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不小”!班级管理应从这件“小事”做起
要想检查一个单位领导的管理能力,去看看这个单位的厕所就可以了!
要想知道一个班主任老师的班级管理能力,看看这个班级的卫生情况就知道了!
班级卫生看似是小事,但是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来说,“小事不小”!这正是体现班主任老师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最好窗口。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些班级的卫生打扫总存在三种“奇特现象”,这些“奇特现象”是什么?班级管理应该如何从“打扫卫生”这件小事做起呢?
班级卫生打扫的三种“奇特现象”
1、卫生打扫的速度和效果与学生学习成绩成正比
从班级卫生打扫效果来看,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他们打扫卫生的速度越快,效果更好;反之,成绩差的学生打扫卫生,不仅速度慢,而且效果极差。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一种好习惯,这个好习惯使他们做什么都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且为了不耽误正常的上课,一定会赶在上课前把卫生彻底打扫好。而成绩差的孩子,做什么都不认真的习惯也形成了,再加大部分成绩差的孩子有厌学情绪,他们往往以打扫卫生为借口不愿意进教室,课间时间不打扫,上课铃响后,才拿上劳动工具去打扫卫生,总之是对学习没有兴趣,打扫卫生是借口,逃避课堂才是真。
2、打扫卫生人数越多,效果越差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象在班级卫生打扫中非常突出。
某一个具体的卫生打扫任务,如果安排学生越多,效果就越差,除非有老师现场监工,否则孩子们会互相依靠,卫生打扫速度慢、效果差。
3、成绩差的学生“争先恐后”打扫卫生,班主任也乐于安排
如果有临时迎检任务,学生们都在上课,但是学校会让各班级再把卫生打扫一遍,班主任老师一般会安排成绩差的学生打扫。
班主任认为学生们正在上课,安排成绩优秀的学生打扫卫生会耽误他们的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反正也学不会,不如让他们打扫卫生。其实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正好不想待在教室,能在上课时间离开教室,哪怕去打扫厕所,很多时候也是“争先恐后”。
本来就是为了逃离教室,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打扫卫生,他们的打扫效果能好吗?
班级管理工作中,卫生打扫应该如何安排
1、开学第一天,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创一个高标准的卫生“模版”
开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卫生打扫,班主任老师在明确自己班的卫生区以后,要带领班干部、各小组组长,把室内外卫生彻底打扫一遍,打扫干净后,教育所有学生,以后的卫生打扫标准就按这个“模版”。
2、卫生打扫小组人数不宜过多
班主任老师在安排卫生值日小组的时候,一个小组不能安排过多的学生,避免“人多干活不出力”的情况出现。
一些卫生值日小组的成员从来不打扫卫生,其他组员碍于同学情面,不好意思向老师反映,这就会助长他们不爱劳动的习惯。一个小组人数有限,任务具体到人,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3、卫生值日小组成员要多样化
班主任老师在安排卫生值日小组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分组,各组内要有各个层次的学生,不能让学习优秀或成绩差的学生扎堆。
4、避免“以罚代管”,陷入恶性循环
个别值日小组打扫卫生总是不彻底,在学校的考核中总是被批评,大多数班主任对卫生打扫不好的小组,会罚他们继续打扫,直到达标为止,这种“以罚代管”的方法要尽量避免。
本来就打扫不好,你罚他再打扫几天,可能接下来,罚的天数越来越多。如果某小组卫生打扫不好,可以只给他们一天的补偿机会,只要第二天打扫干净,不再被学校通报或扣分,就算过关,即便第二天又被扣分,也不再处罚了打扫卫生了,要想其它的处罚措施。
5、各个卫生值日小组之间要进行评比和考核
除了学校的正常考核以外,班级也要成立卫生考核小组,对各个卫生值日小组的卫生打扫情况进行总结和通报,定期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班级管理无小事,尤其是班级卫生工作,小事不小!您对班级卫生工作有哪些高见,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