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吉州窑变(8)谷雨诗会
(诗文)吉州窑变(8)谷雨诗会
文|01一线
曾记否,2019年4月13日,吉安为策应市委市政府“三山一江”旅游发展战略,在闻名遐迩的千古名窑吉州窑所在地永和镇成功举办了“美丽中国·锦绣庐陵”2019年吉安县吉州窑谷雨诗会。当年,吉安各级政府领导、各界群众作家诗人参加了盛会。今年4月20日,根据本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安排,中共吉安县委宣传部、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吉安县文联又将在此地举办“颂党恩 歌窑火”第十四届庐陵谷雨诗会。吉安县文联旗下的文学协会、音乐舞蹈协会、书画协会、诗词学会、摄影协会承办,嘉瑞瓷器和李渡酒业将协办这场盛会。
据明《东昌志》载:“谈庐陵之盛,萃于永和。”永和镇,是闻名遐迩的吉州窑所在地,自三国吴末置东昌县治而开埠。南齐朝,又辟为焦度将军的封邑。唐末五代,“民聚其地,耕且陶焉”,开始置“柴草市”。北宋真宗景德(1004年)为镇市,制监镇,司掌磁窑烟火事,辟坊巷六街三市。即上市、中市、下市“三市”,瓷器街、米行街、莲池街、锡器街、柴草街、鸳鸯街“六街”。永和古镇在南宋最盛时具有“六街三市七十二花街”的繁华规模,有直接为瓷业而设的专业市场,如瓷器街、柴草市等。还有粮食糟行、竹木商行、五金店辅、茶楼酒肆等。
永和镇因濒临赣江,当时主要以赣江水路运输为主。当地经商者“一把包袱一把伞,走到湖广当老板。”无数的家乡人,到湖广川黔一带经商,勤劳诚信,历尽艰辛,成为“江右商帮”中的一支劲旅。受深厚庐陵文化的熏染,他们积累财富后,回乡大兴土木,修祠建房铺路,改造环境,改善居住条件。房主在建材和家具上装饰宣扬着儒家道德或人情世故的雕刻、绘画、楹联、格言和匾牌,寄寓着对吉祥安康生活的期盼。至宋代时,永和吉州窑制瓷业得到飞速发展,陶瓷名贯九州。
吉州窑,又名东昌窑、永和窑,是中国古代南方最著名民间瓷窑。创烧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1200多年历史。据《景德镇陶录》记载:“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时出吉州”;“先有吉州,后有饶州(景德镇)”。北宋时,这里集我国南北各窑制瓷技术之大成,产品以黑釉瓷和彩绘瓷为代表,黑釉瓷中的各种釉斑、木叶纹、刻花和剔花等独树一帜,尤具特色。南宋时,这里的黑釉窑出产了我国陶瓷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黑釉木叶天目纹盏陶瓷。永和窑产品具有“似陶非陶”,击之有金属声,成为区别其他窑品的显著特征。
吉州窑的木叶天目盏属国内外首创,极为名贵,深受各国欢迎,产品远销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各国。吉州窑陶瓷艺术对国内外陶瓷艺术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当时国内许多瓷窑都学习借鉴吉州窑的烧造技术,吉州窑的许多工匠去景德镇瓷窑,带去了技术,促进了景德镇瓷器烧造技术的提高,其中釉下彩绘为景德镇元代青花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故史称“先有吉州窑,后有景德镇”。吉州窑产品“器走天下”,誉满世界,许多国家博物馆把吉州窑瓷器作为镇馆之宝。永和镇瓷业的兴盛,又带动了商业、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时商贾云集、樯桅林立、车辐辘辏,成为“舟东一大都会”,“实西南之一都会也”。“古庐陵,吉州天华物宝域;老东昌,永和人杰地灵群”。宋时成为江南一大重镇,号为“天下三镇”之一,印证了吉安“金庐陵”“江南望郡”的美誉。这里的街、巷、院、路,大多以窑弃匣瓦铺筑地面,为古瓷镇的一大特色。
永和是一座两千多年的古镇,特别是自宋以来,这里不仅闪烁万家灯火,汇集八方商贾,而且是“文墨之邦”。永和的山山水水是许多文化名人游历之地,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基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大书法家和诗人黄庭坚、“诚斋体”创立者杨万里、民族英雄文天祥以及胡铨、刘辰翁、解缙、罗洪先、王守仁等,或于此访友、或于此览胜、或于此讲学、或于此小住,留下不少诗文和遗迹。境内有楼台亭阁、祠宗寺塔等名胜40余处。最著名的称为“东昌十五景”,一景一段历史,一桩故事,累被文人吟咏。“苏黄台”是苏东坡、黄庭坚讲经论道的地方;“明秀楼”有宰相周必大的诗咏;“金钱池”有状元罗洪先的诗咏;“东坡井”有苏东坡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他在这里小住,为观题名,在这里会见了农学家曾安止,曾为其所著《禾谱》补写了农具图,作《秧马歌》。
苏东坡贬滴海南岛,数年后被朝廷召回,入江西顺赣江而上,早闻欧阳修老师家乡吉州窑颇负盛名,便在永和呆了一段时间。时任泰和县令的大诗人黄庭坚闻讯前来。在游览建于南唐的清都观时,道观谢道士易庵先生欣然设宴接待了他们,并让他们留宿清都观。在品茶把盏之间,苏东坡获悉易庵先生与己同岁(66岁),但道士鹤发童颜,饱经风霜的苏东坡却老态龙钟。感慨之余,写了一首诗赠送谢道士,并为清都观题写了“清都台”匾额。其诗《永和清都观谢道士童颜鬒发问其年生于丙子盖》:
镜湖敕赐老江东,未似西归玉局翁。
羁枕未容春梦断,清都宛在默存中。
每逢佳境携儿去,试问流年与我同。
自笑馀生消底物,半篙清涨百滩空。
苏、黄在逗留永和期间,在清幽恬静的清都观前,二人谈诗论典,不亦乐乎。后人便建“苏黄讲经台”以记其胜。讲经台前有一小池,苏、黄二人童心未泯,向水中投掷铜钱戏耍。说也奇怪,之后小池竟生出一种叶如金钱的萍藻,人们遂美其名曰:“金钱池”。现吉州窑湖畔依稀回响苏、黄游览永和时木屐徐敲青石板路的清音余韵,只可惜苏的墨迹荡然无存,永远的传说,记录永和的灿烂历史。
明《东昌志》记载永和这里:“天星分翼珍,地势接吴楚。唐开匡仙祠,宋建丞相府、绿野坊、清都观,游赏堪画图。到处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六街市连廒峻宇。金凤桥地杰人稠,鸳鸯街弦歌宴舞”便是时称“永和为天下三镇之一”的历史写照。
马头墙,青砖瓦,堆花美酒醇而香。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青砖小瓦马头墙,灌木回廊绣阁藏;梦里水乡芳绿野,玉谪伯虎慰苏杭。这是对宋时庐陵永和镇的另一个侧面的写照。永和古老建筑是骑墙黛瓦、画檐跷角、门窗雕刻、古色古香。这是一帧古老文明的画卷,灿烂辉映在历史星河。宋代,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井、古桥、古樟、古庙观等建筑,遍布在吉安永和镇的山乡绿野间,一条条用阻坛和窑砖铺成各种图案的长街古巷,纵横交错,妆点着古镇的风貌,见证了古镇的千年风云变幻。而在庐陵街头巷尾,在茶余饭后,人们仍然在津津有位地讲述着永和老街故事。
如今古迹名胜历数百年,天灾兵祸,多忆湮没,有的仅存遗迹,只有24个如冈似阜的古窑包错落有致相嵌在镇旁的田野上,用万古不化的语言向人们展示古镇昔日的辉煌;建于唐代的本觉寺塔依然耸立,成为永和古镇的标志。
永和镇除了来此地的经商人士,也常常出入达官显要。这里不仅陶瓷驰名中外,地方特产和小吃也十分丰富,千年来传统留下来了许许多多香脆的果饼类糕点。伴随着永和瓷器,有的传播到了东南亚各国,甚至全球享用。主要特产以永和全镇内的豆腐、堆花米烧、冬酒、烧饼和赣江沿岸的锦源林洲白沙超果等村委会的车前籽闻名遐迩。白沙的萝卜;超果的凉薯、大蒜、久负盛誉;水稻以岭上、龙山、南安、西坑村委会著称,米质好,产量高。另外,东昌永和还有诸如酶豆腐、辣椒酱、裹面粉炸的鱼味浓的白沙鱼崽干、鲜甜的禾花鱼崽、辣炒嗦螺、喷香的白沙香干萝卜、酸酸甜甜辣辣的萝卜、酱饼里、艾米果、滑糖饼、油饼、油条、稻子米果、糖炒米果、白糖糕、春卷、米糖饼里、糯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状元红、兰花根、凉粉(夏天小吃,分黑色和白色两种)、火腿粽子等丰富的小吃,让你留恋忘返!
如今,幢幢具有浓郁庐陵特色的古建筑风韵错落湖边,与古朴精致的仿宋街、大气典雅的吉州窑博物馆等以及周边古民居交相辉映,不仅让千年庐陵文化可以触摸、可以感知,更带给永和百姓深深的自豪。全镇各乡村自宋至明清古建筑、巷陌内外的古井、水塘等,以万古不化向人们展示古镇昔日的景象。
今天,站在文天祥祖居地的沙窟白泥山上眺望永和,二十四座奇峰窑包,如岗似岭;吉州窑遗址内,本觉寺塔、周必大玉石塑像、清都观、取土池塘等交织在一起,水光山色、人文树木,风景秀丽;宋元古街一幢幢店房依堤傍水,挨挨挤挤,弯弯曲曲。幽深古巷、高墙如林,在街的边上不时伸进,令人赏心悦目。如今新建的东昌仿宋街,在古街的中间伸出,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木格窗棂装饰出陶都遗风。还有新建的“周必大读书台”、“苏黄钓鱼台”、“舒翁轩”、“秋月寒江亭”再现出东昌十五景。
永和镇是一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镇,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凭借瓷业的兴盛,商贾云集,宋代更有“天下三镇”之一的称谓,是庐陵文化和江右文化的代表。古镇内除有保存完好的古窑包遗址24座之外,还有明清建筑117栋以及历代名人在此游历、讲习、会友留下的许多诗词歌赋、遗迹名胜等,对于研究历史、科学和文化有着极高艺术价值。
为充分发掘和保护永和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和传统制瓷工艺,展示吉安县灿烂辉煌的庐陵文化和陶瓷文化,吉安当地政府决定恢复而兴起千年吉州窑瓷器业、吉安古庐陵旅游和永和本土饮食三大支柱文化产业,也就是在1982年,当年吉安成立了“吉州窑古陶瓷研究所”和“吉州陶瓷厂”,吉州窑的名贵瓷器产品逐步得到恢复,有的仿古瓷、陈设瓷甚至相继进入了美、英、法、日等国。
2012年起,吉安县倾力建设吉州窑景区。整个景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以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庐陵文化、陶瓷文化、宗教文化和古镇文化为宗旨,以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庐陵文化集中展示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目标,建成集文化、旅游、休闲、考古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一期工程现已完工,建成了3个旅游区域10余处景点,即陶瓷文化展示区,包括博物馆、文化广场、观演戏台、古村落等,主要展现千年吉州窑陶瓷历史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旅游购物商贸区,主要是东昌路仿宋古街,游客可以在此休闲购物;遗址保护核心区,即遗址公园,由考古研究中心、陶艺展示中心、观光休闲中心组成,还原了吉州窑千年窑火的兴盛,再现古代陶瓷制作、煅烧的工艺,并设有游客手工作坊,供游客参与体验制作陶瓷。
吉州窑景区位于赣江中游西岸的吉安县永和镇,距吉安县城13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集文化、旅游、休闲、考古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
今日“颂党恩 歌窑火”第十四届庐陵谷雨诗会在闻名遐迩的吉州窑所在地永和镇窑尚房隆重举行。吉安县文联主席刘冬兰致辞,吉安县委宣传部XXX和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长康泰作了热情洋溢讲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副主编宋彩霞为诗会献诗助兴。
来自全市13个县(市)、区各学(协)会、市直、市老年人大学长青诗社主要负责人及诗人代表等共150余人汇聚一堂,举行各地选送的近92篇诗歌朗诵会,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盛宴。会上辅以音乐、戏曲、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将诗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一段段激昂的诗歌朗诵、一曲曲美妙的配乐在整个会堂回荡。大家在一起,趣在其里,乐在其中,沉醉在诗情画意中。
笔者幸会参与诗会交流,感慨此届谷雨诗会主题诗文和永和镇吉州窑焕发青春活力,现以《谷雨诗会歌窑火》以记其盛!
(一)
最喜牛年谷雨姱,诗词佳话永和家。
东风又送明妍景,好雨催开富丽花。
窑火映空欢盛世,人心向党沐朝霞。
阳光普照千山绚,古老神州耀物华。
(二)
窑兴东昌古县扬,赣江水道泛金浪。
六街辐辏宣津渡,三市喧嚣映马行。
瓷器琳琅铺满目,商离背井席鸳鸯。
千年火焰燃风月,舒氏门庭木叶芳。
(三)
谷雨诗词卷上花,春光易得日归斜。
川流车马从歌会,对答东风集赋家。
锦绣文章窑里旺,云蒸霞蔚目中华。
芬芳世事催人老,大美江山复吐芽。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著名科技工作者。2018年进入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会,担任学会理事和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2020年担任《庐陵诗词》电子微刊编委;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2019年4月13日当选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担任协会期刊《庐陵文苑》及其微刊编委。2020年荣获中国乡村作家荣誉称号。曾在《中国作家文库》《当代散文精选》《当代诗文精品荟萃》《作家作品精选》《当代文学精选》《诗赋中华》《当代文学精选》《中国诗歌作品选集》等大型文献、《中华文艺》《诗文杂志》等期刊和《东方烟草报》《江西晨报》《井冈山报》等报纸发表文学作品。有100余项各类成果和业绩分别获得省部级、市级、县级荣誉奖励。个人事迹载入《走进大家》《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神州杰出人物》《世界名人录》等大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