑物从来不会随波逐流,他的作品中既有卢浮宫前的金字塔,也有苏州城中的博物馆,这些将建筑本身与空间结合、运用技术妙用建材的现代建筑是贝氏“让光线来作设计”的经典宣言。
我与这幢大厦的近距离接触有三次:2013年第一次是坐着从山顶缆车下来后坐着巴士经过看到这座大厦斜面的“光线”很是别致,但也没多想;2017年第二次是从湾仔坐着巴士去往中环,正好在附近遇上了红灯,所以才关注到原来这幢夜间最具有辨识度的大厦叫做“中银大厦”;当天晚上我们准备去坐山顶缆车,从金钟地铁站走去坐缆车的时候,网络不是很给力,幸好我记着就中银大厦在附近,才顺利找到登顶的入口。
嗯,这下好像可以收尾了呢~
总体概括一下这次在香港旅行的小体验,对于表弟而言就是看到了许多他爱的波鞋(然而有某些经典款并买不起)和想吃的美食(然而还有一家华嫂冰室没吃到),对于我而言就是一次被自己的无知惊吓到、而且脑子非常不够用的旅行。尤其体现在最后即将离开的时候,我还把八达通地铁卡不小心随着餐盘一起扔进了垃圾桶。反应过来的时候赶紧去找,幸好保洁员非常负责任也很认真地帮我找到了差点遗失的地铁卡。
总之,这是香港的旅行一次脑子没有随身带的漫步,到了澳门之后,就不太一样咯。因为入住的酒店服务简直是完美,晚间又有无所不知的朋友Dennis带我们游览了一圈澳门。因为有这样一个称职的地理老师存在,我就没有被表弟一直怼,因为他提出的所有问题,Dennis都可以回答得出来。当然大部分也都让我增长了新知,这一部分今天就不写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竟然忘得差不多了,另一部分原因是我还没来得及马后炮地补一些功课,正在拖延着。
但这样看来我的这次出行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或许就该坦然地承认,真的没有吧。相比2013年第一次和小姑姑来香港时的激动欣喜,这次的旅行更多是就走走看看被嫌弃。
我这两天就是在逃避,因为觉得竟然我的旅行是没有意义的,竟然不是精心设计,独一无二的。不太能接受我的旅行竟然不是最酷的诶。。。
到今天归结出了一点点内容——手机服务、自来水源、空调超冷之后,我写了要接受台风带来的不可抗力,感觉终于与懈怠颓废的自己稍微和解了一丢丢。
或许我已经不再追寻旅行的意义,不再拥有所谓华丽的冒险,而是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旅行并不是在追求文化含量,而是更多地像《旅行的艺术》那样在寻找、在冲撞,是内在灵魂与自己所处环境的对话,也是徘徊在自己和社会、个人与全体、景物与精神之间的思考。
余秋雨在推荐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中这样写道:
旅行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的体验,这种幸福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
这种积极的生活,体现在澳门朋友Dennis身上是带着我们探访澳门大街小巷时的热忱,体现在寻找波鞋的表弟身上是探测未知环境的勇敢,体现在我自己身上更多是从自己与环境的斡旋冲撞中找到乐趣。
这种漂泊的经验对于我和表弟而言更多是一种主体的感受,这里和家里不一样,可能我们很饿的时候附近并没有食肆,可能我们会吃得很撑走也走不动,但这种感受越拓展,越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活的繁芜杂乱,越是我们体会到的旅行生活的本真。
因为没有太多知识、没有太多预设、没有太多追随,我们才没有那么多亦步亦趋、匆匆追赶,才会停下买买买的脚步,慢吞吞地坐在天星小轮上陶醉于夜景。
这种漫游的见闻不见得有多么高效有趣,甚至写不出值得传颂的游记,但回想起来却是比摇旗呐喊的旅行更有品质的感受。因为有了走错路的经历,才会看到大厦背后的烟头与狼藉。眼前的景观与脑子里原有的想法之间产生的奇妙的冲撞,原本的刻板印象气球被内心的小声音一下就尖锐地戳破了。
尽管从出发时的期待和回程时的结果来看,可能有吊诡的情形,也可能有些许意犹未尽。但这样一趟有情绪流动与跳跃的旅程,是只有出发之后才会亲身体会到的——飞机攀升给人带来转变的力量、脚下云层给人带来的安详与平和、车水马龙给人带来的时光飞逝感——独一无二的体验。
所以可能于我而言,旅行前、旅行时与旅行后,之后的思考与阅读会带来更多的体悟吧~
在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还有这样一种目的不明晰的生活方式——旅行。
哦,还有一点好处是明确的,白天走累了之后晚上会睡得更香甜。
祝你也能踏上旅途、享受旅途
P.S.游记的话我觉得知乎、微博、穷游、蚂蜂窝都很多,不差我这一篇。但这样一篇最终扯到《旅行的艺术》的随笔可能就我这个书呆子会写,嘻嘻~
*1950年1月6日,英国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1954年6月17日英国与中国建交,当时为代办级外交关系。(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4-04/30/content_5555940.htm)
**早在1960年,港英政府就已向广东购买2270万立方米东江水。之后随着用量增加,购买量不断上升:2008年至2009年香港淡水日消耗量为262万立方米,这期间约有80%饮用水都来自广东东江。2011年12月5日,香港发展局与广东省水利厅在深圳签署了2012年至2014年东江水供水新协议,根据新协议,香港将于2012年缴付35亿3870万元、2013年缴付37亿4330万元和2014年缴付39亿5934万元的固定总金额,作为购买东江水的费用,这些协定保证了香港有充足的淡水资源——70%的水来自广东东江。
(http://discovery.163.com/12/0510/23/816BTV2A00014N6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