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五问
李钦志
新课程的实施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上呈现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师生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但由于一些老师对课程标准中教育理念的认识还存在偏差,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两年多来,我亲历了许多各级各类的观摩研讨课,反思了一些问题,选取几个与同行交流。
一、学生认知的起点在哪里?
学生认知起点的定位,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因此,教师对学生认知起点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对许多知识的学习已不限于课堂,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学、从网络中学、从课外读物中学、从课本中自学,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从知识的逻辑关系去寻找学生认知的起点,而忽视学生本身的现实认知起点,就难免要面临课堂上突如其来的问题或尴尬的场面。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及师生关系的失调。
例如,《分数化小数的规律》一课,教师先复习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的结果及分数化小数的方法;然后创设了“学生出分数,教师来判断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用手中的计算器检验”的情境,通过教师的“神算”使学生产生了悬念,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接着教师出示了一系列分子是1而分母不同的分数让学生分类判断,目的是要让学生发现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母有关而与分子无关。这样的设计,从知识逻辑关系上来说可谓是天衣无缝,然而部分学生对分数化成小数的规律并非一无所知,他们无法盲从于教师所设计的“圈套”,硬是说出了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子有关,而且振振有词地举出了1/150、2/150、3/150来说明……使教师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教学活动损耗了不必要的时间。如果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能充分地了解学生对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数学认知,从学生认知的现实起点出发设计教学,在学生充分展示已有数学认知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组织探究活动,这样教学就会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二、接受性学习有好的方式吗?
新课程倡导,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并没有否定接受性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方式可分为机械的接受性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目前教师往往偏重研讨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操作问题,甚至极端地对任何一种学习活动都冠之以“探究”的美名,而接受性学习往往为人所摈弃,更谈不到对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进行研讨。其实,课堂上教师往往都要授予学生一定的东西,比如知识、方法、习惯等。关键在于,这些东西的给予是强制性的“塞”,还是艺术性的引导。
例如,《统计》一课,整理数据的画“正”字法,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好方法。而一年级学生在探究整理数据的各种不同方法时,由于受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很难独自想到这种方法,甚至也是很难接受这种方法的。对于教师一相情愿的介绍,学生只好无奈地被动接受,当教师问及“你们喜欢这种方法吗?”时,学生表情木然。如果教师能够用心地设计这一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活动,学生的反映可能截然不同。例如,在比较评价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法特点的基础上,特别是有学生说出“用一个图形来代表几个”时,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产生寻求一种更简便方法的欲求,并用商量的口吻,采用富有情趣的儿童化语言来介绍“画正法”这个新朋友,可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一定要小组合作才是合作学习吗?
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合作学习中,过程与结果并重,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必须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来达成,在思维碰撞、方法共创的氛围里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真正意义,从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意识。许多研讨课都采用了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群体学习方式。但我们也看到,由于过多过急地采取小组讨论交流,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过少,使部分学生的思维产生惰性,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大组交流、跨组交流、全班交流,只要是有效的形式,都是合作学习。有的老师片面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认为非要小组合作,才是合作学习,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重点问题,再在全班交流”这种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
例如,在许多研讨课上,老师要求小组讨论后,许多学生还沉浸在独立思考之中,被迫小组凑合,为了突出讨论的热闹,胡乱说一通,待到汇报讨论结果时却鸦雀无声。这样的讨论与其说是合作学习,还不如说是搞形式主义,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因此,数学课堂的沉静思考是必要的,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讨论交流才会有思维的碰撞,也才有可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四、“做数学”与“说数学”哪个更重要?
你做过的你记住了,你说过的你却忘记了!正如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的,“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形成,还是方法思路的明晰,都离不开学生“做数学”的活动。目前,许多课堂学生发言热烈,一节课学生都在抢着说,有的甚至书本不翻一下,铅笔不动一下。乍看课堂热热闹闹,课后练习反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在课堂上要十分讲究教学节奏,该动眼观察时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该动脑思考时就给足时间安静思考,该动手操作时就给足空间摆弄,该动笔练习时就要求学生认真练习,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有机结合,达到最佳的效果。否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五、课本是可有可无的吗?
新课程改变了过去“以本为本”的课程观,倡导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对课程自主建构的新理念。这强调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呈现、设计应有自主性、创造性。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许多观摩研讨课,教师都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把所要学习的信息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学生只要对着屏幕回答问题就行了,把练习题打印在练习卷上,教师讲到哪,学生练习到哪。而课本就像一种多余的摆设,被遗忘在课桌的角落上,或者在课的结尾形式化地翻翻。孰知一切都简化了,课堂效率似乎提高了,然而离开对课本的有效导读,学生的看书自学能力、阅读能力等从何培养?
我想至少还要从以下两方面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一是填空补白,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把课本上的知识空白补充完整;二是再创造,即根据对本课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对课本的编写提出自己创造性的意见,并简要设计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