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篇:绍兴寻踪(五)

以前曾教过语文,至今还记得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那段精彩描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真是百读不厌。还有那段写冬天的百草园的也很有趣: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小的时候,每到冬天,我就常用此法捕鸟,感到乐趣无穷。

来到绍兴,就一直想能到鲁迅故里去参观,可是这几天一直在别处学习考察,眼看就没有时间了,心里不免有些着急,来一回如果连百草园都没去看过,太让人遗憾了!好在最后一天的下午我们回来得稍早一点,正好借这个机会赶紧去看看。

从车上下来,已经是四点钟了,离着关门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匆匆地随着人流前行。天正下着小雨,青石板路比较湿滑,但却挡不住我们的步伐。人们打着伞,如穿梭一般。

鲁迅故里是绍兴保存最完好、最具有文化内涵和水城风貌的历史街区,不仅保留着鲁迅当年生活过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还有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长庆寺等一批与鲁迅相关的老宅古迹。

冒着细雨,我先去参观鲁迅祖居,它离得最近。鲁迅祖居是周家的老台门。鲁迅祖居前,一条小河缓缓地流淌着,像这样的小河好多街道上都有,里面有许多乌蓬船,游客乘坐着乌蓬船畅游,体验着水乡的风味。绍兴有三乌:乌蓬船、乌纱帽和乌干菜(梅干菜),乌蓬船是过去绍兴常用的交通工具,现在都用来载游客游玩了。

跨过小桥,迈过门口,就进到院里来了。我进到“思仁堂”里看了一下,然后从东侧一个方形门出去,向北(后)走,转到了西侧,便到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学业中断。1894年夏回家,仍到三味书屋读书。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17岁时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前后有六年时间。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鲁迅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塾师寿镜吾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这位老先生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

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还是原来的样子,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组织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画旁还放着一个镜框,里面的照片应该就是寿镜吾老先生吧。画前面是一张八仙桌,旁边放一张高背椅子,那是先生的座位。周围一共有11个学生座位,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时手刻的现已成为极珍贵的文物了。关于这个“早”字的来历,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篇课文《早》中讲到过: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用小刀在书桌上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提醒自己不要迟到。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堂屋匾额上的“三味书屋”四个字,一说为杭州人梁同书所书。梁同书为清代书法家,性耿介,工书,晚年名满天下。他终年93岁,著有《频罗庵遗集》。其为三味书屋题写的不仅这块匾额,还有堂屋中的抱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1962年秋天,郭沫若曾到三味书屋瞻仰,并题诗纪念,诗云:我亦甘为孺子牛,横眉敢对千夫怒。三味书屋尚依然,拈花欲上腊梅树。

从“三味书屋”出来,我又三步并作两步,赶快来到了“鲁迅纪念馆”。门口正上方匾额上的“鲁迅纪念馆”是郭沫若题写的,门口两侧立柱上楹联为“文章捭阖承先哲,笔墨纵横启后昆”,正是鲁迅先生的写照。走到院中,看到在东侧有一座半身雕像,原来那是藤野先生的雕塑,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老师,鲁迅在《藤野先生》中是这样描写他的:“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在仙台学医时,因为“幻灯片”事件,使他认识到国民的麻木,毅然弃医从文,写下了那么多流传千古的文章。

鲁迅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2003年初,为恢复鲁迅故里的传统风貌,与环境不协调的陈列厅被拆除,恢复为周家新台门。纪念馆环境幽雅,广场及各出入口室外地面均采用绍兴传统的青石板地面。其中展厅和鲁迅祖居毗连的绿化巷,栽竹叠石,花木扶疏,更是绍兴的典型传统天井庭园。还有一条水景系列,从序厅西侧开始逶迤北上,在馆址西北方形成开阔水面,加以填土移木,积石理水,配置绍兴特有的廊桥、乌篷船舫等建筑小品,营造出一派江南水乡意境。陈列厅庭园植物以文化含义深厚的樟、松、兰、梅为主,同时遵照鲁迅《朝花夕拾》中记载,选栽枣树、皂荚树、桑椹、木莲藤及覆盆子等物种,再现鲁迅当年的环境氛围。

首先进入的是序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大型鲁迅青铜坐像,身边摆放着许多盆绿葱葱的万年青,前方墙上是他《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联。鲁迅先生表情自然,和蔼可亲,仪态从容,更多地表现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面貌。序厅两侧设有“水乡绍兴”“越中名贤”大型浮雕,反映绍兴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序厅空间开敞亮堂,配置盆栽乔木,氛围庄重朴实,体现着鲁迅先生的伟大和平和。

往上是主展厅,共有二层,分为南、北两个大空间形式,又与序厅紧密相连,空间贯通一体。按时期展示着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包括:在绍兴(1881—1897),在南京、日本、绍兴(1898—1912),在北京、厦门、广州(1912—1927),在上海(1927—1936)。展览通过大量的实物、手稿、照片、书信、图表、模型等展品,采用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如多媒体触摸屏、三维立体成像及鲁迅与闰土、藤野等仿真人物蜡像,既有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绍兴地方特色,反映了绍兴乡土文化对鲁迅的熏陶和早期家庭变故对鲁迅的影响,同时又有鲁迅在上海十年韧性战斗的重点,真实形象地再现了鲁迅的光辉业绩及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民主斗士。他最后在上海的十年,是他一生中最光辉的十年。他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器,团结广大进步文化人士,向敌人冲锋陷阵,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举国哀悼,人们把他喻之为“民族魂”,纪念他,学习他。建国后,北京、上海、广州和绍兴等地相继建立起鲁迅纪念馆,《鲁迅全集》多次再版,他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等50余种文字,远播世界各地。

我不敢停步,赶紧寻找“百草园”的入口,来到了鲁迅故居,它是周家新台门的一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鲁迅诞生在这里,他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故乡度过,1919年底,鲁迅举家北迁,最后一次告别了故乡。此后,周家新台门屋宇多为朱姓拆建,但鲁迅家的主要部分两楼两底还有厨房幸得保存,建国后经修缮恢复了旧观。

我先看了“德寿堂”,然后穿过一个六边形花门,又来到了“墨缘堂”,再前行,是鲁迅祖母的卧室。鲁迅的祖母叫蒋菊花(1842—1910),她常给童年的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民间故事和传说,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往前是鲁迅母亲的卧室。鲁迅母亲叫鲁瑞(1858—1943),是绍兴安桥头村人,未曾上学,通过“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她常在此看书、做针线,窗前桌上“生活匾”里的袜套是其当年缝制的,朝北一张大床是其当年的原物。

经过厨房,出了房间,沿着室外小道向南走,有一个院落,那就是“百草园”。正如鲁迅所写“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它是周家新台门族人所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走进去看一看,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看的东西,“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在左侧,从墙里探出一棵树来,不知道这是不是那棵高大的皂荚树,前方有一块不到一人高的大致呈菱形的石头,上面刻着“百草园”三个字。碑的前面就是一块菜地,里面也没种多少菜。

穿过一个花瓶样的门洞,在一个方池中石台上建有一座凉亭,水池四周还有古建筑,是一处不错的地方。

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感到心满意足了,心里特别畅快。走出鲁迅故居,雨似乎下得更大了,我也不在意,反而觉得更好,你就痛痛快快地下吧。

大家集合齐了,前往“咸亨酒店”,今晚我们就在这里吃饭。这家创办于1894年的老字号酒店,因为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而闻名中外。“咸”是都的意思,“亨”为顺利,“咸亨”即为“大家都顺利”的祝福语。以此为店名,足见当家人对生意之兴旺的殷切期盼之情。《易经》云:“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即指占卜之事,凡合于此卦者,无论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将顺利发展。所以唐朝的李治就用“咸亨”作为其年号之一。

站在街边,就可以看到它的与众不同: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有伙计在照应着。进入酒店,映入眼帘的是长条桌、长凳、高脚碗。坐在这里,就想像着鲁迅所写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的一些活动。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以显示自己是个读书人而不同于一般的身份。每次喝酒,他都是要一碟茴香豆,邻家的孩子围着他,问他要豆吃,“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我们当然也要尝一尝这茴香豆的味道了,于是便点了一些,干的很硬,不好嚼,不如湿的吃着有滋味。绍兴老酒是绍兴的名酒,它是黄酒,喝着很顺口,但你却想不到它的威力,正如酒店门口对联所说“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它的后劲很大,如果喝多了,会让你晕头转向的。

绍兴之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浓浓的文化底蕴,它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遗存,得到印证,这正是:清波踏迹缓缓悠悠入千年,烟雨寻踪浩浩渺渺留百世。

2018年6月

(0)

相关推荐

  • 绍兴风情元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故事不长 我说给你听 来源:苏杭日记 A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鲁迅故里小镇 一路汇集了多少古老的故事 记忆 时间 爱情 亲情 友情 感知 人生 人生 艺术 时代 生活 ...

  • 游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六十九)绍兴

    游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六十九)绍兴 绍兴,简称"越",古称越州,中国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 是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

  • 绍兴游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满满的回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的时候都知道,如今,我也到浙江绍兴体验一下,如今的百草园大致还是当年的样子,里面种植着一些蔬菜,高大的皂荚树枝繁叶茂,让人依稀能感受到旧时光的影子.大园西边有一垛高约一米的泥墙 ...

  • 怀古绍兴,跟着课本去旅行(叶平)

    浙江绍兴,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接宁波,西临杭州,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自古即为旅游胜地,素以水乡.桥乡.酒乡.名士乡而闻名,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鲁迅故里.沈园陆游.兰亭王羲之- ...

  • 邂逅绍兴(散文)

    逗留绍兴短短两天,便从心底喜欢上了这座清幽的小城. [一] 我是直奔着鲁迅故居去的. 对于鲁迅未曾过多了解,但是提到绍兴,是不能不提鲁迅的.这一点,或许要归功于小时候语文课本里的那篇<从百草园到 ...

  • 【第十七期】故事 | 拾遗——寻找鲁迅,绍兴之旅

    旅行 日记 探访鲁迅故里,寻觅名家足迹 绍兴之行 2019.07.2907:30-15:30 浙江绍兴是一代文豪鲁迅的故乡,1881年,他出生在绍兴城东昌坊新台门一户周姓人家,取名周樟寿.在这里,鲁迅 ...

  • 名人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和鲁迅祖居

    位于绍兴的鲁迅故里,参观了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和鲁迅祖居.绍兴离杭州不远,去绍兴可以乘坐高铁,这座城不大,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那里河流很多,我是在工作日去的,天气情况也不是很好,所以那天鲁迅故里景区内的人数 ...

  • 聞鍾記郵 | 鲁迅故里说鲁迅

    聞鍾記郵(3974)鲁迅故里说鲁迅 熟悉中国近代史,了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人,应该熟悉周树人,也就是文坛上鼎鼎大名的鲁迅先生.很多人都是读着鲁迅先生的文章走过了自己的少年与青年时期,也许那个时候觉得先生 ...

  • 浙江篇:绍兴寻踪(四)

    说起王羲之,那可是鼎鼎大名的书法家了,有"书圣"之称.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 ...

  • 浙江篇:绍兴寻踪(三)

    县史志办这次到绍兴来,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商讨联合编纂<五镇志>事宜."五镇"有东镇沂山(山东临朐).西镇吴山(陕西宝鸡).中镇霍山(山西临汾).南镇会稽山(浙江绍兴 ...

  • 浙江篇:绍兴寻踪(二)

    第二天早上五点,我和马主任去街上散步寻踪.天气真是好极了,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蓝蓝的天空中布满朵朵白云,非常壮观.从绍兴大酒店出来,顺着解放路向北走不多远,便见公路正中有一块石碑,走近一看,原来是秋瑾的 ...

  • 浙江篇:绍兴寻踪(一)

    说起绍兴,大家都不陌生:提到一个人物,那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就是--鲁迅.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作品,比如<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g ...

  • 浙江篇:“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游(五)

    岳王庙 过西泠桥,到北端,刚要左转,看到拐角处紧靠湖边有一座凉亭,亭中有一石砌圆丘状建筑,不知是何物.待转着一看才知道,这是苏小小的墓,亭子叫"慕才亭".苏小小是何等人物?竟然能在 ...

  • 二战名将一德国篇著名将领(五)折戟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元帅

    布施 布施(1885一1945)父亲是孤儿院的院长,其少年时就入普鲁士军校学习,毕业后被分到步兵团服役,一战时其任连长随军参加了西线历次会战,战斗中其表现勇敢,指挥干练受到上级表章,被授予了高级勋章. ...

  • 素说《论语》:里仁篇(十五)

    一原文里仁第四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十五)

    一原文公冶长第五5.15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试解]孔老师在谈到君子的品德.修养和才能时谈到了子产,对子产的精神风貌和思 ...

  • 素说《论语》:雍也篇(十五)

    素说《论语》:雍也篇(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