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的“宿命”说开去... ...
艾御享堂
偶尔和业内朋友说起中医的现状,朋友L就不屑道:“中医的现状也就这样了”!“这样又是哪样”?我叮了一句。“就是你们看到的这样了:被一些”科学家“质疑或否定,被很大一部分患者群体攻击谩骂或污辱,更被一些”学者“质疑为民间骗术;被现代医学边缘化,被医院里的西医所排挤,被商业利润为导向的”保健品“挤出大市场,被各路哗众取宠的民间艺人胡吹乱鼓而神化,被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无缘故的痛恨到咬牙切齿,等等等等...不再列举,越举心里越痛”!
中医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现状?很多时候,我们会归结到庸医太多,医学院校教育制度的失败等因素。但是,你再往细了推敲,西医又何尝不是庸医遍地,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又何尝不是混饭者居多?西医怎么就没有中医身上这么多的烂事儿呢?说到这里,朋友G发话了:“中医这玩意本身,就天生是个是是非非的物种”。众人愕然,我又叮了一句:“此话怎讲”?
朋友侃侃道来:“为什么说中医这个物种天生就一身是是非非?你看,它的理论体系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哲学观上,而西医的理论基础是解剖。你五行这玩意它看不见啊,人家解剖就一目了然,看见啥就是啥。所以在自圆其说这方面,中医具有天生的劣势,此其一也。而市场会以什么作为认同标准?当然是看得见的数据,可以量化的东西才好作为标准,并且让不懂医学的人也能看到明确的指标表格;中医不行啊,外行人听不懂这套抽象思维,而更愿意接受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以,一旦中医疗效不理想,中医就会被高度质疑,而西医就会被最大化的谅解,由此,各种麻烦事儿就必然会接踵而来。
中医理论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这又特别容易给喜欢制造神话、编撰故事的别有用心人加以利用,于是,神医出现了。而西医的解剖思维透明度较高,他们无法以故弄玄虚的方式制造医学神话。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十个病人中,中医只要有一两个病人你没有治好,就会被冠以“未得其术”!而西医治不好,就会说:“我们已经尽力,目前的医学水平也就如此”。于是,对医疗责任的认定,中医与西医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有时候,甚至足以断送一个中医大夫的一生“。一席话听得众人哑口无言!
接着大家又从中医现状说到了宿命,感觉似乎真的有些玄妙在里面。朋友A被公认是我们几个中的理论家,不紧不慢道:“宿命嘛本来是指一个人生来就注定的命运,就是生来他注定该做的事情,通常是不可以先说破的。
大凡人们做事情,都会想到事后会有什么结果,总要有个利弊权衡吧,或希望有所收获,或想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满足。
我们中医大夫不然呢,这些所谓利弊、收获或满足,在他们看来必要时统统可以抛之脑后,试想,病人就在你面前痛苦滴呻吟,你还能有别的选择吗?“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就是你的宿命!
譬如《三国演义》:曹操头疾,请华佗治病,华佗说治这种病,要做开颅手术。曹操却认为华佗想谋害自己,于是就把华佗杀了。
这里,华佗只想尽医生之责,为曹操祛病疗疾,解除头风之痛。不想,却死于曹操的残暴与多疑。华佗既然无害曹操之心,一定不会想到能有杀身之祸,华佗死于非命,这便是华佗的宿命!
《吕氏春秋》曾记载过这么一个故事:战国时期的宋国有个名叫文挚的良医,他洞明医术,兼能异术。当时,齐闵王患了恶疮,久治不愈,便派人请文挚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大王的病肯定可以治好。但是,大王痊愈后,必杀我无疑。”
太子不解地问为什么?文挚回答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治好。激怒了大王,我一定会被杀死。”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会以死来向父王求情以保全你的性命。”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
于是他与太子约好诊期,文挚故意不守信誉,失约没来。约了第二次,他又没来。又约了第三次,第三次他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屡屡失约,甚感恼怒,没想到,文挚又突然来了。只见他鞋也不脱,就直接上到齐王床上,踩着齐王的衣服问齐王病情如何?齐王气得不理他。文挚又用更重的言辞激怒齐王,齐王气得大吼一声,坐了起来,这一怒反倒治好了齐王的病。
后来正如文挚的预见,他最终还是被齐王所杀。文闵所采用的治病方法,就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的“情志相胜”疗法。
值得一提的是,文挚明知道治好齐王,自己必死,可为了治病救人,却义无反顾。于是,以己之命换回齐王之命,这便是文挚的宿命”!众人一阵唏嘘...
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祖父曾给我讲过的一段他老人家的亲历往事:“民国末年,辽西某县有个著名的中医大夫,一天某大户人家请其去为女儿看病,旧时看病不像现在,尤其年轻女子不能抛头露面,要用盖头遮住脸庞,再从窗口把手伸出,让先生把脉。而先生必须用一张约10*6公分的竹帛放在女子寸口之上,隔帛而切。可见旧时中医大夫的功夫,绝不是吹的。
要搁平日,这种隔帛切脉的手段也不在名医话下,要不怎么叫名医呢?可这次也不知怎么的,诊着诊着先生突然就冒出一句:恭喜小姐已有三个月的身孕,还是个大胖小子呢!只这一句,小姐扬手就是一个嘴巴:你给我滚!老爷也气得够呛,叫管家人等把名医给赶了出去。诊银没得着,挨了小姐一巴掌,还被主人赶出来,先生也自知是误诊理亏。县城不大,第二天这消息就传了个满城尽知。名医气愧交加一病不起,一个月后便气绝身亡。所谓智者千虑,也有一失。诊脉中的一句错话就丢了性命,名医的宿命也不过如此”。
“2012—2014年,我在哥德堡执医,一个和我同去的师弟因为针灸时的一次疏忽,造成了患者的中度气胸(右肺压缩近60%),经及时处理后患者虽转危为安,但后续赔偿是笔不小的数目,师弟辛辛苦苦一年的工资几乎都做了赔付。幸好老板还算通情达理,没有送他回国,而是继续留用他。
后来师弟跟我说:那是个顽固性哮喘患者,他几乎跑遍了欧洲都没能治愈。是师弟治好了的一个患者介绍他过来,师弟就给他用了自己祖传的针法。这种针法师弟本来也是屡试不爽,针到病除的,谁知这次却出了意外...
师弟的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完,后来竟出现了戏剧性变化:被刺成气胸的那个患者很快就康复了,却发现他四处求治多年的哮喘病也好了,而且是再也没有复发。思之良久,他又来到师弟执医的诊所,非要把当年的赔偿款退还给师弟不可,就这样两人成了好朋友,后来他还协助师弟办理了瑞典的永居卡。看来,师弟的宿命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中医讲究的就是传承,而祖传的东西往往是被边缘化的,高疗效的同时也意味着高风险。中医大夫但你不可以出现意外,哪怕是一次!
从古自今的名医,在漫长的临证中,大多都出现过或多或少的意外,我这里就不去列举名字。名医的意外同游医的鲁莽有着本质不同:名医常常会面对现实,承担责任,拷问自己,找出原因,吸取教训;游医常常强调客观,指责患者,甚至强词夺理,逃避责任。
当然,你也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这也许是从古至今大多数中医从业者的选择:背诵下30—50首方子,记住它百八十个穴位,所有疑难病症患者来者不拒。怎么治?你有千病万证,我有一定之规:扎不好,也扎不坏;吃不好,也吃不赖。等到胡子白了,就成了老中医,有的也许还成了名老中医。一辈子安稳,绝不出任何医疗意外。这部分中医大夫的宿命,一般来说都不会很差,他们的医术足以养家,但不可传世。这部分中医大夫的宿命,一般来说都不会很差”。
内容仅供临床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
试针试药
艾御享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