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于罪孽的机会与可能
□赵健雄
这是一本旧书,由奥地利习性学家、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康拉德·洛伦茨所著,1973年面世,距今已近五十年,国内译本也出版二十多年了。
我之喜欢看旧书,除了便宜以外,主要理由是,只有经得住时间淘洗的文字才值得认真读。今天的时髦读物充塞着多少垃圾啊,出版商是把它们当钞票来印的,如果印刷机能随心所欲印钞票,我相信绝不会有人去印它们。
而那些经得住时间淘洗的书,即使需要搭上钱,作者也愿意印它们,至于出版商,所以把它们作为选题,考量的恐怕也不只是金钱。譬如这本书,首印六千册,在其时就不是一个能挣多少钱的数字,而仍沦落到旧书店里,表明买它的人不多。
此书名为《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是要检讨“人口爆炸以及一味追求发展的意识形态的危险性”,而这种源自美国的“现代精神流行病”(洛伦茨语)近些年也已蔓延到我们这里。
作为一个国家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没有比发展(这里主要指经济建设)更重要的目标?对此几乎无人持疑。
在洛伦茨先生看来,“人类在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发展起来许多天赋才能。工艺学、化学、医学等”,所有这些“似乎都有利于减轻人类的痛苦与灾难。然而现在却正是它们在以可怕的、佯谬的方式使人类面临毁灭的危险”
这种危险,一方面指对地球生态的影响与破坏,另一方面还影响与破坏着人类自己的心态,“众多人口紧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城市化必然结果)它不仅会间接地导致人际关系的衰竭,继尔出现丧生人性的现象,也直接导致了侵犯行为的发生。”
对此很少有人从科学的角度予以关照与研究,可是谁没有切身体会呢?
洛伦茨把现代文明称作“与自己赛跑”:“在人与人之间相互竞争的压力下,不仅那些对人类群体有益的事物,甚至那些对个人有用的事物都已经被完全忘却了。”譬如闲暇、譬如优美的品行,而“恐惧性忙碌与忙碌的恐惧正在剥夺人类最根本的特性。”从尔导致他称之为“嗜新症”的现象,即追求越来越强烈的快乐,也就因此日益丧失对快乐的感觉。
在这么一种急迫的生活中,传统成了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东西,代际冲突正由彼此难以理解而发展为仇恨乃至“战争”,父辈往往被当作陌生的“假种”来对待。
而传统是这样一种东西“在缺乏对其内部组织成分之间众多的的相互作用有充分认识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地、蛮横地去除其中某个组成部分,否则是极其危险的。”
今天有多少人认识到了这种危险?
我们兴高采烈地否定着前辈的文化,抽出其中某个部分,宣布是落后的,以求更快地发展,至于这种速度最终将把我们引向哪里,发展过程中又会不会因此出现倾复,很少认真思考。
洛伦茨不无担忧地说,“现代人这个物种的确有些变质了。”
我们都有了更强的“可灌输性”,更容易被时尚、大众媒体或其它各种名目的东西影响与改造,“在这一点上,美国和苏联的统治者们绝对是观点相同,都认为这种无限制的人类'条件化’是值得不断追求的目标。”
那么,在这样一个世界上,人类的前途何在?
对此,洛伦茨的说法是:“只要一种危机的起因被充分认识,那么其危害性也就会被大大削弱”。这也是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吧?而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