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制原子弹期间,犹太商人送来稀缺物资,还好被他识破陷阱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中央对23位国宝级科学家授予“两弹一星元勋”称号,以表彰他们在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事业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可事实上,这张“两弹一星元勋”名单中,本应出现第24个名字——杨承宗。他是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关键原材料浓缩铀的制造者。在1954年时,他还以一己之力,解决了新中国核事业的大型危机。

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

今天,带你走进杨承宗和浓缩铀的故事。

1954年的一天,一群犹太商人突然秘密到访中国,声称能够为中国提供浓缩铀,并顺势捧出一份样品。

这群犹太商人的到来,在中央内部引发轰动。因为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这些浓缩铀无疑雪中送炭。

浓缩铀指的是,经过同位素分离后,铀235含量超过天然含量的铀金属。铀本身就是一种极其稀有的放射性化学元素,铀235的含量在天然铀中仅占0.7%。这其中,只有浓缩丰度超过90%的铀,才能被用于制造原子弹。

据了解,足足200吨天然铀矿石,才能提取1公斤的武器级浓缩铀,其珍稀程度不言而喻。

1954年时,中国正处于攀登高峰的最关键时期。一方面,通过持续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终于打出军威国威,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空前提升。但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仍旧对中国虎视眈眈。

美国陆军档案明确记载,早在抗美援朝战争刚刚打响的1950年末,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就提交过一份“迟滞目标”清单。他提议向中朝投掷26枚原子弹,沿鸭绿江设置一条放射性地带,以阻碍中国参战。据悉,美国甚至一度将原子弹运送到了朝鲜半岛沿海的航空母舰上,并对朝鲜首都平壤展开模拟核袭击,不良居心显而易见。以此为代表,3年朝鲜战争中,美国共6次提出核战计划。

原子弹的杀伤力,早在1945年便昭示世界。美国投放至日本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释放出了相当于13000吨TNT烈性炸药的威力。其瞬间杀死了约7万人,随后半年间,又有10万余人陆续死于烧伤、辐射和相关疾病。相关地区的辐射污染,延续50多年仍未消散。

官方公开信息表明,小男孩原子弹所承载的64千克铀中,仅有不到1千克铀参与了核裂变。而真正转变为能量释放的部分,仅为0.6克。这足以可见,浓缩铀与核武器的力量,有多么的惊世骇俗。

尽管朝鲜战争期间,由于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以及提防苏联等原因,美国最终没有发起核战。但美国原子弹却切实地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与压力。本就计划开展原子弹研究的中央政府,更是下定决心要尽快研发出中国原子弹。

当时的苏联还是友善的老大哥,为新中国的军事工业建设提供大量帮助。不过在原子弹这项仅美苏英三国掌握,杀伤力无可匹敌的武器上,苏联并没有那么大方。无奈之下,中国专家只能从零开始,摸索着原子弹相关知识。

原子弹爆炸的原理,简单理解就是通过铀等重原子核在裂变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所实现的。很显然,铀235就是研发原子弹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然而,由于铀自身的珍稀度,提炼工序的复杂度,以及国际社会对核武器的敏感性。当时的中国根本无法通过公开、正规途径获取浓缩铀。中国的原子弹研究,还没正式起步就遭遇到瓶颈。在这般背景下闪亮登场的犹太商人,称他们是雪中送炭,毫不为过。

对于犹太商人提交的样品,专家很轻松就确定其的确为铀金属。但想要进一步鉴定其同位素是否为235,以及丰度是否达到90%,就需要一种名为“重同位素质谱计”的高端科学仪器。而该仪器和浓缩铀一样,中国根本无法获取。

眼看着原子弹研究再次陷入中断危机,杨承宗终于站了出来。杨承宗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4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镭研究所留学,师从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长女)。

1951年博士毕业后,杨承宗拒绝了法国国家科学科研中心,年薪55万法郎的工作邀请,毅然决然回到祖国。与他同行的,还有居里夫人曾经亲手制备的10克碳酸钡镭标准源,以及掏光所有积蓄备置的科研设备、书籍。

回国后,杨承宗被任命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化学研究室、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研究室主任,全力填补着中国放射性化学方向的空白。

杨承宗晚年

1954年,杨承宗临危受命,承担起检测犹太商人浓缩铀的任务。他利用现有的简单测量仪器,根据放射化学的蜕变原理,圆满完成任务。结果显示,犹太商人提供的浓缩铀样品,只是普通的天然铀,其中的铀235含量非常低,根本无法用于原子弹研究。

杨承宗不仅帮助政府免除了一笔巨额损失,还使中国成功避开“用普通天然铀研制原子弹”的陷阱。

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国于1964年10月16日引爆的第一颗原子弹,其所使用的武器级浓缩铀原材料,也是杨承宗率队提取的。1961年,杨承宗被调任至北京铀研究所,出任业务副所长。他率领全体研究人员苦苦专研、试验3年,最终成功打造出一个铀冶炼试验场,并生产出2.5吨武器级浓缩铀。这项成果,直接推动了中国原子弹事业的飞跃性发展。

新中国原子弹事业的建设,只是一个缩影。其清楚地展现了,中国的“科技强国”之路走得有多艰难。相应的,每一位像杨承宗这样的科研人员,都值得我们的尊敬与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