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一年根系生长规律及如何科学施肥
联合利农关注 2019-03-08 16:52
苹果树从萌芽前开始,吸收根开始活动,直到4月下旬才可发生吸收根。
制约吸收根发生和活动的主要因素,是贮藏营养水平和地温高低。
“小年树”春季新根活动晚,发生量小。
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利用地膜覆盖等措施提高地温,能促进春季吸收根尽早发生,对萌芽、展叶、开花、坐果十分有利。
贮藏营养水平低的“小年树”(前一年为“大年”),春季吸收根发生量少,单靠根系吸收的养分,仍难以满足前期树体的需要。
萌芽前后根外追肥,可以弥补贮藏营养的不足,是提高坐果率和促进前期生长发育的有效途径。
4月下旬以后,生长根发生量开始上升,到5月中旬达到高峰,可一直持续到春梢停长前。
生长势弱的树,在发根高峰前追肥,能够促进新梢生长,有利恢复树势。
旺长树要控制肥水,对抑制新梢旺长和促花是必要的。
春梢停长后,大约从5月底、6月上旬开始,直到7月,为新根发生的夏季高峰期,为一年中新根发生量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
这时又是花芽分化期。旺长树、“大年树”适时追肥,可促进花芽分化。
8月下旬秋梢停长后直到落叶,是新根发生的秋季高峰期。
树体负载量和保叶状况,对这次新根发生量影响最大。
结果过多、叶片早落的、秋根发生量明显减少。
秋根发生,与树体贮藏营养密切相关。秋季施肥,促进秋根发生,有利于提高树体的贮藏营养水平。
苹果的根系水平伸展约是树冠的1.5~3倍,深度在80厘米左右的土层内,主要根群集中在20~60厘米的土层内。
苹果的根系没有自然休眠期,只要土壤温度高于零度,湿度又合适,便可持续生长。
在北方气候条件下苹果的根系1年有3次生长高峰。
第一次生长高峰在3月上、中旬至4月下旬。这次高峰发根较多,但持续时间短。
第二次高峰出现在新梢停长时,生长持续35-40天,是全年发根数量最多的时期。
第三次高峰在9月上旬至11月下旬,这次发根数量虽不如前两次多,但延续的时间最长。
进入盛果期以后的大树多数没有第一次发根高峰。根系生长活动及发根数量受砧木种类、地上部养分回流多少的影响。
结果多的年份养分回流少,根系生长弱而发根也少,来年就会减产。
因此,生产上一方面要控制产量,一方面要加强树体管理、保护叶片,促使有更多的养分回流,以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
根系生长受温度、水分、通气状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苹果根系在土温3℃时开始生长,7℃以上时生长加快,20-24℃最适于根系生长。土壤相对湿度60~80%、含氧量10~15%、土壤pH值6.5―7.0时根系活跃。
因此要通过改良土壤,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来促进根系生长。
果农朋友要根据果园发现在春季出现时段性叶片边缘干枯,部分果农认为是肥料质量存在问题,还有人认为是打药打出的药害。经过询问得知肥料来源并非购自一家肥料,只是表现的轻重不同。
经过对多家果园根部进行刨根详细观察。初步估计:
一. 春季施肥方法不当过于集中引起的肥害,
二. 根系病害,如园斑根腐、毛细根枯死等因素造成的叶部表像。
肥害及预防:
果树萌芽、开花均需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春季萌芽前施肥很关键,多数果农也习惯在春季追肥。
可是部分农户施肥后1--2周发现树体大枝或整树的嫩叶及芽萎缩、干枯,花及幼果萎缩脱落,背部条状树皮出现水渍状溃烂,严重时整个大枝全部死亡甚至整个树体死亡,造成严重损失。
出现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肥料烧根。
而多数朋友只注重表面现象,以为是病虫害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错过了补救的最佳时间。
春天根系休眠结束,根细胞活力增强,生长速度加快,根表皮幼嫩,此时对肥料较为敏感。
肥料容易在果树根系局部区域内形成高盐环境,可对根输导组织及根系造成损伤,从而阻断养分供应,相对应的枝条就开始干缩,死亡。
果树根系和地上部分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俗话说的“一枝对一根”,并且大根的延伸方向一般与对应大枝的方向是一致的。
大枝出现上述问题,对应的大根就会变褐、变黑甚至腐烂。
肥料烧根的发生,在果树种类中,基本上是和根系分布的深浅规律一致。北方桃树最容易出现肥害,其次为苹果、梨、葡萄、枣树等果树。
避免出现肥害,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要正确选择的施肥方法。
目前在果树实际施肥中大家多采用穴施法(在树体周围4个方向挖4个穴)、放射沟、环状沟施肥法或全园撒施翻地施肥法。一般不推荐用穴施法,特别是桃树、苹果、梨、杏和李树,也包括其他的浅根系果树。
果树施肥最好结合腐熟土杂肥施用。
建议采用全园撒施;
深翻或深犁的方法,施肥部位不可离主干过近。
其次是正确选择肥料。按照肥料的稳定性和肥料对果树的作用,出现肥害事故的几率大体是碳铵、氯化铵、硫铵>未腐熟的农家肥>氯基复混肥>氯基复合肥>硫基复混肥>硫基复合肥。
只有了解根系生长规律,掌握施肥深度,合理用肥,改良土壤结构,防止土壤酸化,充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增强树势,解决果树因缺素引起的多种生理病害,是当前果树管理、提高果品品质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