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所创作的最好的作品,不是最好的那幅画,而是他自己
从塑造人的角度而言,艺术教育是引导孩子认识自我、塑造自我的过程。
人类文明史上最著名的箴言,是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刻着的一句:“认识你自己!”这是希腊及后世哲学家们最喜欢引用的一句话,启发了苏格拉底等一大批最有智慧的人。
而艺术教育,正是我们启发孩子“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的情感是什么?我的想法是什么?我的性格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构成了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
没有任何一种课程,能够像艺术课那样,让孩子们充满兴趣地集中面对这么多有关自我的问题。在绘画中,孩子通过颜料与图形向世界传递着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想法,他们逐渐学会了如何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也逐渐通过绘画的过程以及自己的作品来不断地了解自己。特别是孩子正处在各种能力培养的“敏感期”,这样的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构建自我的过程。我们要帮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同时也帮助他们塑造更好的自己。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个非常有名的古希腊神话故事。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国王,擅长雕刻。他曾用象牙雕刻了一座美丽的少女雕像。在日日夜夜的用心雕刻中,他渐渐爱上了这座雕像。他给这座雕像穿上美丽的长袍,像拥抱恋人一样去拥抱她,并期望自己的爱能够得到她的回应。
然而漫长的期待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雕像依旧冷冰冰的一动不动。皮格马利翁没有放弃,他带着祭品来到爱神阿芙洛狄忒的神殿前求助,希望她赐给自己一个和那座雕像一样美丽的妻子。他的真诚终于感动了爱神,于是爱神让那座雕像变成了人——一个温柔美丽的女子,成为了他的妻子。
这就是心理学上很有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研究小学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的寓意就是:当你持续地相信美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的时候,事情就会真的按照美好的逻辑发展下去,最后让你美梦成真。
当一个孩子在创作一个作品的时候,他其实就像雕刻中的那位国王一样,对自己的作品倾注了全部的爱,这种爱是会产生“奇迹”的。首先是“一个完美的妻子”——一幅在他自身意义上的最完美的作品。在课堂上,我们发现每个孩子都会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一种恋人般的感情,下课了都希望能够把自己的作品带走,因为这幅作品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只有艺术创作可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爱、投入和珍惜。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学上的引申意义是:创作者在创造完美作品的同时,也创造了完美的自己。这个故事的主角不是那个美丽的雕像,而是皮格马利翁本人,他对艺术全心全意的追求让他美梦成真,才是这个故事最打动人的地方。
很多人都知道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和作家茨威格的故事,罗丹就是“现实版”的皮格马利翁。有一次罗丹请茨威格到家里做客,饭后罗丹请茨威格到自己的工作室参观。他们走到一座刚刚完成的雕像面前,罗丹掀开雕像上的湿布,是一座美丽端庄的女像。茨威格正想说:实在太棒了!罗丹却指着雕像的一个地方说:“对不起,这里还不太好,需要再修改一下”,说完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就这样,罗丹一会儿改改这里,一会儿改改那里;一会儿嘴里小声咕哝着,像是在和谁说悄悄话,一会儿眼中闪着异样的光芒,仿佛在和某人激烈地争吵……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罗丹才轻轻地出了口气,对着雕像微笑起来,重新把湿布披在雕像的身上。
看着朋友终于完成了,茨威格想走上去和他交谈,不料罗丹却转身走出门,准备上锁,他把茨威格完全忘了!“嗨——,亲爱的朋友,我还在这里呢!”茨威格连忙叫住罗丹,要不然他就被锁在屋里了!
“哦,真对不起,我一忙起来竟把你给忘记了,请不要见怪。”看着被晾在一边很久的朋友,罗丹抱歉地说道。
茨威格真的生气了吗?没有。恰恰相反,茨威格说这次经历比他“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这件事中,茨威格学到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没有一种对所做事情全心全意投入的态度,就没有伟大的艺术家,没有具有伟大人格魅力的人。艺术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意义也在于此:让孩子们在对美的不懈追求中,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美好的人。
比如我们带孩子们去意大利佛罗伦萨写生的时候,孩子们虽然都很小,但他们竟然能够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地观察一座建筑,全心全意地欣赏它,用画笔与它交流。这就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艺术家式的态度和气质,孩子们的各种美好的品格,比如对美的追求、毅力、艺术品位,等等,都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来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孩子在创作一件作品的同时,也在一步步地“创造”一个更美好的自己。孩子所创作的最好的作品,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