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法基础知识——太岁纪年与干支纪年

木星在黄道附近天空自西向东十二年运行一周天,每年经过十二次中的一个星次。因此,木星又被称为岁星,而据木星经过的星次用以纪年的方法被称为岁星纪年

由于木星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而十二辰(支)的运行是自东向西顺时针旋转,因此岁星纪年在实际运用中很不方便。于是,古人假想出另外一颗“岁星”,与岁星的运行方向相反,称之为“太岁”,又叫岁阴或太阴,以之与十二辰的方向一致,并据此以纪年,这种纪年方法称作太岁纪年

       《周礼》郑注:“岁星为阳,右行于天;太岁为阴,左行于地。”贾公彦疏:“此太岁在地,与天上岁星相应而行。岁星为阳,人之所见,右行于天,一岁移一辰,十二岁一小周,千七百二十八年一大周。太岁为阴,人所不睹,左行于地,一与岁星跳辰,年数同。”

古人将太岁运行至十二辰的年份重新命名为: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zāng)、协洽、涒滩、作鄂、掩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太岁纪年使用的是岁阴在寅,岁星在丑的纪年方法。即分别始于寅月、丑月。

      《史记·天官书》:“以摄提格岁,岁阴左行在寅,岁星右转居丑。”

        司马贞《索隐》:“太岁在寅,岁星正月晨出东方。”

岁星纪年或太岁纪年是以十二年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但是,岁星实际运行一周天的时间是11.86年。这样按十二岁纪年就会出现误差,岁星每年运行的轨迹略超过相应的星次一点,每86年就会超过一个星次。西汉末刘歆提出“超辰”,即144年间岁星运行的星次为145次。公元54年(东汉建武三十年)以后,不再使用超辰法,只按六十甲子的干支顺序来纪年,称作干支纪年

十干古称十日,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支古称十二辰: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秦以后改为由子开始,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年其十干叫岁阳,十二支叫做岁阴。古人对太岁十干和十二支分别取有异名。据高诱《淮南子·天文训》注,对岁阳异名的解释如下:

        阏蓬:万物锋芒欲出,擁遏未通,故曰阏蓬也。

        旃蒙:万物遏蒙甲而出,故曰旃蒙也。

        柔兆:万物皆生枝布叶,故曰柔兆也。

        强圉:万物刚盛,故曰强圉也。

        著雍:位在中央,万物繁养四方,故曰著雍也。

        屠维:万物各成其性,故曰屠维。屠别维离也。

        上章:阴气上升,万物毕生,故曰上章也。

        重光:万物就熟,成其煌煌,故重光也。

        玄黓(yì):岁终包任万物,曰玄黓也。

        昭阳:阳气始萌,万物合生,故曰昭阳。

十二辰异名的解释:

        摄提格:格起,万物承阳而起也。

        单阏:单尽,阏止也。阳气推万物而起,阴气尽止也。

        执徐:执,蛰;徐,舒也。伏蛰之物,皆散舒而出也。

        大荒落:荒,大也。方万物炽盛而大出,霍然落落大布散。

        敦牂,敦,盛;牂,壮也。言万物皆盛壮也。

        协洽:协,和;洽,合也。言阴欲化,万物和合。

        涒滩,涒,大;滩,修也。言万物皆修其精气也。

        作鄂:零落也。万物物皆陊(duò同堕)落。

        掩茂:掩,蔽;茂,冒也。言万物皆蔽冒。

        大渊献:渊,藏;献,迎也。言万物终于亥,大小深藏,窟伏以迎阳。

        困敦:困,混;敦,沌也。言阳气皆混沌,万物牙蘖也。

        赤奋若:赤,阳也;奋,起也;若,顺也。言阳奋物而起之,无不顺其性也。

(0)

相关推荐

  • 《资治通鉴》我只读了一句,就被震撼了,几...

    <资治通鉴>我只读了一句,就被震撼了,几乎心脏都骤停了. 这句话便是:"起著(chú)雍摄提格,尽玄黓(yì)困敦." 从字面上看,估计很多人连大概的意思都猜不出来.因 ...

  • 说太岁(易学与天文学漫谈)

    说太岁 原创 黄黎星 乾坤大义黄黎星博士的易学天地 太岁一说,由来久矣!而至今仍于年末岁首时,为许多人所关切乃至热议.今天,在下为群友诸君讲一讲"太岁"古代天文历法之来历,太岁在数 ...

  • 岁星纪年法

    天文学名词.利用木星的位置记录年序的方法.古人观测到约经十二年之后,木星又会在同一星区出现,于是把天赤道和黄道带均分十二等分,使冬至点正处于一"分"的正中间,这一"分&q ...

  • 岁星纪年[岁星纪年]

    岁星实际约11.86年运行一周.过80多年 ,岁星实际位置将超过理想计算位置一次.有说法认为木星约12年运行一周天,岁星就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木星,根据木星在天体中运行的规律用来纪年的方法,叫岁星纪年 ...

  • 岁星、太岁纪年法

     岁星纪年法:古代人把周天分为12分,称为12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十二次的名称:星纪.元枵.娵訾.降屡.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木星因此称为岁星,这种纪年法被称为岁星纪年法. ...

  •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干支纪月

    古人以黄道十二辰与十二月相配,称作月建.建,过去指北斗当中的星名.       <汉书·律历志>:"辰者,日月之会而建所指也."       <礼·月令>: ...

  •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干支纪日与纪时

    干支纪日至少在商朝就已出现,现存甲骨文有大量记载.目前我国连续不间断且无错乱使用干支纪日的记录,是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至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有2600多年的历史. ...

  •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干支释义

    <说文>十干释义: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一曰人头空为甲,甲象人头.凡甲之属皆从甲." 乙:"象春草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与& ...

  •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二十四节气

    一.释义 (一)名词解释 气候,是指节气和候应各取一字组成的概括天气状况的名词.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节气和物候互相参照的完整记 ...

  • 古代天文基础知识——十二次与岁星纪年

    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和四时节气的变化,把黄道.赤道带天区自西向东划为十二等分,叫做十二次.次是"星之躔舍"的意思.躔是运行,舍是停留,大意是指天体运行的轨迹.<礼记· ...

  • 学易一定要知道的历法基础知识 ,兼论古时一日分界

    一个有趣问题,据<史记>.<汉书>记载,刘邦本叫刘季,从小无赖懒散.游手好闲,不从事农业生产.他的父亲都看不起他,经常拿老二刘仲跟他比,请问刘邦排行第几? 一.先说一年四季之孟 ...

  • 古代天文基础知识——七政

            "天文"一词,在我国古籍中很早就已出现.       <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易系辞传>:& ...

  • 古代天文基础知识——太微垣与天市垣

    [太微垣] 太微垣是三垣之上垣,是天子之庭,天宫的官署所在,共有二十个星座. <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太微,三光之廷.<集解>:"孟康曰 :' ...

  • 古代天文基础知识——四象

    古人认为恒星虽然"东升西落",但彼此之间的位置是恒久不变的,它们在天球上所构成的星图就没有变化.于是经过长期观测,选择天球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组恒星作为坐标,观测日.月.五星的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