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两组图看出,人们是如何断章取义、妄下结论的
断章取义、盲人摸象、妄下结论,还没有看到事情的全貌,就简单粗暴地做出判断,是很多人看事情、做结论的习惯。
很多人肯定会觉得不以为然,或者认为自己肯定不是这样的人。好吧,我们试着用两组图来看看,人们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大都是如何判断的吧。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第一组图画的是什么。
画面1.
当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大多数人第一反应会是,这是一个美女头像。
画面2.
看到这幅画面时,会看到这个美女正在举手。
画面3.
再看到这幅画面时,会看到这个美女正把老虎揍得嗷嗷叫。
画面4.
再看到这幅画面时,人们就又有些晕了,又看不明白啥意思了。
画面5.
当画面的“全景”展示出来后,人们明白了,原来这是一幅讲述思维重要性的哲理图。
画面6.
然而,事情并没完,貌似是有两张哲理图。
画面7.
又有很多人要犯晕了,到底是有几张呢?
画面8.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全景图,图片真正要表达的是“温故而知新”的道理。之前看到的七张图和人们的判断都只是整图中的一部分而已。
这样一个结果可能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或陷入沉思。
不要认为这很可笑,也不要认为这是极端案例。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其实会经常犯类似的错误。很多情况下,你看到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或者是露出海面的那一部分。一个具备强大思考力,具备大格局与深度能力的人,一定不会急于做出判断,他们往往具有系统性、立体化思维,他们都是边观察边思考,待(尽量)看到事物的全貌后,才会做出相应的结论。
以上的第一组图是将一幅全景整图从小到大的展示,下面的第二组图我们会将一幅全景整图从大到小进行展示。
画面1.
这是一幅关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哲理图,并且是用人物对话的形式呈现的。
画面2.
这张图还保留有原来图中要传递的关键理念——“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是没有了人物对话。
画面3.
再看这张图,就变成了一只小牛在家中扫地了。
画面4.
这张图就只能看到小牛在扫地了。
画面5.
接下来只看到了牛脑袋。
画面6.
最后,只看到了一只牛角。
这组图要表现的,就是典型的断章取义、盲人摸象思维。这样一张很棒的全景图,可是由于个人的格局不够、不懂得全盘考虑,这样他无论如何也看不全、看不懂了。他只能看到他懂的、他认为的或他感兴趣的那一部分——牛角,这样,就离事情的真相已经偏差十万八千里了。
如果你还没弄明白这两组图到底在说什么,建议你再好好看看、想想吧。已经有无数人因为它们而受益了,益处就是你的格局与深度思考能力变大变强了,你看物处事会变得理加客观与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