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广西·百魔洞

广西巴马百魔洞 图:邝伟楠

行过一簇又一簇碧绿的凤尾竹,行过一丘又一丘阡陌纵横的稻田,行过一座又一座起起伏伏的青山,行过一条又一条波光潋滟的河流,在山水相逢的地方,广西巴马百魔洞到了。

百魔洞,这名字听着有些魔性,实则是壮语“泉水口”的音译。泉水从百魔洞流出,与盘阳河伏流在洞中交汇,加上自然的造化,倒也使得百魔洞不负“百魔”之名,“魔力”十足。

先说说这泉水。这泉水可不一般,据说是弱碱性的小分子团水,接近人体血液PH酸碱度,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原生态的健康水。如果你在洞旁看到提着大大小小的水桶排队接水的男男女女,可不要奇怪。巴马长寿之乡和养生圣地的名声传开后,如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们到此养生度假。这些人被称作“候鸟人”,他们每天早晨起来做的第一件功课,往往就是到百魔洞打水。

提起磁场,这又是百魔洞的另一大“魔力”所在。据说,巴马有特定的地磁,远远高于一般地区,有益健康,而百魔洞地磁尤强。进洞一两百米后,一片高低错落的岩石上,到处都有“候鸟人”或躺或坐,这就是百魔洞的“磁疗区”了。行走于百魔洞,“候鸟人”的身影处处可见,有自带音箱做保健操的,还有跳舞、练瑜伽的,不一而足。这些在百魔洞里感受地磁的养生者,把延年益寿和治愈疾病的希望寄托于此。有些人在巴马一住就是小半年,还专门办了百魔洞的月卡甚至年卡。有效无效且不去说它,想起医学界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百魔洞让人疼痛有慰藉,孤独有去处,或许也是好的。

百魔洞 图:邝伟楠

对于游客来说,百魔洞的最大“魔力”则是恢宏壮观的石灰岩溶洞。早在1987年,百魔洞就向中英岩溶地质专家组成的联合探穴队施展了自己的“魔力”。在历时9天的探险考察后,专家们被洞内独特、典型、稀有的扁状钙化堆积物、多层溶洞立体分布遗迹、巨型穴珠遗迹和河流连续穿洞遗迹震惊,把“天下第一洞”的美名赠予了百魔洞。

百魔洞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它以水为墨,以亿万年的时间为笔,一幅高约70米、宽约50米的万米长卷旖旎展开。流水或深或浅,或轻或重地描摹着,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幔、石柱、石笋……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粗粗瘦瘦,或拔起于地,或高悬于顶,是人物、动物,还是植物、器物……等待一双发现的眼睛将它们一一唤醒。“观音”静静地禅坐,行吟的“杜甫”走在诗的路上,“孔雀”拖着它的长裙,“雄狮”张开大嘴仰天长啸,将开未开的“莲花”微敛着它的花瓣,一株颗粒饱满的“玉米”骄傲地挺立着,一挂“珠帘”不知藏起谁的幽梦,一根“银柱”擎起了天……灯光又来添彩,赤橙黄绿青蓝紫,流动着、变化着,交相辉映,一片斑斓,更为绚烂迷人了。

天下溶洞多矣,百魔洞的独到之处还在于其无与伦比的恢宏气势。在一个百米多高、千米多长的巨殿之中,高70至80米、直径3至5米的数十个钟乳石柱构成庞大的石塔群,让人印象深刻。这是怎样一个概念呢?拿我们住的房子来说,标准层高在2.8米至3米,那么,这些石柱就大约有28层那么高。而百魔洞最粗的一根石笋,据测量直径达到了10米,其巍峨壮观,不言而喻。

最让人赞叹的是长卷中的一个留白:天坑。百魔洞的南、北洞间,有一个硕大的天坑,洞底方圆约20亩,如通天的巨桶。游人入洞后,在一片幽暗中穿行,突然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壁立千仞的天坑惊艳出场,芳草瑶花,林木葳蕤,一大片一大片的绿如海潮般汹涌而来,说不出的清香一点点围拢过来,沁人心脾。时光在这里是如此青葱、安静和甜美,心中不由得轻轻地喊了声“啊”。洞底各类植物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中有不少中草药,连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的“蕨类植物之王”桫椤也在此安营扎寨。喀斯特森林树种生命力极强,其根系形态和发育根据岩石、缝隙、地表土壤等情况而定,把“顺势而为”四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树穿石、树包石的独特景观比比皆是。身处其中,无疑置身于一个天然大氧吧。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谁裁剪了春风,送入你的鼻腔脏腑。

百魔洞天坑 图:邝伟楠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天坑上面的悬崖之上,居然还有人家。高山土瑶世代居住在那里,有曲折小路可攀登而上。从前,百魔洞正是瑶寨的唯一出寨通道。选择这样一个美丽而隐秘的地方安家,尘世的喧嚣被封印,真是一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了。如今,当地政府在百魔洞修建了“瑶族天街”,供顶上的瑶族同胞做生意,售卖火麻粉、蘑菇、木耳、石斛等山货,以改善生活。

百魔洞山水洞天浑然一体,堪称“大自然艺术之宫”,又有适宜养生的弱碱性水、强度适宜的地磁以及高浓度的负氧离子的加持,那一份得天独厚的“魔力”,又有谁能复制呢?这“遗落人间的一方圣土”,让人真切领略了造物主的恩宠。

(0)

相关推荐