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身材与性早熟,别让等待误了孩子
矮身材与性早熟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随着医生诊断能力、家长认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
矮身材是指在相似的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 SD),或低于第3百分位(-1.88 SD)数者。矮小症是一类复杂的内分泌疾病,与遗传、营养、代谢、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家长若发现孩子身高低于同龄儿童6-10厘或者身高增长速度3岁前低于7厘米/年、3岁到青春期低于5厘米/年、进入青春期后低于6厘米/年,应尽早就诊。儿童内分泌专科医生会根据身高、骨龄、生长发育状况、是否伴有基础疾病,并结合体内激素水平和代谢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性早熟是指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呈现第二性征,女孩常10岁以前即出现初潮。调控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机构”叫“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这个“机构”的功能在一个自身设定的时间被启动,导致机体进入青春期,进而出现生殖功能。这个启动时间在社会公认的期间发生就是正常的青春发育,在公认期间之前发生就叫“性早熟”。家长若发现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发育,应及时就医。
按发病机制的不同,性早熟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依赖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和非GnRH依赖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环境因素都与雌激素有关,长期接触就有可能引起假性性早熟。
性早熟的幕后黑手
日常饮食
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常吃鸡、鸭、鹅的颈部,就很容易“促早熟”。
许多反季节蔬菜和水果都可能是在催熟剂的帮助下或提早成熟,要尽量避免给幼儿食用。
洋快餐、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薯条,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常吃可能会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
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
环境污染
环境中有类似激素样的物质,比如洗涤剂、农药,还有塑料产品经过分解会产生类似于雌激素样的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可能通过食入或者皮肤接触,进入孩子的体内,导致其性早熟。
因此妈妈们在选用儿童衣物、洗涤用品时,要注意购买正规品牌的商品,最好是选择儿童专用配方的产品,尽量降低环境污染对孩子带来的伤害。
成人化妆品
大都含有香料、防腐剂和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成分,这些物质极易进入儿童体内,导致过敏。一些化妆品里还添加了糖皮质激素或雌激素,儿童长期使用这类化妆品,轻则可能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重则导致儿童生长发育早熟。
过度光照
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光线会影响大脑中的内分泌器官松果体的正常工作。儿童若受过多的光线照射,会减少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引起睡眠紊乱而可能导致卵泡刺激素提前分泌,从而导致性早熟。
尤其是孩子夜间睡觉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开灯,且尽可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另外,还要避免长时间电脑显示屏的光照刺激而引发的性早熟。
据报道,我国6-16岁青少年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7岁以下身高偏矮儿童检出率为5.2%,生长迟缓检出率为1.9%。我国性早熟发病率1/5000~1/10000,女孩约为男孩的5~10倍,部分城市女孩检出率超过5%,总检出率超过1%,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生活中,很多矮身材与性早熟儿童并未得到及时的发现与治疗。为了帮助大家提高对两病检查诊断的科学认识,现就矮身材与性早熟涉及的常见检查项目做如下科普宣传。临床上发现孩子身材矮小可能并不难,但要明确孩子矮身材的原因,进行必要的鉴别诊断,以达到有针对性的治疗,则需要做较为复杂的检查和分析。导致孩子矮身材的常见原因有: 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特发性矮小症(ISS)、小于胎龄儿(SGA)、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症(Turner综合症)、性早熟以及其他罕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为了明确诊断,对矮身材儿童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乃至智能发育、基因检测等结果综合评估。智能发育检查在鉴别部分矮小合并智能发育落后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矮小症实验室检查
1.生长激素刺激实验
随意取血测血GH对诊断没有意义,但若任意血G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10ug/L),可排除GHD。怀疑GHD儿童必须做GH刺激试验,以判断垂体分泌GH的功能。
生理试验系筛查试验,药物试验为确诊试验。一般认为在试验过程中,GH的峰值<10ug/L即为分泌功能不正常。GH峰值<5ug/L,为GH完全缺乏;GH峰值5~10ug/L,为GH部分缺乏。由于各种GH刺激试验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必须两种以上药物刺激试验结果都不正常时,才可确诊为GHD。一般多选择胰岛素加可乐定或左旋多巴试验。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尤其空腹时有低血糖症状者给胰岛素要特别小心,因其易引起低血糖惊厥等严重反应。此外,若需区别病变部位是在下丘脑还是在垂体,须做GHRH刺激试验。
2.血GH的24h分泌谱测定
24h的GH分泌量能比较正确反映体内GH分泌情况,尤其是对GHND患儿,其GH分泌功能在药物刺激试验可为正常,但其24h分泌量则不足,夜晚睡眠时的GH峰值亦低。但该方法繁琐,抽血次数多,不易为病人接受。
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GF—1)的测定
IGF-1主要以蛋白结合的形式(1GF-BPs)存在于血循环中,其中以IGF-BP3为主(95%以上),IGF—1和IGF-BP3较少日夜波动,甚为稳定,其浓度在5岁以下小儿甚低,目前一般可作为5岁到青春发育期前儿童GHD筛查检测。该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还受营养状态、性发育程度和甲状腺功能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判断结果时应注意。
4.其他辅助检查
①X线检查:常用左手腕掌指骨片评定骨龄。GHD患儿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2岁或2岁以上。②CT或MRI检查:已确诊为GHD的患儿,根据需要选择头颅CT或MRI检查,以了解下丘脑—垂体有无器质性病变,尤其对肿瘤有重要意义。
5.其他内分泌检查
GHD一旦确立,必须检查下丘脑—垂体轴的其他功能。根据临床表现可选择测定TSH、丁4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刺激试验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刺激试验以判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和性腺轴的功能。
性早熟实验室检查
1.基础性激素测定
基础促黄体生成激素(LH)有筛查意义,如LHL提示未有中枢性青春发动,LH>3.0-5.0IU/L可肯定已有中枢性发动。凭基础值不能确诊时需进行激发试验。β-HCG和甲胎蛋白(AFP)应当纳入基本筛查,是诊断分泌HCG生殖细胞瘤的重要线索。雌激素和睾酮水平升高有辅助诊断意义。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
(1)方法:以GnRH 2.5-3.0μg/kg (最大剂量100μg)皮下或静脉注射,于注射的0、30、60和90min测定血清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
(2)判断:如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激发峰值LH>3.3-5.0 IU/L是判断真性发育界点,同时LH/FSH比值>0.6时可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目前认为以激发后30-60min单次的激发值,达到以上标准也可诊断。
如激发峰值以FSH升高为主,LH/FSH比值低下,结合临床可能是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或中枢性性早熟的早期,后者需定期随访,必要时重复检查。
3.子宫卵巢B超
单侧卵巢容积≥1-3ml,并可见多个直径≥4 mm的卵泡,可认为卵巢已进入青春发育状态;子宫长度>3.4-4cm可认为已进入青春发育状态,可见子宫内膜影提示雌激素呈有意义的升高。但单凭B超检查结果不能作为CPP诊断依据。
4.骨龄
是预测成年身高的重要依据,但对鉴别中枢和外周性无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