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石首段复原图
《水经注》自成书以来,早年均为传抄流传,错疏难免,但不能轻狂否认其言,须多加求证,以辩真伪。
《水经注》石首段有太多疑团,为什么地名如此密集?为什么两个县尉治所相对而立?为什么石首山不在绣林山西?
1、为什么地名如此密集?
地名是人文活动及生产生活的产物,人口越聚集,人文活动越多,地名自然越丰富,石首城区附近,出土大量唐朝及以前乃至战国的文物,足以见证石首的过往,人口居住及生产生活未有间断,石首得水之利,也是宜居之地。
2、为什么两个县尉治所相对而立?
从《水经注》文中可知,此区域水口繁多,北岸有子夏口通夏水,夏水有可以通达汉江,南岸有龙穴水口,龙穴实为长江早期支流,明清时期,山底湖之南的显扬湖仍然可以通达洞庭湖(明清方志有载,详情另作分述),由此可见,当时的石首城区是沟通南北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南达岳阳、长沙,北达荆州、襄阳等地,为“盐”“茶”“米”“布”等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人口聚居、经济繁盛,涉及治安与税收问题,华容、监利两县分别在此南北水路要隘分设县尉官署管理治安,以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理所当然。
3、县尉是什么?
县尉是县一级政府的职官,始于秦,两汉沿置,掌一县的治安。历代所置略同,明代始废。据《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大县置二尉,小县置一尉。唐代县尉有“收率课调”之职,分管上级州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即所谓“众曹”或“六曹”)下达的民政、财政、宗教、祠祀、礼俗、兵役、工役、市政、工商管理等公务,负责收租催税、治安捕盗。百姓不完纳赋税,甚至起而反抗,便被视作盗贼,加以惩处。
汉代的县尉常以部为称,一县之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县尉,有些县尉与县令长不在一城驻扎
(即在县治以外地方),即县尉单独有自己官署驻地。(类似于明清在要隘设置巡检司、或相当于今公安局与派出所。明清时调关有调弦口巡检司、监利对岸有黄家穴巡检司)
4、故华容县尉、故监利县尉旧治大概是什么时期的?
故华容、故监利县尉旧治作为华容、监利县属的下级官署衙门的驻地,
原文未载明故县尉所属时期,经史料考证,故华容、故监利县尉旧治为汉代时期。
汉置华容县,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析置监利县。西晋武帝初,杜预平吴定江南,于太康五年(284年),分华容县西南境置石首县。故华容、故监利县尉旧治约在222年-284年之间。
故华容县尉治所的设置可以说石首设县而置的前奏。
5.石首山为什么不在绣林山西?
“石首山”清代以前的历代方志记载,石首山均在县北,不在县西,特别是明代《湖广总志》《荆州府志》《荆州志》《郧台志》等都明确记载石首山在县北二里(或县北三里),与最早记载的《水经注》保存高度一直,从未改变,只是至清代,石首山不仅消失在现实中,也消失在记忆中,所以才出现“石首山在县西一说”。
虽然至今离《水经注》编撰的年代较远,地名也随着社会发展发生演化,但居多地名仍然可以找到踪影,如清水口,明代隆庆二年的水利堤工图上,仍然清晰的标注着“清水套”,清代地图上仍然有“牛头山”等地名,这些地名虽有出入,但不可否认,地名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演化。
------------------
附:杨守敬绘《水经注图》
《水经注》 (郦道元)卷三十五 江水三
自此渊潭相接……江水左会高口,江浦也。右对黄州,江水又东得故市口,水与高水通也。江水又右迳阳岐山北,山枕大江,山东有城,故华容县尉旧治也。大江又东,左合子夏口,江水左迤北出,通于夏水,故日子夏也。大江又东左得侯台水口,江浦也。大江右得龙穴水口,江浦右迤也。北对虎洲,又洲北有龙巢,地名也。昔禹南济江,黄龙夹舟,舟人五色无主,禹笑曰;吾受命于天,竭力养民,生,性也;死,命也。何忧龙哉?于是二龙弭鳞掉尾而去焉,故水地取名矣。江水自龙巢而东得俞口,夏水泛盛则有,冬无之,江之北岸上有小城,故监利县尉治也。又东得清阳、土坞二口,江浦也。大江右迳石首山北,又东迳赭要。赭要,洲名,在大江中次北湖洲下。江水左得饭筐上口,秋夏水通下口,上下口间,相距三十余里。赭要下即杨子洲,在大江中,二洲之间,常苦蛟害,昔荆佽飞济此,遇两蛟,斩之。自后罕有所患矣。江之右岸,则清水口,口上即钱官也。水自牛皮山东北通江,北对清水洲,洲下接生江洲,南即生江口,水南通澧浦。江水左会饭筐下口,江浦所入也。江水又右得上檀浦,江溠也,江水又东迳竹町南,江中有观洋溠,溠东有大洲,洲东分为爵洲,洲南对湘江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